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型变频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112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芯型变频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三根导体采用多根铜线以合金丝为中心经绞合紧压成圆形紧压铜导体,三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硅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包覆隔离层后的三根导体截面呈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覆有复合绕包层,复合绕包层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静电屏蔽层、防水带绕包构成的防水层,复合绕包层外依次设有铠装层、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层屏蔽层及铠装层的特殊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中压变频电机或变频器的主回路电力电缆在传输电能时产生的方波和高次谐波不外泄得的问题,此外电缆具有良好地防水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カ电缆,尤其涉及一种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用电负荷增大和大型エ矿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低碳环保、节能降耗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大功率变频器和变频电机以及各种精密仪器的大量使用,连接变频器或变频电机的主回路电カ电缆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产生方波和高次谐波,从而影响其它精密仪器正常工作。为了避免方波和高次谐波对其它精密仪器的影响,就要求电カ电缆在传输电能时产生的方波和高次谐波不能外泄,此外,电缆的防水性能较差,实际使用过程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结构设计合理,提高防水性能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变频电机或变频器的主回路电カ电缆在传输电能时产生的方波和高次谐波不外泄得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包括三根导体,其特征在干所述的三根导体采用多根铜线以合金丝为中心经绞合紧压成圆形紧压铜导体,三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硅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包覆隔离层后的三根导体截面呈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覆有复合绕包层,复合绕包层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静电屏蔽层、防水带绕包构成的防水层,复合绕包层外依次设有铠装层、外护套层。所述的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其特征在干所述的缆芯与复合绕包层之间还设有阻水膏和陶瓷氧化镁粉末混合构成的填充层,填充层内还设有抗拉芯。本技术的优点是1、将金属屏蔽层改为铜丝缠绕屏蔽结构,既能满足高压电缆均匀电场和接地要求,又能起静电屏蔽作用,使电缆在变频供电工程中电场不外泄以改善供电品质。2、在金属屏蔽层外增设ー层隔离层,使起静电屏蔽作用时相互不影响,结构更稳定。3、在缆芯外设置静电屏蔽层,使电缆在变频供电工程中电场不外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1 :三芯型变频电カ电缆,包括三根导体1,三根导体I采用多根铜线以合金丝2为中心经绞合紧压成圆形紧压铜导体,三根导体I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3、硅橡胶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隔离层7,包覆隔离层7后的三根导体I截面呈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覆有复合绕包层8,复合绕包层8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静电屏蔽层8-1、防水带绕包构成的防水层8-2,复合绕包层8外依次设有铠装层9、外护套层10。缆芯与复合绕包层8之间还设有阻水膏和陶瓷氧化镁粉末混合构成的填充层11,填充层11内还设有抗拉芯12,防水耐高温性能明显提高,结构紧凑性得到加強。铠装层9采用钢丝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既满足中压电缆的铠装的需要,又能起静磁屏蔽作用,使电缆在变频供电工程中磁场不外泄,静电屏蔽层7使电缆在变频供电工程中电场不外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芯型变频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导体采用多根铜线以合金丝为中心经绞合紧压成圆形紧压铜导体,三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硅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包覆隔离层后的三根导体截面呈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覆有复合绕包层,复合绕包层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静电屏蔽层、防水带绕包构成的防水层,复合绕包层外依次设有铠装层、外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芯型变频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导体采用多根铜线以合金丝为中心经绞合紧压成圆形紧压铜导体,三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硅橡胶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包覆隔离层后的三根导体截面呈品字形分布构成缆芯,缆芯外包覆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祖盛汤健黄涛朱成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