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芯结构泵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155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油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该阀心结构泵油器包括支架、阀心、泵油腔、电磁阀和下盖。所述泵油器工作时泵油腔内产生吸的脉冲,将油壶内的燃油吸入化油器中为化油器提供燃油;泵油腔内产生吹的脉冲,将化油器中多余的燃油通过吹的脉冲力流入到油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上省去了泵油球,也省去了在发动机起动前用手去挤压泵油球来泵油的动作,通过该阀心结构泵油器将油壶中的燃油泵入化油器中,使发动机在起动时就很容易地将燃油从化油器的计量室内吸出,最后从主喷嘴的喷口处喷出,最终实现发动机的正常起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油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为通用汽油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中,通用汽油机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促进通用汽油机辅助产业飞速发展。其中,化油器行业就是诸多通用汽油机辅助产业中的一种。化油器就是将一定数量的燃油与空气混合,以使发动机正常运转的主要装置。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通过关闭进气通道,减少空气量,增大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的浓度来使发动机起动。但是,市面上的化油器却普遍存在不足。现有化油器在出厂前根据与发动机匹配好的技术状态,对控制主供油装置与怠速供油装置的供油量的调节油针进行调节,使化油器向发动机供油时,燃油与空气的比例达到最佳混合比以发挥发动机最佳的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为了提高发动机成功起动的机率以减少发动机起动次数,相应地需要化油器在较浓燃油与空气的比例状态下工作。而在起动完成后,当化油器在正常状态下工作时,相应地要求化油器处于最佳混合状态工作以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排气污染。但是,现有的化油器却不能满足上述的要求。申请号为03233510. 5的中国申请公开了一种化油器,在具有本体上安装有手动加浓阀和手动加浓阀操纵器,并在本体上设有加浓阀进气管和混合油气口,且加浓阀进气管从化油器进气口接通手动加浓阀,混合油气口从手动加浓阀接通化油器节气门内侧,同时化油器进气口还设在真空阀进气口的化油器上,从真空阀进气口再安装一个辅助进气装置在加浓阀上与加浓阀进气管相通。通过设一简单的辅助进气装置,弥补加浓阀进气管小的不足,加大加浓阀混合油气量,解决了原来较小排量规格的化油器在较大排量发动机上使用时的冷启动问题,可以与邻近参数的化油器共用一种,减少了化油器规格种类。但是,这种化油器使用手动加浓阀对混合气体进行加浓,精准度不高,不能保证化油器的脉冲腔中产生足够的脉冲驱动化油器工作,而且不好控制。申请号为200610008981. X的中国申请公开了一种旋转阀式化油器的发动机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依靠起动杆的旋转驱动可释放的凸轮界面连接器,从而使节流杆绕着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并且以规定的角度和轴向距离轴向地部分升高离开化油器,进而为发动机起动时提供可控的、加浓的燃料空气混合物。但是,这种化油器需要使用使节流杆轴向运动所需的凸轮界面移动器,因此这种化油器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并且增加了化油器的轴向尺寸,阻碍了这种化油器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用的化油器在起动前需要用手按动泵油球,先将化油器内的空气排出,并将油壶内的燃油吸入化油器,但是这种结构的化油器,操作比较繁琐,不易操作。因此急需要一种操用简易的,不需要人工泵油并且容易起动的化油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的化油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挤压泵油球对化油器泵油;需要先关闭阻风门,在听到噗噗声后再将阻风门打开一半来暖机,暖机后还要将阻风门打开等工作,因此操作较为复杂,进而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包括支架、阀心、泵油腔、电磁阀和下盖,所述泵油腔内产生吸的脉冲将油壶内的燃油通过管道泵入化油器中,化油器中多余的燃油通过脉冲腔内产生吹的脉冲把燃油输送到油壶中。优选的是,所述泵油腔为支架中心位置开有的凹槽。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油腔内设有膜片。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膜片上安装有磁铁。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磁阀的前端设有阀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心置于阀心孔中,该阀心具有伞形面A和开口 B。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磁铁与发动机飞轮上的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膜片上的磁铁与飞轮上的磁铁相互吸引时,泵油腔内产生吸的脉冲,阀门打开,阀心的伞形面A离开支架510的平面。