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忠专利>正文

皮肤滚轴搔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512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皮肤滚轴搔刮器,所述搔刮器为钳体,该钳体主要由配对铰接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构成,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的后端分别设有指环,该第一钳杆的前端带有滚轴,该第二钳杆的前端为与滚轴相配合的搔刮头;搔刮头包括有叉状结构及成型在叉状结构前端的弧形刀片卡槽座,弧形刀片卡槽座的高度低于叉状结构,弧形刀片卡槽座的两侧各设有刀片插口,两侧刀片插口之间连接有弧形刀片安装卡槽,刀片从任意一侧刀片插口插入,固定在弧形刀片安装卡槽上,刀口与滚轴相对,安装后的刀片高度略低于叉状结构,叉状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完成皮下组织的刮除,可精确控制刮除厚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和不同部位的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指一种皮肤滚轴搔刮器
技术介绍
皮肤的厚度是因人而异,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相同,通常为O. 5-4. O毫米。而外科的皮肤缺损往往需要用皮肤移植的办法来处理,如用切取整块的皮肤进行移植,直接缝合上去是不会成活的,要将切取下来的皮肤行皮下组织剪除再移植就能成活。创伤外科的皮肤大面积剥脱,因为污染和皮肤血运破坏,将剥脱皮肤直接进行原位缝合回去也是不会成活的,用如上述方法将皮下组织剪除再回植到原来的部位就能成活。腋臭的搔刮治疗如上述方法类似。去除皮下组织的方法主要是用剪除的方法,因为面积大,剪除皮下组织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一件理想的能快速去除皮下组织的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控制灵活、使用方便的皮肤滚轴搔刮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皮肤滚轴搔刮器,所述搔刮器为钳体,该钳体是主要由配对的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的后端分别设有供使用者手指穿过的指环,同时,该第一钳杆的前端带有滚轴,该第二钳杆的前端为与滚轴相配合的搔刮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皮肤滚轴搔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搔刮器为钳体,该钳体主要由配对的通过铰接轴(12)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的后端分别设有供使用者手指穿过的指环(3),同时,该第一钳杆(1)的前端带有滚轴(4),该第二钳杆(2)的前端为与滚轴(4)相配合的搔刮头(5);所述搔刮头(5)包括有叉状结构(6)以及成型在该叉状结构(6)前端的弧形刀片卡槽座(7),所述弧形刀片卡槽座(7)的高度低于叉状结构(6),同时,该弧形刀片卡槽座(7)的两侧各设有刀片插口(8),且该两侧刀片插口(8)之间连接有弧形刀片安装卡槽(9),刀片(10)从弧形刀片卡槽座(7...

【技术特征摘要】
1.皮肤滚轴搔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搔刮器为钳体,该钳体主要由配对的通过铰接轴(12)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杆(I)和第二钳杆(2)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钳杆(I)和第二钳杆(2)的后端分别设有供使用者手指穿过的指环(3),同时,该第一钳杆(I)的前端带有滚轴(4),该第二钳杆(2)的前端为与滚轴(4)相配合的搔刮头(5);所述搔刮头(5)包括有叉状结构(6)以及成型在该叉状结构(6)前端的弧形刀片卡槽座(7),所述弧形刀片卡槽座(7)的高度低于叉状结构(6),同时,该弧形刀片卡槽座(7)的两侧各设有刀片插口(8),且该两侧刀片插口(8)之间连接有弧形刀片安装卡槽(9),刀片(10)从弧形刀片卡槽座(7)的任意一侧刀片插口(8)插入,固定在该弧形刀片安装卡槽(9)上,刀口与滚轴(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