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鸢尾干片快速生香的微生物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9863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13
一种促进鸢尾干片快速生香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属于香料植物陈化生香的发酵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自然发酵3~5年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为菌种,以亚硝酸盐作为催化剂,菌种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1%、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0.01%~0.1%混合后入袋,温度30~50℃,湿度大于95%下发酵15~30天。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缩短了鸢尾根茎陈化生香时间,明显降低了鸢尾提取物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料植物的陈化生香的发酵方法,具体涉及鸢尾陈化的催化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鸢尾的提取物,包括浸膏、凝脂、鸢尾酮等,是医药中间体,也是珍贵的香料,在医药和香料香精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将生长2 3年的鸢尾的地下根茎用水洗净、切片、晒干后打包,在干燥通风处贮存3 5年的陈化生香过程在于使鸢尾中的葡萄甙化合物(配糖体)分解,游离出紫罗兰香的鸢尾酮等物质,为之后水蒸气蒸馏制取鸢尾根油,即鸢尾凝脂,或溶剂制取浸膏提供条件。但是,3 5年陈化生香传统工艺,时间漫长,尤其容易导致鸢尾片生虫、霉变,同时存储空间和资金被大量占用,形成了鸢尾提取物生产的最大瓶颈。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学方法来缩短这个烦琐、费时的成熟期的报道越来越多,1989年,Belcour将鸢尾根茎去泥,用70%的乙醇浸泡30s,切成0. 5g/片的碎片,置于IOml的营养肉汤中于27°C培养15天,采用平板法分离纯化得到Serratia Liquefaciens菌。随后将5g的鸢尾粉末和250ml的培养基置于500ml的瓶中,于115°C灭菌30min,冷却后加入30mL由蛋白胨、牛肉 膏、酵母浸膏、无机盐和1. 5mL的Serratia Liquefaciens菌悬液组成的培养基中,在25°C摇床培养一周;经过GC和GC/MS检测,获得了高含量的鸢尾酮。1991年,Gil发现用Botryonia属的真菌或者过氧化物酶类可以实现鸢尾根状茎的亲脂提取物的生物转化,但是转化量较低。云南大学张玲琪教授从鸢尾根茎中分离得到了米根霉和黑曲霉,通过液体摇瓶发酵和固体发酵产生鸢尾酮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与传统法相比,其时间短,净油和凝脂得率较高。但生物发酵法需要分离筛选稳定的菌种且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1999年,杨敏研究了以鸢尾新鲜根茎为原料,经萃取、氧化、柱层析分离制得鸢尾酮产品的工艺,用化学方法从新鲜鸢尾鲜根中直接生产鸢尾酮产品,缩短了自然陈化发酵周期。但以上方法 都很难进行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陈化生香的鸢尾根茎所生产的真菌,通过生物发酵,加速鸢尾根茎生香,缩短鸢尾根茎陈化生香时间,从而降低鸢尾提取物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以自然发酵3 5年、表面无霉迹且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作为菌种,以研细后的亚硝酸盐作为催化剂,并将待发酵鸢尾干片粉碎,按菌种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1%、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0. 01% 0. 1%,将菌种和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以干料形式混合均匀,装入麻袋扎紧,在温度30 50°C,湿度大于95%下持续发酵15 30天。所述的方法中所指的待发酵鸢尾干片为陈化时间为0 3年鸢尾干片。所述的方法中所指的作为催化剂的亚硝酸盐为NaNO2或KNO2中的一种。所述的方法中所指的麻袋容积为可装2 6kg的鸢尾干粉,以每批麻袋的装入量一致,在发酵房的架台上每层平铺一层放置,麻袋之间留有空隙以利空气流动。以上待发酵鸢尾干片是指新鲜的或陈化时间较短尚未生香的待处理鸢尾干片。与目前其它缩短成熟期的方法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以鸢尾干片为原料,直接利用陈化已生香的鸢尾根茎自然生长的内生真菌,在所列举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催化内生真菌,经15 30天发酵获得有明显的鸢尾酮香气的鸢尾粉,且得到的鸢尾粉的香气成分与自然陈化方法得到的香气成分略高或一致。