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快速路穿越湖底的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线路规划需求和地形限制,交通线有时不可避免地与既有湖泊交叉。为了保护既有湖泊景观,隧道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穿越湖泊方式。由于市内湖泊水位较低,施作围堰后排水,采用明挖法开挖是种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施工方式。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明挖法湖底隧道是双向六车道,双向八车道湖底隧道的设计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和风险。为了顺应城市发展需求,确保隧道结构安全,进行安全合理的明挖法八车道湖底隧道设计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结构安全并能满足工程经济的要求,可以降低现场施工的风险;施工速度快,节省工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所述的隧道结构为包括左右两个隧道和中间一个管廊的三跨结构; 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最低点设置用以抽排所述左右隧道内的消防水、冲洗水和渗透水的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隧道口设置用以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结构为包括左右两个隧道和中间一个管廊的三跨结构;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最低点设置用以抽排所述左右隧道内的消防水、冲洗水和渗透水的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隧道口设置用以抽排敞口段内雨水的雨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是主要由顶层、底层、中隔墙以及侧墙围挡而成的整体框架,其中:所述顶层包括依次相连的湖水层、防冲刷层、防水层、第一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以及防火层,所述底层包括依次相连的路面层、路面铺装层、第二模筑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层以及垫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结构为包括左右两个隧道和中间一个管廊的三跨结构; 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最低点设置用以抽排所述左右隧道内的消防水、冲洗水和渗透水的水泵房,所述的隧道结构分别在所述左右隧道的隧道口设置用以抽排敞口段内雨水的雨水泵房; 所述的隧道结构是主要由顶层、底层、中隔墙以及侧墙围挡而成的整体框架,其中所述顶层包括依次相连的湖水层、防冲刷层、防水层、第一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以及防火层,所述底层包括依次相连的路面层、路面铺装层、第二模筑钢筋混凝土层、防水层以及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的横向坡度范围在1. 25%-1. 75% 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包括顶板,所述底层包括底板;根据所述顶层覆土高度的不同,所述的隧道结构的断面配筋至少包括加强段和标准段; 所述加强段的所述顶层的覆土厚度范围在3. 37m-6. 6m之间,其中所述加强段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厚度分别大于或等于120cm,所述侧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 cm ; 所述标准段的所述顶层的厚度小于3. 37m,其中所述标准段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厚度分别小于或等于110cm,所述侧墙的厚度小于或等于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刘建国,王文通,丁华兴,王树英,阳军生,黎心海,宋程鹏,包润平,黄夏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