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燕专利>正文

一种耳塞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75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塞式耳机,它包括一机体,一第一套座,一扬声器,一第二套座,可相容在第一容纳空间中,其一端连接有一耳座,相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二容纳空间,其开放端对应第一套座;一壳盖,壳盖与第一套座组装后提供第二套座一活动空间,使第二套座可在该活动空间内旋转或摆动;第二套座外壁的预定位置设有的突起,壳盖内壁在对应该突起的位置侧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包含突起并将其现代在限位槽内活动,使第二套座活动范围受到限定,以防范使用者过度旋转机体或耳座而导致音频线发生缠绕而断裂;垫圈的外缘平均分布有多个凸部,对应第二套座上设有开槽,可避免在调整耳做或机体时产生元件松散的感觉,并帮助耳座或机体在调整后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这里特指一种耳塞式的耳机结构。
技术介绍
无轮是传统耳机还是蓝牙耳机,其陪戴方式不外乎是头戴式或耳塞式两种。其中耳塞式耳机是把扬声器的尺寸缩小到可容于耳道中,利用耳道周围的肌肉组织的弹性将其加持,使耳机可以被固定在耳朵上。耳塞式耳机虽然具有小巧,但每个人的耳朵形体却不尽相同,在佩戴时难免会发生因为尺寸的相容性问题而感到不适。针对这个技术问题,目前的耳机采用的技术方案,耳机与麦克风相连的结构是固定的,当耳机确实塞入耳道定位后,该麦克风与脸颊铁甲的角度无法调整,简而言之,要一定麦克风是耳机已被固定好的位置也会相对移动,就失去原来设计要让耳机佩戴更加舒服的原意,需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耳塞式耳机,将其塞入耳道最适当位置后,仍可调整机体的相对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耳塞式耳机,它包括一机体,用以传递接收音讯,内建有关的电路与控制元件;—第一套座,其呈碗形状,其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对应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一容纳空间,并在所述开放端的外缘设有一连接部;一扬声器,该扬声器置第一容纳空间内,透过音频线与机体相连并提供音音信号;一第二套座,其呈碗形状,可相容在第一容纳空间中,其一端连接有一耳座,耳座中具有一传送声音的音孔,相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二容纳空间,其开放端对应第一套座;一壳盖,盖在第一套座的开放端,具有一第一开口部及一第二开口部,且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相互贯穿,壳盖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缘设有接合件,用与第一套座的连接部接合,第二开口部则提并耳座由此穿出;壳盖与第一套座组装后提供第二套座一活动空间,使所述第二套座可以在该活动空间内旋转或摆动;当使用者将耳座窒入耳道最舒适的位置后,仍可以调整机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的第二套座外壁的预定位置至少设有一突起,壳盖内壁在对应该突起的位置形成有一限位槽,该限位槽包含住突,该突起被限位在限位槽内活动。它还包括有一垫圈,它设于第二套座与扬声器的周侧并相容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其外缘平均分布有多数凸部,对应该每个凸部的第二套座上设有开槽,提供各凸部自开槽中穿出,且各凸部的终端接触到第一套座或壳盖的内壁形成阻尼作用。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麦克风。位该第二开口部的壳盖内壁与第二套座的外壁相互接触没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二套座外壁的预定位置设有的突起,壳盖内壁在对应该突起的位置侧形成一限位槽,该限位槽包含突起并将其现代在限位槽内活动,使得第二套座活动范围受到限定,以防范使用者过度旋转机体或耳座而导致音频线发生缠绕而断裂;所述的垫圈设于第二套座与扬声器支架并相容于第二容纳空间内,其外缘平均分布有多个凸部,对应每个凸部的第二套座上设有开槽,提供个该凸部自开槽中穿出,使得该凸部的终端接触到第一套座或壳盖的内壁形成阻尼作用,可避免在调整耳做或机体时产生元件松散的感觉,并帮助耳座或机体在调整后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侧视角第二套座可摆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俯视角第二套座可旋转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5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耳塞式耳机,它包括一机体2,用以传递接收音讯,机体2内建有一麦克风20及相关的电路与控制元件。