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膜片上的磁铁与飞轮上的磁铁相互排斥时,泵油腔内产生吹的脉冲,阀心上的扇形面A与支架510的平面贴合密封。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该泵油器通过管道与化油器连接在一起。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心的伞形面A离开支架510的平面时,来自油壶的燃油按照f、g的顺序流入泵油腔中。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心上的扇形面A与支架510的平面贴合密封时,泵油腔内的燃油不会经阀门返流到化油器中,阀心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附图说明现在将描述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在参阅附图阅读如下详细描述时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化油器结构示意 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化油器的图1中示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A方向的剖视 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示出的化油器与阀心结构泵油器组合的结构示意 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示出的化油器与膜片式泵油器组合的结构示意 图5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示出的化油器与脉冲发生器组合的结构示意 图6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示出的化油器与脉冲发生器、阀心结构泵油器组合的结构示意 图7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示出的化油器与脉冲发生器、膜片式泵油器组合的结构示意 图8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示出的脉冲发生器的剖视 图9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示出的膜片式泵油器的分解 图10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示出的阀心结构泵油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实施方式一 现在参阅附图,图1-2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整体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如图化油器100具有本体10、中本体11、进油管50、出油管20、下盖30以及与下盖30相连接的温控器40。所述本体10内设置有脉冲腔80、主喷嘴70和混合室60 ;中本体11包括下盖30、计量室31、计量室31内的计量膜片32及下盖的空腔33 ;温控器40包括紫铜座410、石蜡411、膜片49、液媒体47、柱塞46、顶杆43、通气孔42和回位弹簧45。继续参阅图2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温控器40。紫铜座410的截面是具有阶梯的矩形,其内部具有容纳石蜡411的腔。主本体44的下部具有扩展的腔,其通过例如是螺纹连接或铆接的方式与紫铜座410连接,以将紫铜座410固定在主本体44上。主本体44内具有中空的顶杆腔41和液媒体腔48。液媒体腔48位于主本体44的下部,其截面呈扩口的喇叭形,用来容纳液媒体4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液媒体47为一种密度较大、不易干燥的流体状物质,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液媒体为二硫化钥粉剂与黄油的混合物。在液媒体47和石蜡411之间具有膜片49,在液媒体47的上方安装由可沿顶杆腔41滑动的柱塞46。顶杆43可移动地安装在主本体44内的顶杆腔41内。顶杆43包括细长部、倒箭头形突起部和尾部,并且细长部的径向直径较顶杆腔41的最小径向直径为小,以保证来自通气孔42的大气能进入顶杆腔41内。当外界温度低于20°C时,顶杆43的倒箭头形突起部依靠回位弹簧45的预作用力抵靠在主本体44的台肩座上,以封闭计量室31与顶杆腔41的通道。回位弹簧45的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包括支架、阀心、泵油腔、电磁阀和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腔内产生吸的脉冲将油壶内的燃油通过管道泵入化油器中,化油器中多余的燃油通过泵油腔内产生吹的脉冲把燃油输送到油壶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04 CN 201310001548.31.一种用于一步起动式化油器的阀心结构泵油器,包括支架、阀心、泵油腔、电磁阀和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腔内产生吸的脉冲将油壶内的燃油通过管道泵入化油器中,化油器中多余的燃油通过泵油腔内产生吹的脉冲把燃油输送到油壶中。2.如权利要求1的泵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腔为支架中心位置开有的凹槽。3.如权利要求1的泵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腔内设有膜片。4.如权利要求1的泵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上安装有磁铁。5.如权利要求1的泵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安贾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