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采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包括步骤如下:将锰矿烘干粉磨,与氯化铵混合后,进入密闭窑焙烧,焙砂使用系统循环水浸出,浸出液使用窑炉尾气回收的氨水调整pH值,先使用锰粉回收银等金属,再使用碳酸氢铵沉锰,回收锰,尾液回收氯化铵可以再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锰回收率达到93%以上,银回收率达到84%以上,并且容易进一步分离。工艺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化工选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锰矿资源大部分是中低品质的软锰矿。现有工艺处理中低品位软锰矿主要工艺分为还原焙烧,湿法还原等。还原焙烧工艺存在原料不稳定,能耗高,污染大,银等金属不能分离等缺点;湿法还原工艺大多流程复杂,或生产成本高,或物料腐蚀性强,银等金属不能分离,污染环境等缺点。氯化焙烧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用氯化剂使矿物原料中的目的组分转变为气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以使目的组分分离富集的焙烧过程。一般可分为中温氯化焙烧、高温氯化焙烧和氯化一离析三种类型。中温氯化焙烧生成的金属氯化物留在焙砂中,然后用浸出法使其转入溶液中,故常将其称为氯化焙烧一浸出法。中国专利“贫锡复杂物料高温氯化焙烧工艺”(云南锡业公司,申请号CN86101034)提出使用氯化剂和还原剂在1000-1050°C条件下,高温氯化焙烧处理贫锡多金属复杂物料的工艺。中国专利“钒渣氯化焙烧分离钒的工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号CN200910250443. 5)提出采用碳质还原剂与固体氯化剂,在300-600°C条件下氯化焙烧分离钒的工艺。中国专利“氯 化焙烧-浸出法从镍矿提取镍或钴的方法”(谢永巨,李建斌,张栋,申请号CN200910074393. X)提出使用氯化铵作为氯化剂,分段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镍矿中提取镍或钴的方法。以氯化铵为氯化剂的氯化焙烧-浸出法在锡,钒,镍,钴的金属的提取中得到了应用,在锰矿中的应用主要工艺如下。中国专利“一种锰矿的焙烧还原方法”(广西大学,申请号CN201110048693. 8)提出使用蔗髓和米糠作为还原剂,在隔绝空气的回转窖中还原焙烧锰矿,然后使用硫酸处理焙砂的方法。此方法还原剂质量稳定性难以控制,不方便大面积生产推广,另外使用硫酸处理焙砂,环保成本相对较高。中国专利“从低含量碳酸锰原矿中回收锰的方法”(朱国才,李赋屏,申请号CN200410069373. 0)提出使用铵盐焙烧的方法,从低含量碳酸锰原矿中回收锰的方法。上面两种工艺在实验室中各易实现,因为原料稳定性,尾气处理,工业试验未完成等问题,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还没有应用。现有锰矿工业生产工艺如下。中国专利“两矿法制备硫酸锰溶液的方法”(杜祖德,申请号CN200710192613. X)提出使用两矿法处理锰矿。工艺过程中对硫酸的控制成本相对较高,另外,此工艺不易将锰矿中银等金属提取出来,经济效益可以再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锰回收率达到93%以上,银回收率达到84%以上,并且容易进一步分离。工艺过程无废水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锰矿烘干粉磨; (2)粉磨好的锰矿与氯化铵充分混合,锰矿与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0.2-1. 6 ; (3)锰矿与氯化铵的混合料在密封的焙烧窑中焙烧,焙烧温度为200-800°C,焙烧时间为20-120分钟; (4)窑内尾气使用布袋干法回收氯化铵,使用喷淋吸收塔湿法回收氨气; (5)焙烧后的物料使用系统循环水浸出,浸出温度为4-98°C,浸出液固重量比为0. 5-10:1,浸出时间为5-120分钟;(6)浸出液使用回收氨水调整pH值,pH值控制为4-6;过滤,得母液(I ),滤渣为尾矿; (7)使用锰粉置换出母液(I)中的银,得含银除杂矿和母液(2); (8)母液(2)使用碳酸氢铵沉锰,控制pH值为6.5-7,控制温度为20-80°C,反应时间为20-120分钟,得碳酸锰和尾液; (9)尾液经过浓缩结晶,回收氯化铵再利用。步骤(I)所述的锰矿是氧化锰矿或其他含锰和银物料。