—第一套座10,其呈碗形状,其一端连接在机体2上,柏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一容纳空间100,并在所述开放端的外缘设有一连接部101 ;该连接部101可以是图1所示的螺纹结构。 一扬声器11,该扬声器11置第一容纳空间100内,透过音频线110与机体2相连并提供音音信号;一第二套座12,其呈碗形状,可相容在第一容纳空间100中,其一端连接有一耳座120,耳座120中具有一传送声音的音孔120a,相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二容纳空间121,其开放端对应第一套座10 ;在第二套座12的外壁设有至少一突起122,及多数与该第二容纳空间121互通的闭槽123。一壳盖14,盖在第一套座10的开放端,具有一第一开口部140及一第二开口部141,且第一开口部140与第二开口部141之间相互贯穿,壳盖14在所述第一开口部140的内缘设有接合件142,见图4所示,用与第一套座10的连接部101接合,第二开口部141则提并耳座120由此穿出;且位于该第二开口部141的壳盖内壁14a与第二套座12的外部12a相互接触没有间隙,另外,在壳盖14内壁的预定位置形成有至少一限位槽143,该限位槽143包含突起122,该突起122被限位在限位槽143内活动。它还包括有一垫圈13,它设于第二套座12与扬声器11的周侧并相容于第二容纳空间121内,其外缘对应开槽123的位置设有多个凸出该开槽123的凸部1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凸部130共有3个,平均分布在垫圈13的外缘,对应该每个凸部130的第二套座12上设有开槽123,也有3个,提供各凸部130自开槽123中穿出,且各凸部130的终端接触到第一套座10或壳盖14的内壁,见图4所示,形成阻尼作用。组装时,请参考一下步骤进行将扬声器11与机体2相连并内置于第一套座10的第一容纳空间100中,然后将垫圈13置于扬声器11的表面,通过第二套座12的开槽123定位垫圈13并将其包含在第二容纳空间121内,且所述的第二套座12相容于第一容纳空间100,以14的接合件142与连接部101接合,使壳盖14固定在第一套座10上,且包含住第二套座12并使耳座120外露出来,并以限位槽143对应第二套座12外壁的突起122将其包含。组装完成后,请参考图4-5, 壳盖14与第一套座10组装后,提供第二套座12以在该活动空间15内旋转或摆动,当使用者将耳座120塞入耳道最舒服的位置后,仍可以调整机体2的相对位置使内建的麦克风20更贴近脸颊收音。以防范使用者过度旋转机体2或第二套座12而干扰与机体2相连的音频线110,则通过限位槽143的设计,使第二套座12活动受限,以解决音频线可能发生缠绕的问题 ’另夕卜,前述的垫圈13的凸部130终端在第二套座12或机体2活动时与第一套座10或壳盖14的内壁接触形成阻尼作用,可避免在调整时产生元件松散的感觉并帮助耳座或机体2在调整后定位。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体,用以传递接收音讯,内建有关的电路与控制元件;一第一套座,其呈碗形状,其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对应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一容纳空间,并在所述开放端的外缘设有一连接部;一扬声器,该扬声器置第一容纳空间内,透过音频线与机体相连并提供音音信号;一第二套座,其呈碗形状,可相容在第一容纳空间中,其一端连接有一耳座,耳座中具有一传送声音的音孔,相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二容纳空间,其开放端对应第一套座;一壳盖,盖在第一套座的开放端,?具有一第一开口部及一第二开口部,且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相互贯穿,壳盖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缘设有接合件,用与第一套座的连接部接合,第二开口部则提并耳座由此穿出;壳盖与第一套座组装后提供第二套座一活动空间,使所述第二套座可以在该活动空间内旋转或摆动;当使用者将耳座窒入耳道最舒适的位置后,仍可以调整机体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体,用以传递接收音讯,内建有关的电路与控制元件;一第一套座,其呈碗形状,其一端连接在机体上,对应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一容纳空间,并在所述开放端的外缘设有一连接部;一扬声器,该扬声器置第一容纳空间内,透过音频线与机体相连并提供音音信号;一第二套座,其呈碗形状,可相容在第一容纳空间中,其一端连接有一耳座,耳座中具有一传送声音的音孔,相对端具备一开放式的第二容纳空间,其开放端对应第一套座;一壳盖,盖在第一套座的开放端,具有一第一开口部及一第二开口部,且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相互贯穿,壳盖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内缘设有接合件,用与第一套座的连接部接合,第二开口部则提并耳座由此穿出;壳盖与第一套座组装后提供第二套座一活动空间,使所述第二套座可以在该活动空间内旋转或摆动;当使用者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
申请(专利权)人:赵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