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醋糟渣重复循环利用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861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醋糟渣重复循环利用的加工方法,具体为“醋糟渣——食用菌培养料——茶树复合肥”的加工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醋、食用菌和绿茶是江苏省镇江地区特色农业产业,本技术利用本地区来源广泛的醋糟渣,经发酵、酸平衡后,在添加玉米芯、米糠等原料后制作成平菇的培养基,可节省原料成本30%左右。然后,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经发酵后,在合理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后,实现醋渣的重复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并充分降低食用菌和茶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为“醋糟洛一食用菌培养料一茶树复合肥”的加工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醋、食用菌和绿茶是江苏省镇江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镇江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食用醋生产基地之一,在食用醋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醋渣,醋糟渣湿度高,且呈弱酸性,处置难,是镇江本地主要污染源之一。食用菌是我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高效特色农业项目,但我省缺乏食用菌生产的培养料(玉米芯、棉籽壳等),需要大量从外地购进。镇江地处丘陵地区,茶叶一直是镇江农业的特色优势项目,茶树的肥料营养成分和含量,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无机肥对茶树产量促进作用大、但对茶叶品质会产生负面影响,有机肥对提高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好处、但价格高,来源较少。本专利技术从发展节约型经济农业的角度,开发利用醋糟渣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然后使用食用菌培养料用作茶树有机肥,实现醋渣的重复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利用本地区来源广泛的醋糟渣,经发酵、酸平衡后,在添加玉米芯、米糠等原料后制作成平菇的培养基 ,可节省原料成本30%左右。然后,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经发酵后,在合理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后,实现醋渣的重复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并充分降低食用菌和茶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四、具体实施方案1、醋渣制作食用菌培养料将醋渣添加壳寡糖,糖、下脚料比在1: 300,10吨料堆成一陇,在室外最低气温大于10°c的气候条件下,覆盖塑料薄膜,根据气温条件高低,发酵10-20天。发酵后的醋渣,添加碳酸钠,使得PH值为6. 8-7. 2。添加其他培养料使其达到如下配比醋渣30%、玉米芯40 %、米糠20 %,玉米粉5 %、麸皮5 %、亚硒酸钠0.05%,硫酸锌O. 2 % ;PH = 6. 5。食用菌培养料灭菌、接种,养菌、出菇。2、食用菌出菇后的下脚料制作茶树复合肥,将收集来的食用菌下脚料添加水、糖,水分保持在45%左右,糖、下脚料比在I 200,5吨料堆成一陇,在室外最低气温大于10°C的气候条件下,覆盖塑料薄膜,根据气温条件高低,发酵15-30天。发酵后的下脚料,添加碳酸钠,使得PH值为6. 8-7. 2。将发酵料晒干,再次粉碎成细颗粒。将上述粉碎成细颗粒样的食用菌下脚料干燥后,根据下脚料重量,添加亚砸Ife纳、尿素、硫Ife钟、憐Ife_■按无机肥的比例为添加后拌匀、封存。在春茶采收前30-60天施用,每颗茶树根下打孔20公分,施肥300克-600克。同时可使用在绿色蔬菜及果树的种植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醋糟渣重复循环利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本地区来源广泛的醋糟渣,经发酵、酸平衡后,在添加玉米芯、米糠等原料后制作成平菇的培养基,可节省原料成本30%左右。然后,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经发酵后,在合理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后,实现醋渣的重复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并充分降低食用菌和茶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醋糟渣重复循环利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本地区来源广泛的醋糟渣,经发酵、酸平衡后,在添加玉米芯、米糠等原料后制作成平菇的培养基,可节省原料成本30%左右。然后,利用食用菌下脚料,经发酵后,在合理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后,实现醋渣的重复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并充分降低食用菌和茶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渣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是指将醋渣添加壳寡糖,糖、下脚料比在1: 300,10吨料堆成一陇,在室外最低气温大于10°C的气候条件下,覆盖塑料薄膜,根据气温条件高低,发酵10-20天。发酵后的醋渣,添加碳酸钠,使得PH值为6. 8-7. 2。添加其他培养料使其达到如下配比醋渣30%、玉米芯40%、米糠20 %,玉米粉5 %、麸皮5 %、亚硒酸钠0.05%,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宝魏洁琼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