步骤(3)所述的密封的焙烧窑为各种间接加热式窑炉。步骤(5)中使用系统循环水包括自来水,部分母液(1),部分尾液,其他废水。步骤(7)中使用锰粉一次或者多次置换母液(I)中的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尾气中主要为氯化铵和氨气。氯化铵回收后重复利用,氨气经回收后用于调整浸出液。(2)本技术为中温焙烧,能源消耗少,并且余热可以用于原矿等物料的烘干,热利用率高。(3)沉锰步骤得到的锰含量大于45. 5%的碳酸锰,锰回收93%以上。(4)除杂矿主要为含银的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粉末,银回收84%以上,容易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提纯。(5)尾液中氯化铵浓缩结晶分离后返回利用,减少了污染,降低了成本。( 6 )本工艺还适用于其他类型含锰物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使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I)将锰矿烘干磨粉。控制烘干后物料水分含量小于3%,磨粉后通过200目筛子的颗粒要大于90%。所述锰矿为氧化锰矿,含锰21. 3%,含银109克/吨。(2)粉末好的氧化锰矿与氯化铵充分混合,混合后物料直接进入焙烧窑,氧化锰矿与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0.4。(3)氧化锰矿与氯化铵混合物料进入焙烧窑,控制焙烧温度425°C,焙烧时间30分钟。(4)窑内尾气使用布袋回收氯化铵,使用吸收塔回收氨气。(5)焙砂使用清水,部分母液(I)和部分尾液等的混合溶液进行浸出,浸出温度15°C,浸出液固重量比5 :1,浸出时间50分钟。(6)使用回收氨水调整浸出液pH值为4. 5-5. 5。(7)浸出液过滤后得到的母液(I)使用锰粉除杂,部分母液返回浸出。(8)得到含有 银的除杂矿,银浸出率89%,除杂矿进一步进行分离。(9)得到的母液(2)使用碳酸氢铵沉锰,沉锰温度控制在50°C,pH值控制在6. 5_7。(10)得到的尾液为氯化铵溶液,进行浓缩结晶,回收氯化铵,回用。(11)得到锰含量为45. 5%的碳酸锰,锰浸出率93%。实施例2 :—种使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I)将锰矿烘干磨粉。控制烘干后物料水分含量小于3%,磨粉后通过200目筛子的颗粒要大于90%。所述锰矿为复杂多金属锰矿,含锰18. 9%,含银56克/吨,含铜3%,含镍0. 5%,含钴0. 1%,含铁20%,含铅1%。(2)粉末好的氧化锰矿与氯化铵充分混合,混合后物料直接进入焙烧窑,氧化锰矿与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0.5。(3)氧化锰矿与氯化铵混合物料进入焙烧窑,控制焙烧温度675°C,焙烧时间60分钟。(4)窑内尾气使用布袋回收氯化铵,使用吸收塔回收氨气。(5)焙砂使用清水,部分母液(I)和部分尾液等的混合溶液进行浸出,浸出温度60°C,浸出液固重量比4:1,浸出时间70分钟。(6)使用回收氨水调整浸出液pH值为4. 5-5. 5。(7)浸出液过滤后得到的母液(I)使用锰粉除杂,部分母液返回浸出。(8)得到含有银的除杂矿,银浸出率86%,除杂矿进一步进行分离。(9)得到的母液(2)使用碳酸氢铵沉锰,沉锰温度控制在30°C,pH值控制在6. 5_7。(10)得到的尾液为氯化铵溶液,进行浓缩结晶,回收氯化铵,回用。(11)得到锰含量为45. 5%的碳酸锰,锰浸出率95%。实施例3 :—种使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氯化焙烧-浸出法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锰矿中提取锰和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锰矿烘干粉磨;(2)粉磨好的锰矿与氯化铵充分混合,锰矿与氯化铵的重量比为1:0.2-1. 6 ;(3)锰矿与氯化铵的混合料在密封的焙烧窑中焙烧,焙烧温度为200-800°C,焙烧时间为20-120分钟;(4)窑内尾气使用布袋干法回收氯化铵,使用喷淋吸收塔湿法回收氨气;(5)焙烧后的物料使用系统循环水浸出,浸出温度为4-98°C,浸出液固重量比为O.5-10:1,浸出时间为5-120分钟;(6)浸出液使用回收氨水调整pH值,pH值控制为4-6;过滤,得母液(I ),滤渣为尾矿;(7)使用锰粉置换出母液(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刘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