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永礼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02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气体提升装置,气体提升系统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中部。在将膜反应器提到主反应池即好氧池内,解决了MBR能耗大的、回流污泥老化、回流污泥管堵塞等问题,同时气体提升装置,解决了A2/O池体大量内回流耗能问题,同时能使反应区形成强有力的水利循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属于市政污水及工业综合废水的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微滤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规过滤单元,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TR)完全分离。因此具有高效固液分离性能,同时利用膜的特性, 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 - 12000mg/L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 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因此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粪大肠菌等生物性污染物,处理后出水可直接回用。传统MBR有很多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点限制其发展。其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传统MBR单独设置反应区,反应区内溶解氧高,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液体回流, 水中高溶解氧不能被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进一步加剧膜生物反应器耗能大的缺点;2、膜反应区污泥在高溶解氧下,自身氧化分解快,容易老化,而此老化污泥回流到主反应池影响其对有机物的降解。3、传统MBR工艺需单独设置膜反应区,反应区液体回流增加能耗,同时要增加的内回流管也易出现管道堵塞,加剧维修几率。4、传统膜反应区高溶解氧且空间小,会加剧其中微生物的自身氧化分解形成高聚合物胶体,该胶体易堵塞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克服现有技术中 MBR单独设置反应区,反应区内溶解氧高,只有很少一部分液体回流,水中高溶解氧不能被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膜堵塞、污染及管道堵塞、膜反应区污泥老化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 所述第一推流器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0011 ] 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推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墙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第二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中部;所述曝气穿孔软管铺设在第三隔墙一侧的所述主反应池下部,形成第一曝气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安装在所述第三隔墙另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靠近所述第二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反应池和第三隔墙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将膜反应器提到主反应池即好氧池内,解决了 MBR能耗大的、回流污泥老化、回流污泥管易堵塞等问题;采用软管曝气的方式,紧密均匀的布列池底,既提高了反应区的有效水深、提高了氧利用率,又解决了池内污泥沉积问题;采用了气体提升装置,解决了 A2/0池体大量内回流耗能问题,同时能使反应区形成强有力的水利循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均包括第一提升隔墙、第二提升隔墙、空气推流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下端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升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提升隔墙的高度;所述空气推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与第二提升隔墙之间的下部,第一提升隔墙及第二隔墙横向设置在水流方向。进一步,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中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为第二隔墙的一部分,且为所述第二提升隔墙部分的第二隔墙高度低于第二隔墙的高度;所述第一提升隔墙的高度与第二隔墙的高度相同,且两端通过连接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固定连接。水流通过第一气体提升隔墙下部的水流通道通过空气推流器的作用通过低于第一提升隔墙的第二提升隔墙的上端流出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液位与所述第二提升隔墙相同。进一步,所述内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二隔墙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进一步,还包括导流墙,所述导流墙为圆弧形,其固定在所述主反应池前端的池底上,所述导流墙垂直 于所述第二隔墙。进一步,所述第三隔墙的另一侧的主反应池底部的后端铺设有曝气穿孔软管,形成第二曝气区。进一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膜箱、多个由中空纤维膜丝构成的膜片、出水小支管、出水支管、出水总管、曝气小支管、进气支管、进气总管,多个由中空纤维膜丝构成的膜片安装在所述膜箱内,所述出水小支管、出水支管、出水总管安装在膜箱的上端,所述曝气小支管、进气支管、进气总管安装在膜箱的下端,所述膜片中所有的中空纤维膜丝一端通过膜片上端与所述出水小支管连通;所述出水小支管连通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连通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外接抽吸泵;所述进气支管上设置有曝气小支管;所述曝气小支管连通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连通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外接气源。进一步,所述曝气穿孔软管之间的间距为180 260毫米。进一步,还包括污泥回流渠,所述污泥回流渠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及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端外边沿,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上端的池壁上端连通至所述进水口附近。通过泵将膜生物反应器池底的污泥抽出引流至进水口附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生物反应器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生物反应器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气体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 进水管,2、第二推流器,3、内回流管道,4、气体提升装置,5、第一曝气区的曝气穿孔软管,6、膜生物反应器,7、厌氧反应池、8、缺氧反应池,9、主反应池,10、污泥回流渠,11、第一推流器,12、反应池主体,13、第二曝气区的曝气穿孔软管,14、导流墙,15、第二隔墙,16、第一隔墙,17、液位,18、第三隔墙。19、曝气穿孔软管快速安装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主体12,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16和第二隔墙15分成厌氧反应池7、缺氧反应池8,主反应池9,所述厌氧反应池7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I ;所述厌氧反应池I内设有第一推流器11 ;所述第一推流器11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7的池壁上;所述缺氧反应池8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2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4,所述第二推流器2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16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4与所述第二隔墙15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8与主反应池9 ;所述第一隔墙16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15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3 ;所述内回流管道3与所述第二隔墙15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度。所述主反应池9内设置有第三隔墙18,曝气穿孔软管5膜生物反应器6、第二气体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所述第一推流器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推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墙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第二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中部;所述曝气穿孔软管铺设在第三隔墙一侧的所述主反应池下部,形成第一曝气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安装在所述第三隔墙另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靠近所述第二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反应池和第三隔墙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 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所述第一推流器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 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推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墙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 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第二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中部;所述曝气穿孔软管铺设在第三隔墙一侧的所述主反应池下部,形成第一曝气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安装在所述第三隔墙另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靠近所述第二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反应池和第三隔墙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均包括第一提升隔墙、第二提升隔墙、空气推流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下端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升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提升隔墙的高度;所述空气推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与第二提升隔墙之间的下部,第一提升隔墙及第二隔墙横向设置在水流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中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为第二隔墙的一部分,且为所述第二提升隔墙部分的第二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永礼
申请(专利权)人:尚永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