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相膜、异相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728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0:52
一种异相膜、异相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属于通用热交换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异相膜包括下层基础膜层和上层添加剂薄膜层,所述基础膜层为PP薄膜层,所述添加剂薄膜层包括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所述异相膜的制造装置包括喷粉系统、喷涂系统和输送系统;在喷涂系统的喷涂室底盘中部,异相膜的下方,嵌装有静电加热膜板;所述异相膜的加工工序为材料碾磨混合、基础膜层附着放置、喷涂、覆膜、冷却、剪裁;所述异相膜机芯包括定位柱、塑料波浪型条框架、异相膜和端盖;异相膜机芯的加工工序为:在压紧工装上装配、压紧、定位柱两端加热整型、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具高效传热效果,异相膜上不会生霉,有杀菌作用,具阻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传热膜、传热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层异相膜、复合层异相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属于通用热交换零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建筑材料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汽车及工业废气的排放等,已经对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低碳环保环境的要求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为了改善人居环境,空调器已在全球进入普及阶段,但空调器的使用对人居环境带来的空气质量负面影响也是触目惊心的。空调器的使用必须在密闭的空间,否侧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损失,这个损失可以大到空调器本身能耗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密闭房间带来空气质量问题首先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的增多,其次是建筑物放出的诸如甲醛、二氧化硫等影响人类健康副产物也会得不到排放而增多,发生“空调病”。2002年国家发布了 GB/T18883-2002《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人居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对新风量作出严格的规定,为30m3/(h·人)。室内进入新风,必然要排出浊风,15m2的房间,大约需要I台3200 制冷量的空调器,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量大约是500m3/h,按房间中最多人数为5人计算,需要150m3/h风量,这个风量的排出将损失30%的能量。目前采用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来回收部分损失的能量,按国家标准的规定,至少应回收55%的能量,这样即可减少55%的能量损失。公开号为CN10153270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新风机的塑料波浪型条框架交换机芯》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立方柱体骨架、前后端盖、波浪型条框架组及纸片状热质交换材料组,增加室内外空气在通道内的对流传导效率,借此使空气能量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 15%以上,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但由于受到纸片状热质交换材料性能的限制,其排风量还是较小,其制热焓交换效率还是较低,同日本产品仍有一定差距。 公开号为CN20138708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带可插接机芯和过滤网道轨的空气调节装置》专利技术专利,包括机壳、空气交换机芯、两端盖,及上导轨,左、右导轨,下导轨,密封垫及左、右过滤网,使空气能量交换器机芯与过滤器可以很方便的沿导轨槽推进,方便安装。同时在使用期间可以很方便的将机芯与过滤器抽出,便于清理维护者对大于O. 5 μ m尘埃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70% 90%,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同日本产品仍有一定差距。日本国类产品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日本膜可燃,不安全;日本膜透气度高,膜的透气孔大于5nm,病毒易通过;日本膜吸湿度大,易生霉。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全热交换器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全热交换器传热机芯换热效率底、尘埃的过滤效率底、杀菌作用差及传热膜易燃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复合层异相膜、复合层异相膜机芯,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可以达到热效率高、尘埃的过滤效率高、杀菌作用好及传热膜可阻燃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相膜,所述异相膜包括基础膜层和添加剂薄膜层,下层为基础膜层,上层为添加剂薄膜层,基础膜层与添加剂薄膜层之间为喷涂粘接连接。所述基础膜层为阻燃型PP薄膜层,所述添加剂薄膜层的成份包括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5种材料,其成份比例为(6. 4-7. 4) (O. 5-1.5) (O.1-0. 6) (O. 5-1. 5) (O. 5-1. 5);基础膜层厚度为O. 03-0. 05mm,添加剂薄膜层厚度为O. 01-0. 03mm,异相膜总厚度为 O. 04-0. 08mm。所述异相膜的添加剂薄膜层中,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5种材料的成份比例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相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相膜包括基础膜层和添加剂薄膜层,下层为基础膜层,上层为添加剂薄膜层,基础膜层与添加剂薄膜层之间为喷涂粘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5 CN 201110326708.21.一种异相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相膜包括基础膜层和添加剂薄膜层,下层为基础膜层,上层为添加剂薄膜层,基础膜层与添加剂薄膜层之间为喷涂粘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相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膜层为阻燃型PP薄膜层,所述添加剂薄膜层的成份包括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5种材料,其成份比例为(6. 4-7. 4) (O. 5-1. 5) (O. 1-0. 6) (O. 5-1. 5) (O. 5-1. 5);基础膜层厚度为O. 03-0. 05_,添加剂薄膜层厚度为O. 01-0. 03_,异相膜总厚度为O. 04-0. 08_。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相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相膜的添加剂薄膜层中,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5种材料的成份比例如下表所示4.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相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相膜的制造装置包括喷粉系统、喷涂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喷粉系统包括碾磨机、搅拌机和喷涂机,所述喷涂系统依次包括喷涂室、加热室和冷却室,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带、底盘和滚轮;所述喷涂机通过喷管与设置在喷涂室前端的喷头连接;所述输送系统设置在喷涂系统底部,所述输送带为2条,分设在底盘上方两侧,所述滚轮为2排,分设在底盘上方、2条输送带的内侧,所述喷涂室段的底盘中部,嵌装有静电加热膜板,所述静电加热膜板、滚轮和输送带的上端在一个平面上。所述输送带上面按一定间隔顺次放置异相膜,在喷涂室段,异相膜底部与静电加热膜板贴合;所述喷涂室与加热室之间的上部、及加热室与冷却室之间的上部设置有隔墙;所述喷涂室前端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加热室上部设置有红外加热灯和固定喷枪,所述冷却室上部设置有风扇。5.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相膜的加工工序如下①材料碾磨混合是将成份比例为(6.4-7.4) (O. 5-1. 5) (O. 1-0. 6) (O. 5-1. 5)(O. 5-1. 5)的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粘胶剂5种材料分别用碾磨机碾磨成直径小于O. 02mm的粉剂,再把上述复合吸附剂、阻燃剂、杀菌剂、增强剂用搅拌机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粘胶剂和O. 5%的聚氨酯和聚乳酸的混合物溶剂待用;②基础膜层附着放置将厚度为O.03-0. 05mm的基础膜层按一定间隔顺次放置在输送带上,同时也使异相膜底部与静电加热膜板贴合;③静电加热和添加剂喷涂喷涂室的静电加热膜板通过温度感应器自动实现开启与闭合,从而对基础膜层进行加热,将喷涂室的基础膜层区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10-120°C ;同时,用喷头将混合好的添加剂均匀地喷涂在基础膜层上,形成厚度为O. 01-0. 03mm的添加剂薄膜层,使成为复合层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安春邵嵩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