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芳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985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4:04
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包括,集流装置,围板,雨量计,降雨支撑管,降雨喷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输水管,供水装置;其中:集流装置与围板的出水口连接,集流装置的进口低于围板出口的高度;雨量计布置在围板旁边,降雨支撑管顶端与降雨喷头连接,降雨支撑管的底端通过输水管与供水装置连接,输水管上安装有压力调节控制装置,输水管与供水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一定集水区内的土壤流失总量的监测,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对项目建设施工前、施工准备期、施工扰动期等各个时段的土壤流失进行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准确可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土流失监测
,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和道路工程等开发建设项目,形成了大量裸露的弃土,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景观破坏、小气候变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但目前没有专门用于监测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的设备,现有的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预测均以经验公式为基础,进行估算,一般弃土流失量的监测多是设置监测点,利用钢钎法在天然降雨条件下进行监测,监测手段粗糙,数据准确性低,且易受人为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增大误差,降低监测数据的精度,不能科学的监测开发建设项目施工弃土的水土流失量,对开发建设项目防治弃土流失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在无监测设备的协助下,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的监测给监测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可操作性较差。尤其在夜间降雨条件下不易进行监测;在暴雨情况下实施监测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在遇到枯水年的情况下,监测工作不能如期顺利进行,将导致监测数据的缺失;位于山区的建设项目的监测也增大了实施监测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和对水土流失的关注,同时关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水土流失量规律的研究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故对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的科学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特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包括,集流装置1,导流槽2,围板3,雨量计4,降雨支撑管6,降雨喷头7,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供水装置10 ;其中集流装置I与围板3的出水口由导流槽2连接,集流装置I的进口低于围板3出水口高度;雨量计4布置在围板3旁边,降雨支撑管6顶端与降雨喷头7连接,降雨支撑管6的底端通过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输水管9上安装有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还包括导流槽2,导流槽2连接在集流装置I和围板3之间。所述的降雨支撑管6为可伸缩的装置。所述的供水装置10为流动的供水车。工作原理围板3固定于开发建设项目施工堆放的弃土坡面,形成径流小区,弃土坡面与围板3的出水口高度一平,同时小于围板3的高度,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控制水压,调节降雨强度,降雨喷头7模拟降雨对围板3内弃土进行冲刷;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产生坡面径流,径流通过围板3的出水口,经导流槽2流入集流装置1,由集流装置I收集径流;模拟降雨结束以后通过集流装置I采集的径流泥沙量进行水土流失总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测定与分析;本技术设计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在方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同时,提高了项目建设弃土流失量的监测数据精度和准确性,提高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科学性。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实现一定集水区内的土壤流失总量的监测,而不受扰动与否、是边坡还是平缓地以及地面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可对项目建设施工前、施工准备期、施工扰动期以及扰动后的水保措施施工期和运行期等各个时段的土壤流失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能弥补传统钢钎法监测的不足、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监测结果准确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流装置、导流槽和围板布置方式的俯视方向示意图;在图中5为弃土坡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包括,集流装置1,导流槽2,围板3,雨量计4,降雨支撑管6,降雨喷头7,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供水装置10 ;其中集流装置I与围板3的出水口由导流槽2连接,集流装置I的进口低于围板3出水口的高度;雨量计4布置在围板3旁边,降雨支撑管6顶端与降雨喷头7连接,降雨支撑管6的底端通过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输水管9上安装有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还包括导流槽2,导流槽2连接在集流装置I和围板3之间。所述的降雨支撑管6为能伸缩的装置。所述的供水装置10为流动的供水车。工作原理围板3固定于开发建设项目施工堆放的弃土坡面,形成径流小区,弃土坡面与围板3的出水口高度一平,同时小于围板3的高度,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控制水压,调节降雨强度,降雨喷头7模拟降雨对围板3内弃土进行冲刷;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产生坡面径流,径流通过围板3的出水口,经导流槽2流入集流装置1,由集流装置I收集径流;模拟降雨结束以后通过集流装置I采集的径流泥沙量进行水土流失总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测定与分析;本技术设计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在方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同时,提高了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的监测精度和准确性,提高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科学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取消导流槽2,集流装置I与围板3的出水口直接连接,接触紧密,确保围板3中流失的水土能够进入集流装置I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包括,集流装置(1),导流槽(2),围板(3),雨量计(4),降雨支撑管(6),降雨喷头(7),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供水装置(10);?其中:集流装置(1)与围板(3)的出水口由导流槽(2)连接,集流装置(1)的进口低于围板(3)出水口高度;雨量计(4)布置在围板(3)旁边,降雨支撑管(6)顶端与降雨喷头(7)连接,降雨支撑管(6)的底端通过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输水管(9)上安装有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与供水装置(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弃土流失量测定的设备包括,集流装置(1),导流槽(2),围板(3),雨量计(4),降雨支撑管(6),降雨喷头(7),压力调节控制装置(8),输水管(9),供水装置(10);其中集流装置(I)与围板(3)的出水口由导流槽(2)连接,集流装置(I)的进口低于围板(3)出水口高度;雨量计(4)布置在围板(3)旁边,降雨支撑管(6)顶端与降雨喷头(7)连接,降雨支撑管(6 )的底端通过输水管(9 )与供水装置(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芳莉武敏郭成久范昊明王政贾玉华李海福李春云宋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芳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