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微藻培养-絮凝澄清-过滤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污水的脱氮除磷一直是污水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环保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水体的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也日渐严格。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主要涉及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方法。对于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利用生化处理技术,利用异养细菌的代谢降解有机物,达到降低污水中COD,B0D,氮磷等指标。而对于污水中的重金属,主要使用物理方法或者物化方法,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药剂,处理成本比较高,且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并没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与重金属进行资源化利用,仅仅是将有机物或重金属分解或转移至污泥中,与资源化的环保理念尚有差距。微藻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受到很大的关注,由于其易于培养,生长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不仅可以用来生产保健品,提取营养物质,制备药品,在水处理领域也已有应用的报道。微藻对于污水的脱氮除磷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使其成为一种合适的水处理微生物。同时,微藻自养利用阳光与二氧化碳,可以固定二氧化碳与能量,是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培养?絮凝沉淀?过滤串联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联微藻处理废水,絮凝沉淀与过滤三个单元,充分发挥微藻对有机物的去除,絮凝沉淀与过滤对固形物的截留特长,其目的在于,实现废水中氮磷等有机物的去除,同时以微藻形式实现对废水中营养盐,重金属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此外还有固定二氧化碳,生产生物质能源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培养-絮凝沉淀-过滤串联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联微藻处理废水,絮凝沉淀与过滤三个单元,充分发挥微藻对有机物的去除,絮凝沉淀与过滤对固形物的截留特长,其目的在于,实现废水中氮磷等有机物的去除,同时以微藻形式实现对废水中营养盐,重金属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此外还有固定二氧化碳,生产生物质能源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处理单兀,其特征在于,所用微藻培养方式为自养培养,污水在微藻处理单元的停留时间为3-10天,培养反应器底部采用微孔曝气装置均匀曝气,提供微藻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同时曝气装置具备搅拌作用,使培养过程中微藻始终处于悬浮状态。3.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