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7968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另一端固定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孔,壳体和端盖中心设置有供推杆通过的推杆孔;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端盖靠近密封圈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圆锥孔沿推杆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形状对应的曲面。该装置中,通过采用端盖与密封圈的相互挤压配合结构,既不影响推杆的正常动作,检测时,又可以对端盖进行有效地密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版GMP的颁布与实施,大多数冻干粉针企业已采用自动进出料方式取代人エ方式来完成上下料,以避免人工參与对药品带来的高污染风险。目前,国内市场的自动进出料系统大多数采用固定式。这就涉及到后出料推杆如何实现与冻干箱隔离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波纹管对后推杆进行有效的隔离,波纹管的作用就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冻干箱,所以波纹管的完整性对保证药品质量至关重要,而波纹管的气密性检测也亟待解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波纹管检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另一端固定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孔,壳体和端盖中心设置有供推杆通过的推杆孔;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端盖靠近密封圈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圆锥孔沿推杆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形状对应的曲面。上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圈位移的前位移传感器,通过前位移传感器检测密封圈是否前移到位,使密封圈抱紧推杆,从而将端盖的内腔密封。上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圈位移的后位移传感器,通过后位移传感器检测密封圈是否后移到位,以确保密封圈完全脱离推杆,使推杆能顺利移动。上述壳体内设置有与连杆数量对应的通孔,连杆穿过通孔,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通过通孔对连杆进行定位,防止连杆在壳体内径向摆动而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上述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安装架,密封圈固定在安装架上,安装架增强了密封圈的轴向稳定性。上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可以根据具体的作业需要灵活选择。上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密封圈,使密封圈在弹性、耐磨性和邵尔硬度等方面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上述气缸或液压缸为一端开ロ的圆环形并套装在壳体外侧,壳体上设置有与气缸或液压缸的开ロ端对接的法兰盘。上述真空孔与推杆孔相通。上述前位移传感器和后位移传感器采用接近开关。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气密性检测装置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连杆沿推杆的运动方向往复运行,连杆动作的同时带动与之相连的密封圈同步动作。另外,端盖靠近密封圈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圆锥孔沿推杆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形状对应的曲面,这样密封圈在逐渐向端盖移动时,通过端盖对密封圈的挤压,使密封圈逐渐收缩并抱紧推杆,与密封圈相对的端盖另一端上固定被测件,密封圈和被测件将端盖的两端密封。通过真空泵对端盖内腔抽真空,如果端盖内腔可以达到真空状态,则表示被测件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被测件的气密性不合格。该检测装置中,通过采用端盖与密封圈的相互挤压配合结构,既不影响推杆的正常动作,检测时,又可以对端盖进行有效地密封。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活塞杆,2为气缸,3为壳体,4为连杆,5为安装架,6为密封圈,7为端盖,8为真空孔,9为前位移传感器,10为后位移传感器,11为出气口,12为进气口,13为推杆孔,14为推杆,15为通孔,16为圆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壳体3,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如气缸2或液压缸)、另一端固定有端盖7,气缸2或液压缸为一端开口的圆环形并套装在壳体3外侧,壳体3上设置有与气缸2或液压缸的开口端对接的法兰盘。端盖7上设置有真空孔8,真空孔8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泵相连,壳体3和端盖7中心设置有供推杆14通过的推杆孔13,真空孔8与推杆孔13相通。壳体3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4,优选设置三个连杆4,壳体3内设置有与连杆4数量对应的通孔15,连杆4的两端穿出通孔15,连杆4的一端与气缸2或液压缸的活塞杆I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安装架5,密封圈6固定在安装架5上,端盖7靠近密封圈6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16,圆锥孔16沿推杆14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6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14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16形状对应的曲面。为了精确测量密封圈6的位移,在壳体3上沿推杆14的前进方向顺次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圈6位移的后位移传感器10和前位移传感器9,后位移传感器10和前位移传感器9可以采用接近开关。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圈6要选用有一定弹性,耐磨性好,而且有合适的邵尔硬度,例如丁腈橡胶密封圈。下面以气缸2驱动用来检测冻干机用波纹管为例,说明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将波纹管固定在端盖7的外侧,此时,后接近开关亮,气缸2的活塞杆I推动连杆4和密封圈6向端盖7 —侧移动,由于端盖7上圆锥孔16的直径逐渐变小,所以,随着密封圈6的移动,端盖7对密封圈6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使密封圈6抱紧推杆14,如果前接近开关检测到密封圈6已移动到位,即密封圈6已抱紧推杆14,则前接近开关变亮,后接近开关灭。然后,通过真空泵对端盖7内腔和波纹管内腔抽真空,这一过程中,通过真空管路上的真空计检测端盖7内腔和波纹管内腔的真空度。如果真空计检测到端盖7内腔和波纹管内腔已达到真空状态,则真空管路上的破真空阀打开,将端盖7内腔和波纹管内腔恢复常压。同吋,活塞杆I通过连杆4带动密封圈6回位,如果后接近开关检测到密封圈6已回位到位,则后接近开关变亮,说明此时密封圈6已完全脱离推杆14,以保证推杆14能正常运行。如果真空计显示端盖7内腔和波纹管内腔始終无法达到真空,则停止抽真空,通过连杆4带动密封圈6回位,当后接近开关检测到密封圈6回位到位后,使气缸2停止工作。至此,完成一个波纹管的气密性检测。本技术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另一端固定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孔,壳体和端盖中心设置有供推杆通过的推杆孔;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端盖靠近密封圈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圆锥孔沿推杆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形状对应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另一端固定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真空泵相连的真空孔,壳体和端盖中心设置有供推杆通过的推杆孔;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端盖靠近密封圈的一端内侧开有圆锥孔,圆锥孔沿推杆的前进方向直径逐渐变小,密封圈的内侧面为可与推杆配合的圆环面、外侧面为与圆锥孔形状对应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圈位移的前位移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密封圈位移的后位移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运鑫公兵丽徐谋锋孙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