发酵后的鸢尾干粉用于水蒸气蒸馏鸢尾凝脂,或用于溶剂提取浸膏,依据水蒸气蒸馏的鸢尾凝脂经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证明,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鸢尾提取物的香气、Y -鸢尾酮含量与自然陈化3 4年的鸢尾凝脂特征香味基本一致。本专利技术简便易控,一次可处理上吨原料,转化率较高且稳定可靠,以低廉成本实现鸢尾快速生香的工业化生产,使3 5年的漫长的发酵过程缩短至一个月以内,极大地缩短鸢尾根茎陈化生香时间,大幅度地降低了鸢尾提取物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新鲜鸢尾根茎打浆后蒸馏凝脂的GC图。图2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新鲜鸢尾根茎后蒸馏凝脂的GC图。图3是自然发酵3 4年、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后蒸馏凝脂的GC图。图4是自然发酵I年、没有香气的鸢尾干片粉碎后蒸馏凝脂的GC图。 图5是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自然发酵I年、没有香气的鸢尾干片后蒸馏凝脂的GC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 新鲜鸢尾根茎10kg。其中,取出新鲜鸢尾根茎8kg切片后晒干、粉碎,再从鸢尾根茎粉中取出2kg,与20g自然发酵3年、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粉和Ig研细的NaNO2粉混合均匀,放入发酵房,控温37 °C,保持湿度>95%,发酵30天,发酵后的鸢尾粉用水中蒸馏法蒸馏,蒸馏出的凝脂用GC检验,结果见图2、表I ;另取出新鲜鸢尾根茎2kg用粉碎机打成浆,用水中蒸馏法蒸馏,蒸馏出的凝脂用GC检验,结果见图1、表I。作为对照标准,取自然发酵3 5年、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取2kg用水中蒸馏法蒸馏,蒸馏出的凝脂用GC检验,结果见图3、表I。图3标准经国外客户认定合格。GC为英文gas chromatography气相色谱简称。表I本专利技术方法与自然发酵方法处理鸢尾根茎的GC图谱比较Wl[W3 I 小结 ¥画3的谱峰比较—单一,无鸢尾酮峰 =1 标准样品图2无杂峰 — 香气_生湿,无香_紫罗兰香紫罗兰香图2香气正 _y-鸢尾酮含量% |o. 8034\7. 5247 \7. 0569 |图2符合标准要求表I显示直接蒸馏新鲜鸢尾得到的凝脂鸢尾酮很少,无香气;而按本专利技术发酵新鲜鸢尾后蒸馏得到的凝脂的香气、理化指标比自然发酵3 5年的鸢尾提取物略高或一致。实施例2 取自然发酵I年、没有生香的鸢尾干片4kg粉碎,其中,取2kg,与20g自然发酵3年、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粉和0. 5g研细的NaNO2粉混合均匀,放入发酵房,控温30°C,保持湿度>95%,发酵15天,发酵后的鸢尾粉用水中蒸馏法蒸馏,蒸馏出的凝脂用GC检验,结果见图5 ;另取以上同批次自然发酵I年、没有生香的鸢尾干片2kg,采用水中蒸馏法蒸馏,蒸馏出的凝脂用GC检验,结果见图4,表2。同样,以图3作为对照标准,如下表2所示。表2本专利技术方法与自然发酵方法处理鸢尾干片的GC图谱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鸢尾干片快速生香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是以自然发酵3~5年、表面无霉迹且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作为菌种,以研细后的亚硝酸盐作为催化剂,并将待发酵鸢尾干片粉碎,按菌种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1%、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0.01%~0.1%,将菌种和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以干料形式混合均匀,装入麻袋扎紧,在温度30~50℃,湿度大于95%下持续发酵15~30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鸢尾干片快速生香的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是以自然发酵3 5年、表面无霉迹且生香良好的鸢尾干片粉碎作为菌种,以研细后的亚硝酸盐作为催化剂,并将待发酵鸢尾干片粉碎,按菌种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1%、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重量比为O. 01% O. 1%,将菌种和催化剂与待发酵鸢尾干粉以干料形式混合均匀,装入麻袋扎紧,在温度30 50°C,湿度大于95%下持续发酵15 30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待发酵鸢尾干片为陈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宏敖菡毛正勇李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宝香精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