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北红豆杉种子集成后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83783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子处理领域,即一种东北红豆杉种子集成后熟方法。其步骤如下: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3±2℃,处理14h,夜间温度为15±2℃,处理10h,处理80~95d;第二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15±2℃,处理6h,夜间温度为3±2℃,处理18h,处理75~90d。东北红豆杉种子可由心形胚后期或子叶胚初期,最终发育到可直接萌发的成熟子叶胚种子,播种45d后,东北红豆杉种子发芽率达85.0%以上。本方法具有处理东北红豆杉时间短、可操作性强、发芽率极高等优点,属集成一步后熟技术,可推广应用于东北红豆杉的工厂化育苗和规模化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子处理领域,即。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东北红豆杉ij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又称紫杉、赤板松,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该种在长白山区数量稀少,分布区域十分狭窄,仅在吉林省石湖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大的种群面积,其他区域仅有零星分布。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定为易危种(VU)。在《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一文中被定为省级一类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茎、枝、叶和根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此外种子还可以榨油等。也可作东北及华北地区的绿化及造林树种。东北红豆杉用插条扦插或种子繁殖,其果实成熟后,种子中的种胚处于心形胚后期或子叶胚初期阶段,加之种皮坚硬,种胚成熟后很难破壳发芽,所以,种子播种后当年不萌发,2 3年后仅极少数萌发,而插条扦插繁殖不仅生根率极低,植株多为灌木型不利于造林,而且导致野生资源受到灭绝性威胁。因此,大规模人工栽培、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发芽率高的东北红豆杉种子集成后熟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步骤如下 (1)种子磨去坚硬种皮后,用1.80 1. 90 mg · L-1的6-BA、2. 10 2. 30 mg · L-1的GA3和O. 20 O. 40 mg -T1的2,4-D混合溶液浸泡36 h ;使种子与河砂1:3拌均后装入木槽中,覆盖并置于室内进行155 185 d的变温处理; (2)变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3±2°C,处理14h,夜间温度为15±2 °C,处理10 h,处理80 95 d ;第二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15±2 °C,处理6 h,夜间温度为3±2 °C,处理18 h,处理75 90 d。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采取集成方法对种胚形态发育、生理后熟及种壳进行处理,以达到种子快速后熟的目标,解决以往人工后熟采取步骤复杂、时间长和发芽率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进一步人工规模化栽培东北红豆杉提供优质种苗具有重要意义。东北红豆杉种子可由心形胚后期或子叶胚初期,最终发育到可直接萌发的成熟子叶胚种子,播种45d后,东北红豆杉种子发芽率达85. 0%以上。2、本方法不仅解决了种子萌发难和扦插存在生根率极低、威胁野生资源等问题,而且克服了以往报道中需要变温处理后,再经过冷冻层积达到生理后熟的复杂过程。3、本方法具有处理东北红豆杉时间短、可操作性强、发芽率极高等优点。属集成一步后熟技术,可推广应用于东北红豆杉的工厂化育苗和规模化栽培。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I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及处理 秋季(10月上旬),采集东北红豆杉成熟果实(紫红色),用水将种子和果肉分离后洗出成熟种子。用70%硫酸溶液浸泡种子60 90 min后,倒掉硫酸溶液用清水冲洗种子3次,再用粗河砂与种子混合(2 I)后将外种皮搓掉一部分保留薄薄一层(此时水分可渗入种胚)。然后将种子连同河砂用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浓度控制在1. 20 1.70 mg · L—1)、赤霉素(GA3)(浓度控制在1. 50 2. 00 mg · L—1)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浓度控制在O. 50 1. 00 mg · Γ1)溶液中浸泡36 h,再均匀拌入I份河砂(使种子与河砂比例达到1:3)后装入木槽中,覆盖塑料薄膜置于室内进行变温处理,保持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1. 2东北红豆杉种子的后熟和播种 经过1.1中方法将种子浸泡装箱后开始变温处理,变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3±2 °C,处理14 h,夜间温度为15±2 °C,处理10 h,待种胚子叶胚发生率达到60%以上时,进入第二个阶段处理;第二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15±2 °C,处理6 h,夜间温度为3±2 °C,处理18 h。处理期限为50 125 d。期间每15 d取种子观察种胚发育情况,按每50粒种子形态发育到子叶胚的百分率为考察对象,即子叶胚发生率=子叶胚数/50 X 100%。为提高东北红豆杉种胚子叶胚发生的发生率和发生速度,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选用U12 (124)均匀表,每个处理50粒种子,重复3次取平均值,筛选确定影响东北红豆杉种子后熟的6-BA、GA3、2,4-D溶液的最佳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 通过以上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种子不需再进行冷冻层积处理,可筛除河砂直接均匀行播于做好的土床(畦)上,并用细土覆盖,土层厚度为1.0 Cm左右,浇透水,待种子发芽。2 6-BA、GA3、2,4-D浓度交叉配比和变温处理时间影响东北红豆杉种子子叶胚发生的结果 表I影响东北红豆杉种子后熟主要因素的U12 (124)试验设计与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东北红豆杉种子集成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种子磨去坚硬种皮后,用1.80~1.90?mg·L?1的6?BA、?2.10~2.30?mg·L?1的GA3和0.20~0.40?mg·L?1的2,4?D混合溶液浸泡36?h;使种子与河砂拌均后装入木槽中,覆盖并置于室内进行155~185?d的变温处理;(2)变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23±2?℃,处理14?h,夜间温度为15±2?℃,处理10?h,处理80~95?d;第二阶段变温幅度和时间:白天温度为15±2?℃,处理6?h,夜间温度为3±2?℃,处理18?h,处理75~90?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东北红豆杉种子集成后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种子磨去坚硬种皮后,用1.80 1. 90 mg · L-1的6-BA、2. 10 2. 30 mg · L-1的 GA3和0. 20 0. 40 mg吨―1的2,4-D混合溶液浸泡36 h ;使种子与河砂拌均后装入木槽中, 覆盖并置于室内进行155 185 d的变温处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地周顾川岳姜云天朱俊义郭志欣杨丽娟陆爽潘雨张学士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