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属于市政污水及工业综合废水的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不同于活性污泥法,不使用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而是使用微滤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规过滤单元,使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泥龄(STR)完全分离。因此具有高效固液分离性能,同时利用膜的特性, 使活性污泥不随出水流失,在生化池中形成8000 - 12000mg/L超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浓度, 使污染物分解彻底,因此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出水细菌、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粪大肠菌等生物性污染物,处理后出水可直接回用。传统MBR有很多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点限制其发展。其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传统MBR单独设置反应区,反应区内溶解氧高,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液体回流, 水中高溶解氧不能被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进一步加剧膜生物反应器耗能大的缺点;2、膜反应区污泥在高溶解氧下,自身氧化分解快,容易老化,而此老化污泥回流到主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所述第一推流器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推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墙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第二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主体,所述反应池主体通过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分成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主反应池, 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有第一推流器;所述第一推流器安装在所述厌氧反应池的池壁上; 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安装有第二推流器及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推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隔墙上;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与所述第二隔墙连接,并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与主反应池;所述第一隔墙上设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内回流管道; 所述主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三隔墙、曝气穿孔软管、膜生物反应器、第二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三隔墙与所述第二隔墙垂直设置在所述主反应池中部;所述曝气穿孔软管铺设在第三隔墙一侧的所述主反应池下部,形成第一曝气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安装在所述第三隔墙另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靠近所述第二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主反应池和第三隔墙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所述第二气体提升装置均包括第一提升隔墙、第二提升隔墙、空气推流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下端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与所述缺氧反应池或主反应池的池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提升隔墙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提升隔墙的高度;所述空气推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提升隔墙与第二提升隔墙之间的下部,第一提升隔墙及第二隔墙横向设置在水流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提升装置中所述第二提升隔墙为第二隔墙的一部分,且为所述第二提升隔墙部分的第二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