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轻质条板,该条板为长方体,分为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整体内部为贯通的空腔,其空腔至少与一个侧面的侧空腔贯通,在两个板面的内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增强筋,该增强筋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柱体,该柱体的一个侧面与板面的内面牢固连为一体,该柱体的高度小于两板面内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空更大,节省了原材料,但不降低抗冲击性能和抗弯破坏荷载,更易在内穿管走线,还可以横向砌筑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轻质条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空心轻质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节约能源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全国正逐渐实现“限粘”和“禁实”。大空心的墙体材料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本申请人利用《制作建筑条板中空段的专用工具》(专利号为ZL201120105584. 0)所述的中空管和使用《建筑条板的制作方法》(专利号为ZL200910141390. 3)所述方法制成的产品已受到市场好评,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本专利技术是对该项技术所做的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空心轻质条板为长方体,分为两个板面和四个侧面,其整体内部为贯通的空腔,其空腔至少与一个侧面的侧空腔贯通,在两个板面的内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增强筋,该增强筋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柱体,该柱体的一个侧面与板面的内面牢固连为一体,该柱体的高度小于两板面内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本专利技术空心轻质条板制作方法一是(立模方法)把设有加强筋槽A的内模模板连接在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上,使槽口必须朝外,组成内模模具(最好是选用内模模板的边同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之间设有相吸的永久性磁性装置来连接),然后在内模模具的外部组装外模模具,组装过程中必须把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插入外模模具上所设计好的中空管的孔眼中,然后向外模模具和内模模具之间的空间内注入料浆,待料浆凝固后,即可先拆除外模模具,随后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最后通过侧空腔取出设有加强筋槽A的内模模板,经过修整后该空心轻质条板制成。本专利技术空心轻质条板制作方法二是(平模方法)将外模模具的四个边框在铺有下垫板的工作台上组装后,在底部将料浆铺平,在铺平的料浆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的压板,加强筋槽A的槽口必须向下,要求该加强筋槽A的槽底设有数个料浆注入孔,同时要求压板的宽度不能大于上托板的宽度,之后从料浆注入孔中注入料浆,将加强筋槽A注满为止,然后插入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在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的上托板,加强筋槽A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上铺平料浆,待料浆凝固后,拆除外模模具,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取出压板和上托板,经修整后,制品完成。本专利技术空心轻质条板制作方法三是(转动平模方法)将外模模具组装在下托板上,并将两者固定一起,先插入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在中空管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的上托板,加强筋槽A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上铺平料浆,然后压一张上压板,该上压板必须与外模模具固定一起,然后将下托板、上压板和整体模具一同翻转180度,然后将下托板取下,在露出的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的上托板,加强筋槽A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上铺平料浆;待料浆凝固后,拆除外模模具,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取出两张上托板,经修整后,制品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当空心轻质条板设有垂直于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的加强筋时,并该加强筋连通空心轻质条板的两内侧面时,该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上设有加强筋槽B,该加强筋槽B的数量与所设计的加强筋的数量等同,槽B的深度与加强筋的高度等同。