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颂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427 阅读:7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包括塑料上座和跷板,塑料上座底端设有插接部,塑料上座顶端连接有绝缘盖板,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盖板两侧分别开有两通孔,每个通孔下方安装有触点相抵的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下金属片上方垂直安装有底端与下金属片接触的动作杆,对应动作杆顶端的通孔上安装有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每个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由热敏感温片、帽盖以及顶紧卡簧,帽盖和顶紧卡簧将热敏感温片夹紧在通孔上,使热敏感温片因高温变形后压紧动作杆顶端,使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的触点分离;其结构简单、合理,结构安装牢固、紧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热水壶温控器
,尤其是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如中国专利号00103897. 4和200810120109. 3的专利技术专利,其热敏感温片的固定均通过内舌与内舌插孔互相配合固定,并通过各定位点进行限位,其固定方式不够牢固,加工エ艺高,加工难度大,造成废品率高,例如若内舌插孔过大或过小,则容易造成热敏感温片的内舌插入时的过盈配合或过度配合,使外突跳翼在高温变形时无法与推杆压紧配合,又例如定位点或支撑限位点的高度无法达到标准,容易造成热敏感温片松脱,而且由于采用内舌与内舌插孔的固定方式固定,使得热敏感温片必须设置通孔,最終于推杆配合的部分只剩下较小面积的边缘部分,即200810120109. 3中的外突跳翼,如在装配时出现较小便宜,即无法实现顶压,即无法起到过热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高ー种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紧凑、可靠,结构 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的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包括塑料上座(1)和跷板(2),塑料上座(1)底端设有插接部(3),塑料上座(1)顶端连接有绝缘盖板(6),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盖板(6)两侧分别开有两通孔(601),每个通孔(601)下方安装有触点相抵的上金属片(7)和下金属片(8),上金属片(7)上方垂直安装有底端(901)与下金属片(8)接触的动作杆(9),对应动作杆(9)顶端(902)的通孔(601)上安装有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10),每个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10)由热敏感温片(11)、帽盖(12)以及顶紧卡簧(13),帽盖(12)和顶紧卡簧(13)将热敏感温片(11)夹紧在通孔(601)上,使热敏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包括塑料上座(I)和跷板(2),塑料上座(I)底端设有插接部(3),塑料上座(I)顶端连接有绝缘盖板(6),其特征是,所述绝缘盖板(6)两侧分别开有两通孔(601),每个通孔(601)下方安装有触点相抵的上金属片(7)和下金属片(8),上金属片(7)上方垂直安装有底端(901)与下金属片(8)接触的动作杆(9),对应动作杆(9)顶端(902)的通孔(601)上安装有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10),每个热敏感温片动作组件(10)由热敏感温片(11)、帽盖(12)以及顶紧卡簧(13),帽盖(12)和顶紧卡簧(13)将热敏感温片(11)夹紧在通孔(601)上,使热敏感温片(11)因高温变形后压紧动作杆(9)顶端,使上金属片(7)和下金属片(8)的触点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水壶温控器的热敏感温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帽盖(12)由帽头(1201)和帽舌(1202)组成,帽头(1201)顶面开有中心孔(1201-1),中心孔(1201-1)边缘设有压紧热敏感温片(11)的压环(1201-2); 所述顶紧卡簧(13)是由中间连接片(1301)以及连接在中间连接片(1301)两侧的夹紧片(1302)组成的弹性薄片体,夹紧片(1302)上延伸有插接片(1303),中间连接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颂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颂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