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及其墨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733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盒及打印装置,墨盒包括:用以存储墨水的盒体,其顶部具有注墨口及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凸柱及弹性元件以与其配合形成可封闭或导通的进气通道;外盖,盖设于顶部,外盖上有第二通孔,且外盖上具有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具有与第二通孔导通的第三连通部;及防水透气层,设置于外盖上,并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三连通部连通。当外盖未盖设于盒体上时,第一凸柱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靠形成进气通道的内壁,进气通道封闭;当外盖盖设于盒体上时,第二凸柱插入并按压第一凸柱,使得第一凸柱与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进气通道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避免在非打印状态下墨水与防水透气层接触,从而解决防水透气层的堵塞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打印装置及其墨盒,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装置及其墨盒。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墨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打印机的墨盒通常是由墨盒体I组成,其中墨盒体I包括上盖2以及下盖3,上盖2和下盖3形成的空腔内盛装有墨水4,上盖2的顶部5设置有注墨口 6以及导气孔7。打印时,随着墨水4的减少,盒外的空气通过导气孔7进入腔内,以保持墨盒内外的压强平衡,使供墨正常。通常导气孔7的位置被设计为当墨盒安装于打印机上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导气孔7不能有油墨流出。然而,当打印机或墨盒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发生倾斜时,就可能发生油墨自导气孔流出的现象,一则会造成油墨浪费及环境污染,另外,墨盒在上盖2的导气孔7处会安装能够透过空气但不能透过水的透气不透水的防水透气薄膜8,当墨盒受到冲击时候,墨盒内部的墨水4会自导气孔7溢出冲击防水透气薄膜8,导致防水透气薄膜8部分或全部堵塞,进而导致墨盒的透气性能降低,墨水4的流速变慢。这一问题将直接导致打印机无法满足打印功能。另外为了保证墨盒不受冲击或尽可能少的受到冲击,包材部分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及其墨盒,可避免在非打印状态下或墨盒未置入打印机的状态下墨水与防水透气层接触,从而解决防水透气层的堵塞风险。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盒体,其内腔用以存储墨水,该盒体的顶部具有注墨口以及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凸柱以及弹性元件,该第一凸柱以及该弹性元件与该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可封闭或导通的进气通道;外盖,盖设于该盒体的该顶部,该外盖上具有第二通孔,且该外盖面向该顶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上具有第三连通部,且该第三连通部与该第二通孔以及该进气通道连通;以及防水透气层,设置于该外盖上,该防水透气层通过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三连通部连通。其中,当该外盖未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弹性元件位于压缩状态,该第一凸柱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靠形成该进气通道的第一内壁,该进气通道封闭;当该外盖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第二凸柱插入该第一通孔并按压该第一凸柱,使得该第一凸柱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进气通道导通,使得该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通孔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二部分的尺寸大于该第一部分的尺寸,其中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通孔临近该外盖处,且该第一凸柱以及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部分,该弹性元件的一端顶住该第一凸柱,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形成该第二部分的第二内壁。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通孔呈锥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通孔还具有第三部分,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依次相连,其中该第二部分的尺寸大于第三部分的尺寸。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通孔内还设置有垫圈,该垫圈与该第一通孔配合形成该第一部分,当该外盖未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第一凸柱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靠该垫圈,该进气通道封闭;当该外盖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第二凸柱插入该第一通孔并穿过该垫圈后按压该第一凸柱,使得该第一凸柱与该垫圈分离并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形成该第一间隙,该进气通道导通。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垫圈为圆形硅胶圈。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盒体包括上盖以及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盖盒形成该内腔,其中该盒体的该顶部为该上盖的顶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盖的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容置区,用以容置该防水透气层,且该第二通孔位于该第一容置区。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防水透气层为多层复合结构。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防水透气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墨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打印装置及其墨盒,通过对墨盒的盖体结构作改进,将防水透气层转移至外盖上,并配合改进后进气通道,使得墨盒在自由状态下(即墨盒未置入打印装置的状态)进气通道封闭,则此时无论怎么摆放、撞击墨盒,墨盒中的墨水都不会和防水透气层接触,避免了因为对防水透气层的冲击和撞击而造成的防水透气层的堵塞风险及流速下降的风险。