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ODN系统,由光配线架、ODF配架管理模块、熔配单元盘、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光交接箱、便携式维护计算机、分配盒管理模块、光分配盒、接口数据模块、在线管理模块和离线管理模块组成,光配线架和光交接箱由若干个融配单元盘叠加而成,每个融配单元盘上设有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第一ODF配架管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ODF配架管理模块与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连接;第二ODF配架管理模块与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位于光分配盒上,光交接箱与光分配盒通过光缆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通过USB线连接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ODN(光纤分配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统计,2009年全球FTTx的建设量为1. 5亿线,预计未来3年建设量将高达8亿线,FTTx发展浪潮正席卷而来。在中国,2009年FTTx建设量超过2000万端口,光纤建设规模达到5500万芯公里,且光纤建设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FTTx发展中,接入层需要新建一张巨大的光纤分配网络,即ODN网络。ODN网络建设成本高昂,最高可占FTTH总体投资的50% — 70%,是FTTx投资的重点。随着各类业务对于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未来采用哪种技术,主设备的生命周期有多长,ODN网络都需要支撑宽带网络的长期发展。与ODN网络的长期有效性相比,ODN网络的管理是FTTx管理中的难点。ODN与现有铜线网络相比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首先表现在相比铜线简单的P2P结构,ODN多采用P2MP拓扑,网络中的接续节点多,网络管理复杂。其次,光纤比铜线敏感,更容易受损(例如施工误操作、动物撕咬等)。因此,对 ODN进行高效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至关重要,需要一套智能、准确的管理解决方案,确保ODN网络得到充分利用,有效保护长期投资。目前,在各个运营商的管理平台上,两类系统与ODN网络管理的关系密切(I)资源管理系统,这类系统主要管理的是设备、设备上的端口占用、具备关联关系设备端口之间的联系,此类系统更多的是从物理设备、端口管理的角度维护,从物理资源的角度对业务开展进行支持;(2)0DN业务开通及维护系统,从业务预配置、业务开通、业务中断的告警、业务的拆装等角度,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规划。智能化的ODN设备正好在这两类系统中间建立桥梁,既弥补了资源管理系统对业务支持的不足,又给ODN业务开通及维护系统提供正确的基础数据,使得两者之间的数据核对和流转更为畅通。当前,主流的ODN厂家(如华为、日海等)正在积极发展智能化的ODN设备,主要的方式有两种(I)无源方式,在ODF机架上配置管理模块,管理模块平时并不供电,而是通过给每个施工人员发放PDA,施工时将PDA接入管理模块,由PDA给管理模块供电;(2)有源模式,在局端ODF机架上配置管理模块,并采用供电工作方式,使得相关ODF —直处理系统管理之中,交接箱和分线盒采用无源模式,通过手持Tablet供电并读取数据。两种方式各自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读写设备,对光纤进行唯一性标识,通过资源管理系统或传输管理系统,调取相关光纤传输端口信息和用途信息,下载到PDA或Tablet中,作为工程或管理依据。在工作方式上自成体系,与现有管理系统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ODN系统。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化ODN系统,由光配线架1、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第一熔配单元盘3、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光交接箱6、便携式维护计算机、分配盒管理模块8、光分配盒9、接口数据模块10、在线管理模块11、离线管理模块12和第二融配单元盘14组成,其中光配线架I由若干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叠加而成,每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上设有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位于光配线架I上,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与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通过485总线连接;光交接箱6由若干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叠加而成,每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上设有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位于光交接箱6上,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通过485总线连接,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7通过网络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8位于光分配盒9上,光交接箱6与光分配盒9通过光缆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8通过USB线连接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16。本技术中,所述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上设有接口数据模块10和在线管理模块11。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7和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16上均设有离线管理模块12。本技术中,所述光配线架1、第一熔配单元盘3、光交接箱6、光分配盒9和第二熔配单元盘14上均匀分布有光纤,每根光纤均佩戴有专用指环。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熔配单元盘3和第二熔配单元盘14均由6-16个光接口盘片组成,每个光接口盘片由12个光接口法兰和尾纤组成。本技术中,所述光分配盒由1-2个光接口盘片组成,每个光接口盘片由12个光接口法兰和尾纤组成。所述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 (MDS),高性能服务器,运行IDM、0LM软件,保存全系统相应的数据。所述ODF配架管理模块(0FMM),安装在机房ODF或MODF机架上,提供整个机架MUMM模块的电源及串口连接,管理本机架内的所有MUMM模块。本模块可以通过网口与IDM软件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网口与FLM软件通信。