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病毒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比较急性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变。祖国医学称为“痄腮”,其病因是由于患者因外感导致抵抗力低下,风热疫毒,由外入里相侵。引发内有积热,而肝胆之火与胃热壅阻少阳、经络。邪热疫毒,郁滞脏腑,又因肝胆互为表里,胆病及肝,因而引起病毒滞留,腮腺发炎、发热病变。严重时还可引起全身症状。中医在辨证中分为,风热壅阻,热甚动风,肝络毒壅等多种类型。在临床上常见的是风热壅阻型,该类腮腺炎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三天后,可见一侧或双侧腮颊肿大,疼痛难忍拒按,伴发吞咽受阻,重者昏迷,抽搐。该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患者渴望一种治疗该病的药物。结合临床治疗,多年来经过数十例的实践,治疗中采用了清热解毒,通络消肿的药物。获得了显著效果。为此,在挖掘提升民间有效验方的基础上,为治疗病毒性腮腺炎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好的中草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板蓝根35—40份;黄芩35—40份;黄连25—30份;陈皮15—20份;玄参35—40份;连翘15—20份;牛蒡子15—20份;马勃25—30份;升麻15—20份;忍冬藤15—20份;大青叶15—20;柴胡15—20份;桔梗25—30份;全蝎5—10份;桑寄生25—30份;羚羊角5—10份;炙甘草5—10份;地龙15—20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病毒性腮腺炎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板蓝根35—40份;黄芩35— 40份;黄连25— 30份;陈皮15 — 20份;玄参35—40份;连翘 15—20份;牛蒡子15—20份;马勃25—30份;升麻15—20份;忍冬藤15—20份;大青叶 15—20 ;柴胡15 — 20份;桔梗25— 30份;全蝎5 —10份;桑寄生25— 30份;羚羊角5 —10 份;炎甘草5—10份;地龙15—20份;加水1800份,用砂锅烧开后,文火如煮20-30分钟, 过滤下收取上清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