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食品半促成栽培技术,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近30年的时间里迅速推广,目前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已成为我国草莓栽培的主导模式。然而,我国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对滞缓,多数种植户对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的更新不及时,一直沿用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诸如,在水肥管理上,不是按照草莓生长需求供给,而是盲目性地大水大肥;在病虫害防治上,缺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理念,基本上是在草莓病虫害很重时才用药,而且用药时随意增加药量和浓度。在此传统栽培模式下,草莓施肥量越来越大、肥料利用率越来越低,农药用量与使用浓度越来越高、草莓病虫害却越来越多,造成土壤质量不断退化,草莓口感和品质越来越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栽培管理科学、能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草莓品质的绿色食品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经选苗后的草莓苗采用起垄覆膜进行定植栽培,在定植栽培前施加基肥、定植栽培后施加追月巴、叶面施肥,然后进行扣棚、温湿度管理、植株管理和病虫防治。本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选苗后的草莓苗采用起垄覆膜进行定植栽培,在定植栽培前施加基肥、定植栽培后施加追肥、叶面施肥,然后进行扣棚、控制棚内温湿度和防治病虫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选苗后的草莓苗采用起垄覆膜进行定植栽培,在定植栽培前施加基肥、定植栽培后施加追肥、叶面施肥,然后进行扣棚、控制棚内温湿度和防治病虫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苗步骤包括选择复叶为4 6片,茎粗大于O. 8厘米,株重20 30克的草莓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栽培的垄高为20 25cm,垄顶宽为40 50cm,每垄2行,行距为20 30cm,株距为20 25cm, 垄距为70 80cm,每亩定植5000 6000株。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栽培前还需进行滴灌浇水,每日2次,每次滴灌1. 5 2小时,连续滴灌一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肥施加时间为定植栽培前15天,施加量为每亩施加4000 5000kg沼渣和40 50kg氯磷钾三元复合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肥首次施加时间为顶花序现蕾,接着在顶花序果实转白膨大、顶花序果实采收前期、顶花序果实采收后期各追施一次,然后每隔15 20天追施一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面施肥步骤包括自草莓初伸蔓开始至初果期,每次每667m2使用沼液A36 40kg ;初果期,每次每667m2使用沼液B45 48kg ;挂果后期,每次每667m2使用沼液C40 50kg。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沼液A为沼渣与水按重量比1:3调配而成,所述的沼液B为沼渣与水按重量比1:2调配而成,所述的沼液C为沼渣与水按重量比1:1调配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草莓半促成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棚时间为草莓苗第一侧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大海,丁锁,颜炳佐,张晓华,王凌云,许淑桂,张春光,沙传红,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