该空心轻质条板的空腔里可注入保温材料、防火材料或隔声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空更大,节省了原材料,但不降低抗冲击性能和抗弯破坏荷载,更易在内穿管走线,还可以横向砌筑和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中标号1、板面2、侧面3、侧空腔4、增强筋5、加强筋槽A6、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7、内模模板8、内模模具9、外模模具10、工作台11、压板12、上托板13、下托板14、上压板15、加强筋槽B具体实施例方式例I如图1所示,该空心轻质条板为长方体,分为两个板面I和四个侧面2,其整体内部为贯通的空腔,其空腔至少与一个侧面的侧空腔3贯通,在两个板面I的内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增强筋4,该增强筋4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柱体,该柱体的一个侧面与板面I的内面牢固连为一体,该柱体的高度小于两板面内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例2如图2所示,把设有加强筋槽A5的内模模板7连接在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使槽口必须朝外,组成内模模具8,然后在内模模具8的外部组装外模模具9,组装过程中必须把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插入外模模具9上所设计好的中空管的孔眼中,然后向外模模具9和内模模具8之间的空间内注入料浆,待料浆凝固后,即可先拆除外模模具9,随后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最后通过侧空腔3取出两张设有加强筋槽A5的内模模板7,经过修整后,该空心轻质条板制成。例3如图3所示,将外模模具9的四个边框在铺有下垫板的工作台10上组装后,在底部将料浆铺平,在铺平的料浆上平放一张设有加强筋槽A5的压板11,加强筋槽A5的槽口必须向下,要求该加强筋槽A5的槽底设有数个料浆注入孔,同时要求压板11的宽度不能大于上托板12的宽度,之后从料浆注入孔中注入料浆,将加强筋槽A5注满为止,然后插入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在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5的上托板12,加强筋槽A5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12上铺平料浆,待料浆凝固后,拆除外模模具9,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取出压板11和上托板12,经修整后,制品完成。例4如图4所示,将外模模具9组装在下托板13上,并将两者固定一起,先插入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在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5的上托板12,力口强筋槽A5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12上铺平料浆,然后压一张上压板14,该上压板14必须与外模模具9固定一起,然后将下托板13、上压板14和整体模具一同翻转180度,然后将下托板13取下,在露出的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5的上托板12,加强筋槽A5的槽口必须向上,然后在上托板12上铺平料浆;待料浆凝固后,拆除外模模具9,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取出两张上托板12,经修整后,制品完成。例5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当空心轻质条板设有垂直于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的加强筋时,并该加强筋连通空心轻质条板的两内侧面时,该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设有加强筋槽B15,该加强筋槽B15数量与所设计的加强筋的数量等同,槽B15的深度与加强筋的高度等同。该空心轻质条板的空腔里可注入保温材料、防火材料或隔声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轻质条板,其特征在于:该条板为长方体,分为两个板面(1)和四个侧面(2),其整体内部为贯通的空腔,其空腔至少与一个侧面的侧空腔(3)贯通,在两个板面(1)的内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增强筋(4),该增强筋(4)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柱体,该柱体的一个侧面与板面(1)的内面牢固连为一体,该柱体的高度小于两板面(1)内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轻质条板,其特征在于该条板为长方体,分为两个板面(I)和四个侧面(2),其整体内部为贯通的空腔,其空腔至少与一个侧面的侧空腔(3)贯通,在两个板面(I)的内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条增强筋(4),该增强筋(4)为半圆形或多边形柱体,该柱体的一个侧面与板面(I)的内面牢固连为一体,该柱体的高度小于两板面(I)内面之间的垂直距离。2.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轻质条板的方法一,其特征在于把设有加强筋槽A(5)的内模模板(7)连接在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使槽口必须朝外,组成内模模具(8),然后在内模模具(8)的外部组装外模模具(9),组装过程中必须把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插入外模模具(9)上所设计好的中空管的孔眼中,然后向外模模具(9)和内模模具(8)之间的空间内注入料浆,待料浆凝固后,即可先拆除外模模具(9),随后抽出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最后通过侧空腔(3)取出两张设有加强筋槽A5的内模模板(7),经过修整后,该空心轻质条板制成。3.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轻质条板的方法二,其特征在于将外模模具(9)的四个边框在铺有下垫板的工作台(10)上组装后,在底部将料浆铺平,在铺平的料浆上平放一张设有加强筋槽A(5)的压板(11),加强筋槽A(5)的槽口必须向下,要求该加强筋槽A(5)的槽底设有数个料浆注入孔,同时要求压板(11)的宽度和长度都不能大于上托板(12)的宽度和长度,之后从料浆注入孔中注入料浆,将加强筋槽A(5)注满为止,然后插入两根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在中空管或气袋中空管(6)上平放一张带有加强筋槽A(5)的上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景祥,
申请(专利权)人:姚景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