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尤其涉及用于关节置换用假体上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
技术介绍
在关节置换领域中,为了增强关节假体的长期稳定性,一般是在金属假体表面上施加多孔钛涂层,利用长入该多孔钛涂层的孔隙中的骨组织,起到生物固定的作用。另外,为了促进骨组织的长入,往往在多孔钛涂层上施加能够诱导骨组织长入的羟基磷灰石或β-TCP涂层。目前,在本领域中,主要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多孔钛涂层上施加羟基磷灰石涂层或β-TCP涂层。存在的问题是羟基磷灰石或β-TCP涂层和钛涂层的结合强度不够,可能存在羟基磷灰石或β-TCP涂层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包括钽涂层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解决了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公开了位于金属基体上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包括位于该金属基体上的第一钛金属涂层、位于该第一钛金属涂层上的钽金属涂层、和位于该钽金属涂层上的羟基磷灰石或β -TCP生物活性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位于金属基体上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包括位于该金属基体上的第一钛金属涂层、位于第一钛金属涂层 ...
【技术保护点】
位于金属基体上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包括位于该金属基体上的第一钛金属涂层、位于该第一钛金属涂层上的钽金属涂层、和位于该钽金属涂层上的羟基磷灰石或β?TCP生物活性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位于金属基体上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包括位于该金属基体上的第一钛金属涂层、位于该第一钛金属涂层上的钽金属涂层、和位于该钽金属涂层上的羟基磷灰石或β -TCP生物活性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其中所述第一钛金属涂层是厚度为15-50 μ m的致密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其中在所述第一钛金属涂层和钽金属涂层之间还施加有第二多孔钛金属涂层。4.权利要求3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其中该第二多孔钛金属涂层的厚度为25-75 μ m,平均孔径为100-150 μ m;该钽金属涂层的厚度为50-150 μ m,平均孔径为150-300 μ m ;该羟基磷灰石或β -TCP生物活性涂层的厚度为40-100 μ m,平均孔径为100-250 μ mD5.权利要求4的复合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涂层,其中该第一钛金属涂层的厚度为20-40 μ m ;该第二多孔钛金属涂层的厚度为40-60 μ m ;该钽金属涂层的厚度为80-120 μ m ;该羟基磷灰石或β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谟,曹小刚,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固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