通过本模块自带的液晶屏,显示MUMM的工作情况,显示本机架内所有端口的资源管理及业务信息,并能通过模块自带的操作键盘,对显示内容进行切换显示。模块可根据需要保持长期供电。所述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MUMM),可提供最多256路光纤联通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传送给OFMM模块。所述分配盒管理模块(BUMM),可提供最多32路光纤的联通性测试,其工作必须与维护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以及FLM软件配合工作,模块通过笔记本电脑的USB端口进行供电,测试结果通过其网口回传笔记本电脑上的FLM软件。所述接口数据模块(IDM),通过与资源管理系统和业务开通及维护系统的接口,获取相应光纤端口的连接方式和业务开通情况,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步方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能通过网络接收0FMM、FLM模块回传的各种测试数据,并通过OLM对外进行告警,并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提供给资源系统和业务开通维护系统。所述在线管理模块(0LM),提供全系统的维护界面,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所述离线管理模块(FLM),提供与MUMM模块相似的界面及功能,便于维护人员在无源机房进行数据维护,并能在网路联通的情况下,将测试结果通过IDM软件同步到服务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光纤指环的更换不需要专用的写入设备,只需要根据指环上标识的数字进行替换即可;(2)与现有管理系统融合,作为现有管理系统的补充,(3)模块界面直观,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配线架、熔配单元盘光交接箱和光分配盒连接图示。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示。图3为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结构图示。图4为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结构图示。图5为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结构图示。图中标号I为光配线架,2为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3为第一熔配单元盘,4为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5为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6为光交接箱,7为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8为分配盒管理模块,9为光分配盒,10为接口数据模块,11为在线管理模块,12为离线管理模块,13为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4为第二熔配单元盘,15为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6为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光配线架I通常由十个左右第一熔配单元盘3叠加而成,光交接箱6通常由4个左右第二熔配单元盘14叠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ODN系统,由光配线架(1)、第一ODF配架管理模块(2)、第一熔配单元盘(3)、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光交接箱(6)、便携式维护计算机、分配盒管理模块(8)、光分配盒(9)、接口数据模块(10)、在线管理模块(11)、离线管理模块(12)和第二熔配单元盘(14)组成,其特征在于:光配线架(1)由若干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叠加而成,每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上设有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第一ODF配架管理模块(2)位于光配线架(1)上,第一ODF配架管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第一ODF配架管理模块(2)与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通过485总线连接;光交接箱(6)由若干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叠加而成,每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上设有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第二ODF配架管理模块(13)位于光交接箱(6)上,第二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通过485总线连接,第二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7)通过网络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8)位于光分配盒(9)上,光交接箱(6)与光分配盒(9)通过光缆连接,分配盒管理模块(8)通过USB线连接第二便携式维护计算机(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ODN系统,由光配线架(I)、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第一熔配单元盘(3)、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光交接箱(6)、便携式维护计算机、分配盒管理模块(8)、光分配盒(9)、接口数据模块(10)、在线管理模块(11)、离线管理模块(12)和第二熔配单元盘(14)组成,其特征在于光配线架(I)由若干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叠加而成,每个第一融配单元盘(3)上设有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⑵位于光配线架⑴上,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⑵的输出端连接接口管理数据服务器(5),第一 ODF配架管理模块(2)与第一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4)通过485总线连接;光交接箱¢)由若干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叠加而成,每个第二融配单元盘(14)上设有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位于光交接箱(6)上,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二融配单元框管理模块(15)通过485总线连接,第二 ODF配架管理模块(13)与第一便携式维护计算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捷,
申请(专利权)人:沈云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