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竹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83946 阅读:190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4-17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竹头装置,它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六根连杆,所述六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六边形,位于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与位于所述升降单元底部的一连杆连接;用于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扩大所述六边形左右两端的距离、缩小所述六边形上下两端距离的顶撑单元,所述顶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两侧边的连杆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拔竹头装置可自动将竹头拔出,而且没有使用化学物品,具有效率高、操作安全、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拔竹头装置
技术介绍
竹子是生长速度很快的植物,其逐渐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目前,竹林生产作业存在下述问题竹子砍伐后,其埋于土壤中的竹头对于其周围竹子向外生长有较大的阻碍。一个竹头的直径约为10-12厘米,腐烂时间约为5-10年。在这段时间内,新的竹子将无法在该区域内生长,进而影响到竹林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使竹林迅速更新,需要将砍伐竹子后剩余在土坑壤中的竹头去除掉。目前去除竹头多采用人力挖掘的劳动方式、或化学腐蚀的方式、或炸药爆破的方式等。该类方法存在众多问题,其中人工挖掘的方式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低;化学腐蚀的方式及炸药爆破的方式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危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拔竹头装置,不仅去除竹头的效率高,而且操作安全、环保。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拔竹头装置,它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六根连杆,所述六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六边形,位于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六根连杆,所述六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六边形,位于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与位于所述升降单元底部的一连杆连接;用于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扩大所述六边形左右两端的距离、缩小所述六边形上下两端距离的顶撑单元,所述顶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两侧边的连杆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固定盘及至少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铰接; 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六根连杆,所述六根连杆铰接成可伸缩的六边形,位于所述升降单元顶部的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盘的下方; 用于夹紧竹头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与位于所述升降单元底部的一连杆连接; 用于撑开所述升降单元、扩大所述六边形左右两端的距离、缩小所述六边形上下两端距离的顶撑单元,所述顶撑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两侧边的连杆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外管、内管及卡销,所述内管一端可滑动地收容在所述外管中,所述外管上设有插孔,所述内管上对应所述插孔设有若干穿孔,卡销插入所述插孔及一穿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护脚,所述护脚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拔竹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
申请(专利权)人:禾易生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黄景松刘萍黄博鑫刘培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03日 01:20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