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风罩及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由集风壁围合而成的集风部,所述导流盘包括盘底及相对于所述盘底凸起的围边,所述导流盘设置于所述集风罩的集风部的内部,所述导流盘的围边对应所述集风壁设置,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环周风道。在外部气流经环周风道进入油烟机内部时,通过环周风道对油烟气的导向,形成一个与环周风道形状一致的环周风幕。该风幕可增大抽油烟机进气气流在竖直方向的抽吸距离,能有效防止油烟向外散逸,显著增强油烟抽吸效果。导流盘同时还可以兼任抽油烟机进风端的滴油收集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类油烟机在进行油烟气抽吸的过程中,由于油烟机真正进行油烟抽吸范围的实际区域仅仅是临近油烟机的风机设置的进风口区域及进风口邻近区域,因此油烟机的实际抽吸范围远小于其集风罩所框定的集风范围。换言之,由油烟机的集风罩所框定的集风范围中,有不少的区域部分无法充分发挥集风抽吸的效果,操作空间浪费。并且集风罩的集风口距离灶台越远则油烟机的吸力衰减越显著。从而使得小的气流扰动,即可将灶台近上方的油烟驱离油烟抽吸范围而变为逃逸的油烟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包括集风罩及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由集风壁围合而成的集风部,所述导流盘包括盘底及相对于所述盘底凸起的围边,所述导流盘设置于所述集风罩的集风部的内部,所述导流盘的围边对应所述集风壁设置,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环周风道。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为直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相对于所述盘底的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相对于所述盘底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20毫米。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风罩的集风壁的内表面与对应其设置的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的外表面相互平行。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风罩的集风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的外表面的轮廓一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还设有连接片,所述集风罩还设有导风壁,所述导风壁连接于所述集风壁,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盘的内侧,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导风壁。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盘底的外表面为球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盘底的外表面为锥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流盘的盘底的外表面为平面。本技术的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的有益效果有由于在集风罩的风口处设置有导流盘,阻挡气流被直接吸入油烟风机内,迫使油烟气经由集风壁及导流盘的围边所构建的环周风道导向进入集风罩内部,并构建一个与环周风道形状一致的环周风幕。由于环周风道的进风面积远小于集风罩的开口面积,因此可促进环周风幕的进风风速的提高。而环周风幕的风速提高,将促进环周风幕在进风方向的抽吸距离延伸,有利于环周风幕将灶体上方空间实施包围,在该区域范围内的油烟气无法逃离到环周风幕之外,确保油烟风机拥有理想抽吸效果。并且导流盘还可承接来自油烟风机进风端的滴油,消除滴油污染炊具或炊品,还使针对集风罩油污清洁的范围与面积显著缩小为导流盘的盘底外侧和环周风道的两侧,可实现针对抽油烟机保洁工作的简化和劳动量的减少,以及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能阻止油烟气逃逸的集风罩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10,包括集风罩11及对应集风罩11设置的导流盘13。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能阻止油烟气逃逸的集风罩10用于装置于抽油烟机(图未示)的进风口。集风罩11包括集风部111、导风部113及风管部114。风管部114、导风部113、集风部11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集风部111由集风壁1111围合而成,集风部111取为锥台或柱台,导风部113由导风壁1131围合而成,导风部113取为锥台,且导风部113的锥度大于集风部111的锥度。集风壁1111围合并形成集风罩11的进风口。集风部111用于框定用于抽取油烟的集风范围,便于油烟的抽取收集。可以理解的是,集风罩11的集风部111及导风部113所围合形成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采用不同锥度的锥台组合体、锥台与柱台的组合体或椭圆锥台体等等。所述集风罩11通过风管部114实施与抽油烟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管部114的端部设有接口,该接口与所连接的抽油烟机进风口所设接口匹配。导流盘13包括盘底131及连接于盘底131的围边133。所述围边133设置于所述盘底131的边缘并相对于所述盘底131凸起。所述导流盘13的围边133为直边,即导流盘13沿一直线方向相对于盘底131凸起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盘13的围边133的凸起高度为围边133相对于盘底131凸起延伸的长度,所述围边133的凸起延伸的方向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本技术的围边133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较佳的,围边133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20毫米。可以理解的是,围边133的凸起高度可配合集风壁1111形成具有一定行程的风道,围边133的凸起高度越长则对进行抽吸的油烟气具有越强的导向作用,进而具有更远的风幕延伸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盘13为圆形盘状,导流盘13设置于所述集风罩11中,所述导流盘13与所述集风罩11的集风壁1111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盘13的围边133对应所述集风壁1111设置以形成用于油烟气进入集风罩11的环周风道,可以理解的是,环周风道形成于导流盘13的围边133四周并将导流盘13环绕。在本实施例中,集风罩11的集风壁1111的内表面与对应其设置的所述导流盘13的围边133的外表面相互平行,集风罩11的集风壁1111的内表面与所述导流盘13的围边133的外表面的轮廓一致。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盘的盘底的外表面可设置为球面、锥面或平面,或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10还设有连接片15,所述连接片15的一端连接于导流盘13的内侧,另一端连接于集风罩11的导风壁1131。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片15可以连接于导流盘13的盘底131的内侧或围边133的内侧。由于使用过程中,油烟气凝结形成的油滴会贴附于集风罩11的集风壁1111,因此连接片15设置于所述集风罩11的导风壁1131,为便于使用者对构成环周风道的集风罩11的集风壁1111与导流盘13的围边133外表面进行清洁、擦拭。为将环周风道以上的所述导风部113内壁引下的抽油烟机进风端滴油引导至所述导流盘13中获得收集,所述导流盘13上方的所述导风部内壁1131设有滴油弓I流结构115,所述滴油弓I流结构115取为倒锥状环带结构,所述滴油引流结构115为环带倒锥形。滴油引流结构115下端在竖直方向于导流盘13投影容纳于导流盘13内。所述滴油引流结构115将位于所述滴油引流结构115以上的集风罩11内壁引下的抽油烟机进风端滴油引导到导流盘13内进行收集,减少经环周风道滴落的滴油,有利卫生的保持。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盘13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集风罩11。油烟气被吸在进入集风罩11的过程中,由于在集风罩11的风口处设置有导流盘13,阻挡气流被直接吸入油烟风机内,迫使油烟气经由集风壁1111及导流盘13的围边133所构建的环周风道导向进入进入集风罩11内部,并构建一个与环周风道形状一致的环周风幕。由于环周风道的进风面积远小于集风罩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风罩及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由集风壁围合而成的集风部,所述导流盘包括盘底及相对于所述盘底凸起的围边,所述导流盘设置于所述集风罩的集风部的内部,所述导流盘的围边对应所述集风壁设置,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环周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风罩及导流盘,所述集风罩设有由集风壁围合而成的集风部,所述导流盘包括盘底及相对于所述盘底凸起的围边,所述导流盘设置于所述集风罩的集风部的内部,所述导流盘的围边对应所述集风壁设置,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与所述集风壁之间设有间距以构成环周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的围边为直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相对于所述盘底的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的围边相对于所述盘底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2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具有防止油烟气逃逸功能的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的集风壁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邻,谢小莲,
申请(专利权)人:曾德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