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式包装盒,包括蜂窝式内衬,所述蜂窝式内衬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容腔;所述蜂窝式内衬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蜂窝式内衬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蜂窝式内衬的外围设置有围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盖板凸起块,所述围板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设置有围板凹槽;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底板凹槽,所述围板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设置有围板凸起块。所述盖板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设置有盖板凹槽;所述底板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设置有底板凸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包装盒,在商品销售的过程中,往往是顾客第一眼看到的,在拆开包装盒之后,顾客才能真正的看到商品本身,所以包装盒在商品的销售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商品,做的越来越精密,包装盒也是越来越漂亮,但是随着交通的便利,一个商品往往要销往很遥远的地方,如果采用普通的包装盒,往往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内承受力不够,而造成一些损坏;因而很多的包装盒内往往内置保护套,完全的包裹住商品,使之不容易损坏,但是包装盒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都是以方形或者圆形为主的,而商品往往又不是方形或者圆形的,往往不能契合包装盒内腔,而内置的保护套又往往需要根据商品本身定制,不仅是增加了商品包装的成本,对包装盒内内部的空间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而有些产品直接以产品本身的样子定制包装盒,虽然可以解决包装盒内空间浪费的情况,但是成本极高,所以商品本身的价值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往往由于包装盒的成本大增,造成商品的成本提高,对消费者是及其不合理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衬式包装盒;包括蜂窝式内衬,所述蜂窝式内衬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容腔;所述蜂窝式内衬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蜂窝式内衬的下方设置有底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式包装盒的改进所述蜂窝式内衬的外围设置有围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式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盖板凸起块,所述围板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设置有围板凹槽;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底板凹槽,所述围板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设置有围板凸起块。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式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设置有盖板凹槽;所述底板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设置有底板凸起。一种内衬式包装方法以盖板为盖,底板为底,蜂窝式内衬为盒身,通过蜂窝式内衬将盒内空间分隔,提高空间利用率;利用蜂窝式内衬做为盖板和底板之间的支撑,增加支撑的强度。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式包装方法的改进所述蜂窝式内衬的外围围上围板;通过围板限制盖板和底板的相对运动。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围板可以将底板和盖板水平固定,还能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不至于将蜂窝式内衬直接外露,也可以保护蜂窝式内衬,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蜂窝式内衬不会磨损。而蜂窝式内衬起到将包装盒内空间分割,提高包装盒的空间利用效率,且生产过程简单,只需要压模后,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成本极低。而且通过蜂窝式内衬,起到承压的作用,将包装盒承受的压力均匀的分布到蜂窝式内衬上,极大的提高了包装盒的承受压力,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将若干的内衬式包装盒叠放,节省了运输时的放置空间,而且由于承受压力较大,可以将若干的内衬式包装盒相互叠放,通过各个内衬式包装盒之间的盖板凹槽和底板凸起相互扣牢,增加了若干个内衬式包装盒之间的相互联系,防止内衬式包装盒叠得高的时候,会垮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内衬式包装盒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蜂窝式内衬2和围板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围板4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盖板I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底板3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图广图5给出了一种,包括蜂窝式内衬2,蜂窝式内衬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容腔(如图1所示,蜂窝式内衬2由若干大小不一样的蜂窝状容腔构成,通过蜂窝式内衬2内的蜂窝状容腔,将蜂窝状包装盒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空间,再根据空间的大小,放置入各种合适尺寸的物品,即可以确保包装盒内的空间充分的被利用,又可以对包装盒内的物品起到固定的作用,而包装盒内的物品与物品之间又有蜂窝式内衬2相互间隔,不会相互混淆而造成影响);蜂窝式内衬2的上方设有盖板I ;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下方设有底板3。蜂窝式内衬2的外围设置有围板4。盖板I的下端设置有盖板凸起块12,盖板I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12设置有盖板凹槽11 ;底板3的上端设置有底板凹槽31,底板3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31设置有底板凸起32 ;围板4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12设置有围板凹槽41,围板4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31设置有围板凸起块42。通过盖板凸起块12与围板凹槽41以及底板凹槽31和围板凸起块42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盖板1、底板3和围板4之间的活动,使得内衬式包装盒在包装完成之后结构稳定;而通过在盖板I上设置盖板凹槽11,且在底板3上设置底板凸起32,就可以将两个内衬式包装盒相互叠放,即分别将两个内衬式包装盒的盖板凹槽11和底板凸起32相互扣牢,这样就可以将两个内衬式包装盒组合,方便运输过程。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1、将底板3放置,在底板3的上表面放置蜂窝式内衬2。2、根据蜂窝式内衬2内各个蜂窝状容腔的大小,放入合适的物品。3、将围板4放置在底板3上,围板凸起块42与底板凹槽31相配合,阻止围板4在底板3上水平移动;4、将盖板I放置在蜂窝式内衬2的正上方,盖板凸起块12卡入围板凹槽41内;通过围板4可以将底板3和盖板I水平固定,还能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不至于将蜂窝式内衬2直接外露,也可以保护蜂窝式内衬2,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蜂窝式内衬2不会磨损。而蜂窝式内衬2起到将包装盒内空间分割,提高包装盒的空间利用效率,且生产过程简单,只需要压模后,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成本极低,而且通过蜂窝式内衬2,起到承压的作用,将包装盒承受的压力均匀的分布到蜂窝式内衬2上,极大的提高了包装盒的承受压力,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将若干的内衬式包装盒叠放,节省了运输时的放置空间,而且由于承受压力较大,可以将若干的内衬式包装盒相互叠放,通过各个内衬式包装盒之间的盖板凹槽11和底板凸起32相互扣牢,增加了若干个内衬式包装盒之间的相互联系,防止内衬式包装盒叠得高的时候,会垮塌。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衬式包装盒;其特征是:包括蜂窝式内衬(2),所述蜂窝式内衬(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容腔;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衬式包装盒;其特征是包括蜂窝式内衬(2),所述蜂窝式内衬(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容腔; 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I); 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式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蜂窝式内衬(2)的外围设置有围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式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盖板(I)的下端设置有盖板凸起块(12),所述围板(4)的上端相对应于盖板凸起块(12)设置有围板凹槽(41); 所述底板(3)的上端设置有底板凹槽(31),所述围板(4)的下端相对应于底板凹槽(31)设置有围板凸起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朴上寸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