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2599 阅读:7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6:07
一种SIM卡槽,由卡座机构的桥型金属卡片与机壳围成,其中:在SIM卡槽底部的机壳上固定低摩擦系数的润滑片,电路触点透过润滑片,伸向桥型金属卡片。可以使SIM卡插入、拔出SIM卡槽时摩擦阻力大大减小,避免了SIM卡的磨损,也延长了卡座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SIM卡插接稳固,电路触点与SIM卡电路触点结合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固定SIM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手机甚至市话通也都变成机卡分离的了,像GSM数字移动电话机都必须装上SIM卡方能使用,目前市场上插装SIM卡的卡座机构中,通常由卡座机构中的ー弯折金属片与机壳围成的ー个矩形空间作为SIM卡槽,卡槽的底部为机壳,有透过机壳的电路触点,与插入该个矩形空间的SIM卡触点接触。为了准确固定SIM卡,卡槽的矩形空间扁平、窄小,往往会造成插、拔SIM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SIM卡槽,解决SIM卡不易插入、拔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SIM卡槽,由卡座机构的桥型金属卡片与机壳围成,其特征在于在SIM卡槽底部的机売上固定低摩擦系数的润滑片,电路触点透过润滑片,伸向桥型金属卡片。所述桥型金属卡片为铬合金材质。所述桥型金属卡片的厚度小于0. 1mm。所述润滑片可为ー个矩形薄片。所述润滑片可为两个平行的矩形薄片。本技术的SM卡槽可以使SM卡插入、拔出SM卡槽时摩擦阻力大大减小,避免了 SIM卡的磨损,也延长了卡座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SIM卡插接稳固,电路触点与SIM卡电路触点结合稳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SIM卡槽实施例1的轴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SM卡槽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SIM卡槽实施例2的轴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SM卡槽实施例1由卡座机构的桥型金属卡片I与机壳3围成,在SIM卡槽底部的机壳上固定ー个低摩擦系数的矩形的润滑片2,电路触点4透过矩形润滑片2,伸向桥型金属卡片I。润滑片2为摩擦系数远低于SM卡sim的薄片。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SIM卡槽的实施例2中,在SIM卡槽的底部左右两端的机売上各固定ー个低摩擦系数的矩形的润滑片2a,两个润滑片2a平行。桥型金属卡片I 为铬合金材质,桥型金属卡片I的厚度小于0. 1_。使用过程中,SIM卡sim在卡座机构的SIM卡槽中插卡和拔卡时的动作过程为插SIM卡sim,按指定方向插入(指定方向姆ー款产品不固定),推入到无法再推入即可;拔SIM卡sim,向推入方向推出,感觉到有反弹感并且不能再推入时,松手,SIM卡sim会自动弹出一部分,此时再按相反方向拔出即可。润滑片可以使SM卡sim插入、拔出SM卡槽时摩擦阻力大大减小,避免了 SM卡sim的磨损,也延长了卡座机构的使用寿命。桥型金属卡片I的厚度和材质可以保证SIM卡槽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可以保证插入出SIM卡槽的SIM卡sim在电路弹性触点和桥型金属卡片I共同作用下,插接稳固,电路触点与SIM卡电路触点结合稳定。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M卡槽,由卡座机构的桥型金属卡片(1)与机壳(3)围成,其特征在于:在SIM卡槽底部的机壳上固定低摩擦系数的润滑片(2),电路触点(4)透过润滑片(2),伸向桥型金属卡片(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M卡槽,由卡座机构的桥型金属卡片(I)与机壳(3)围成,其特征在于在SIM卡槽底部的机壳上固定低摩擦系数的润滑片(2),电路触点(4)透过润滑片(2),伸向桥型金属卡片(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型金属卡片(I)为铬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