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墨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所示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所示的外盖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区域A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组装前的剖面示意图;图6B所示为图6A中区域B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7B所示为图7A中区域C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印装置,打印装置例如为喷墨打印机,包括如下所述的墨盒10。请参见图2-图5,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中所示的墨盒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所示的外盖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中区域A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墨盒10,墨盒10包括盒体11、外盖12以及防水透气层13。盒体11的内腔用以存储墨水,且盒体11的顶部111具有注墨口 112以及第一通孔113。而一般来说,盒体11包括上盖以及下盖,上盖与下盖盖盒形成内腔以存储墨水,其中盒体11的顶部111为上盖的顶部,本专利技术中为简化图示仅绘制了上盖部分。其中,墨盒的盒体11的上盖和下盖例如可采用热缩性塑料材质,两者相互熔接形成盒体11,注墨口 112还包括有密封塞,其可采用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锥塞式零件,以过盈配合方式压缩在盒体11的注墨口 112内。另外,在墨盒的底部还设置有出墨口,出墨口的密封塞例如也可采用密封圈以及内塞组成,对于出墨口的设置,由于是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述。请同时参见图6A-图7B,图6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组装前的剖面示意图,图6B所示为图6A中区域B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墨盒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图7B所示为图7A中区域C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通孔113内设置有第一凸柱114以及弹性元件115,第一凸柱114以及弹性元件115与第一通孔113配合以形成可封闭或导通的进气通道SI。外盖12盖设于盒体11的顶部111,外盖12上具有第二通孔121,且外盖12面向顶部111的第一表面122设置有第二凸柱123,第二凸柱123上具有第三连通部124,且第三连通部124与该第二通孔121以及进气通道SI连通,其中第三连通部124例如为通孔或通槽,其结构并不限定,只需要满足其能实现第二通孔121与进气通道SI的导通即可,本实施方式中是以第三连通部124为通槽为例。防水透气层13设置于外盖12上,防水透气层13通过第二通孔121与第三连通部124连通。其中,如图6B所示,当外盖12未盖设于盒体11上时,弹性元件115位于压缩状态,第一凸柱114在弹性元件115的作用下抵靠形成进气通道SI的第一内壁14,进气通道SI封闭,此时墨盒10的内腔与外界大气隔绝。如图7B所示,当外盖12盖设于盒体11上时,第二凸柱123插入第一通孔113并按压第一凸柱114,使得第一凸柱114与第一内壁1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dl,进气通道SI导通,此时盒体11的内腔会通过进气通道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墨盒包括盒体,其内腔用以存储墨水,该盒体的顶部具有注墨口以及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凸柱以及弹性元件,该第一凸柱以及该弹性元件与该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可封闭或导通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连通该内腔;外盖,盖设于该盒体的该顶部,该外盖上具有第二通孔,且该外盖面向该顶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上具有第三连通部,且该第三连通部与该第二通孔以及该进气通道连通;以及防水透气层,设置于该外盖上,该防水透气层通过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三连通部连通;其中,当该外盖未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弹性元件位于压缩状态,该第一凸柱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靠形成该进气通道的第一内壁,该进气通道封闭;当该外盖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第二凸柱插入该第一通孔并按压该第一凸柱,使得该第一凸柱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进气通道导通,使得该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墨盒包括盒体,其内腔用以存储墨水,该盒体的顶部具有注墨口以及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凸柱以及弹性元件,该第一凸柱以及该弹性元件与该第一通孔配合以形成可封闭或导通的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连通该内腔;外盖,盖设于该盒体的该顶部,该外盖上具有第二通孔,且该外盖面向该顶部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上具有第三连通部,且该第三连通部与该第二通孔以及该进气通道连通;以及防水透气层,设置于该外盖上,该防水透气层通过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三连通部连通;其中,当该外盖未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弹性元件位于压缩状态,该第一凸柱在该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抵靠形成该进气通道的第一内壁,该进气通道封闭;当该外盖盖设于该盒体上时,该第二凸柱插入该第一通孔并按压该第一凸柱,使得该第一凸柱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进气通道导通,使得该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孔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二部分的尺寸大于该第一部分的尺寸,其中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通孔临近该外盖处,且该第一凸柱以及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部分,该弹性元件的一端顶住该第一凸柱, 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明宽胡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