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狼毒0.5-1.5份,轻粉1-2份,它还可进一步包括麻油50-5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及其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湿疹、皮炎及角化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同时药味数较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可制成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和贴剂等外用剂型,更方便使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内源性湿疹及素质性痒疹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湿疹 (eczema)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病因复杂多难以确定,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慢性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浸润、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或减退,瘙痒明显。角化性皮肤病是以表皮角化过度为主要变化的一组皮肤病,可表现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 有鳞屑、皲裂,一般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有瘙痒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上述三种皮肤病症均具有瘙库、炎症等临床症状,固用药机理基本相同。但是上述二种皮肤病症在临床上表现为顽固难治,迄今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中国期刊《中医杂志》,2012年4月第53卷第8期,刊出的论文《大枫子膏联合抗敏I号方治疗特应性皮炎30例临床观察》,公开了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剂大枫子膏,论文公开了该大枫子膏包含大枫子2. 4g、土荆皮1. 2g、苦参1. 2g、麻油7. 2g等主要成分,功用为除湿止痒,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其中,大枫子辛热,其祛风攻毒、杀虫止痒之效强,《本草经疏》载大枫子“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枫疠疾,乃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其能有效抑制多种菌属,因此本方重用为君。苦参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土荆皮辛、温,能止痒杀虫,对皮肤真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两药共为臣药,以助大枫子杀虫止痒。麻油性味甘、凉, 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同时还能缓解其他药物的刺激性。诸药合用,共奏燥湿杀虫止痒润肤之效。另外,方中土荆皮、大枫子有一定毒性,内服用量过多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病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中药方剂配伍的组成原则为君臣佐使,其中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 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可见佐药和使药在中药方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君臣佐使、诸药合用才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该论文只公开了大枫子膏的君药和臣药。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亟需一种符合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治疗慢性湿疹、 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确切的中药组合物,但是目前关于这类中药组合物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另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狼毒O. 5-1. 5 份,轻粉1-2份。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硫黄27份,苦参17份,狼毒I份,轻粉1. 6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50-500份。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100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或贴剂。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狼毒O. 5-1. 5份,常规方法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粉碎的硫磺22-32 份、轻粉1-2份,调匀即得。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第五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苦参13-20份、狼毒O. 5-1. 5份, 加麻油50-500份,浸泡,煎煮,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煎熬冷却成膏状物,再加入预先 粉碎的硫磺22-32份、轻粉1-2份,调匀即得。为实现上述第六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软膏剂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疗效确切,优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大枫子膏的君药和臣药方剂;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药味数较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3、本专利技术可制成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和贴剂等外用剂型,更方便使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各种剂型所使用的基质,均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一)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20份、苦参20份、狼毒O. 5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 100°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 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22份、轻粉2份,调匀即得。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二)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13份、苦参13份、狼毒1. 5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 IOO0C )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 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轻粉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一软膏剂的制备(三)按重量份取大枫子28份、土荆皮13份、苦参20份、狼毒O. 5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 100°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 冷却成膏状物。加入预先粉碎并过五号筛的硫磺32份、轻粉I份,调匀即得。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一软膏剂的制备(四)按重量份取大枫子38份、土荆皮20份、苦参13份、狼毒1. 5份,浸泡,常规方法温火(约 100°C)煎煮40-50min。取滤液,加蜂蜡和黄凡士林适量,再温火(约100°C )煎熬15_30min, 冷却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狼毒0.5?1.5份,轻粉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28-38份,土荆皮13-20份,硫黄22-32份,苦参13-20份, 狼毒O. 5-1. 5份,轻粉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大枫子33份,土荆皮17份,硫黄27份,苦参17份,狼毒I份,轻粉1. 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 50-500 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麻油100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是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或贴剂。6.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湿疹、皮炎或角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用途。7.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傅佩骏,陈诗吟,杨新伟,徐光耀,周芳,张思嘉,李雅婷,钱春美,吴林辉,胡晓婷,章斌,周圆明,蔡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