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陆宁专利>正文

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748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包括话筒,所述话筒通过旋转节固定在手持筒上,旋转节与手持筒之间通过铰轴铰接,在旋转节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上述手持筒的尾部通过连接电源线连接有耳麦,在手持筒内部安装设置有录音笔。该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话筒角度可调,方便采访的进行,同时耳麦的设计方便采访过程中的互动性,保证采访的连贯性,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话筒,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控制开关的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
技术介绍
现有新闻记者采访用的手持式话筒主要包括装在话筒杆内的声电转换和阻抗交换部分,由话筒杆上设的电源开关控制,话筒杆上端安装有接收声音的电子受话器,话筒杆上端外安装有吸音棉和防振罩,使用时,话筒杆上端部分靠近说话者采集声音。记者采访时,记者和被访者之间的说话是交互进行的,记者问话后被访者答,为了采集录制两者的交谈过程,话筒也在记者和被访者之间交互的使用,这样,记者和被访者交流的时候不断的交换话筒或是交换话筒的听筒朝向,非常不方便。而且现有的话筒需要通过手动开关打开,控制话筒的电路闭合或断开,由于普通操作者经常会使话筒的开关打到闭合供电状态,时常发生使用后忘记断开电路, 导致话筒长时间待机,造成过度消耗电池能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能源浪费,并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录音、方便交互、自动控制开关的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包括话筒,所述话筒通过旋转节固定在手持筒上,旋转节与手持筒之间通过铰轴铰接,在旋转节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上述手持筒的尾部通过连接电源线连接有耳麦,在手持筒内部安装设置有录音笔。作为优选,所述手持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输出接口。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外接口的扩展,方便将录入的内容输出到电脑中。作为优选,所述话筒可绕旋转节作180度旋转。这样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话筒的角度,方便采访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话筒角度可调,方便采访的进行,同时通过耳麦的设计方便采访过程中的互动性,保证采访的连贯性,方便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互,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话筒,2、红外线感应开关,3、旋转节,4、铰轴,5、手持筒,6、录音笔,7、输出接口,8、连接电源线,9、耳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包括话筒1,所述话筒I通过旋转节3固定在手持筒5上,旋转节3与手持筒5之间通过铰轴4铰接,在旋转节3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开关2,上述手持筒5的尾部通过连接电源线8连接有耳麦9,在手持筒5内部安装设置有录音笔6。所述手持筒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输出接口 7。所述话筒I可绕旋转节3作180度旋转。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例如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该话筒进行调整,比如将红外线感应开关改为光电传感器开关。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 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话筒,所述话筒通过旋转节固定在手持筒上,旋转节与手持筒之间通过铰轴铰接,在旋转节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上述手持筒的尾部通过连接电源线连接有耳麦,在手持筒内部安装设置有录音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闻记者采访专用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话筒,所述话筒通过旋转节固定在手持筒上,旋转节与手持筒之间通过铰轴铰接,在旋转节上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上述手持筒的尾部通过连接电源线连接有耳麦,在手持筒内部安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陆宁
申请(专利权)人:吴陆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