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泰专利>正文

火焰形式切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870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13
火焰形式切换开关,由燃气灶开关构成,其特征是:燃气灶开关外管壁有一进气圆孔,内管壁有一横置条形进气孔,两进气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内管壁另有一出气圆孔,外管壁上有相距约2mm的并列二出气圆孔,三出气圆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产生聚集和分散,纯分散三种火焰,节能且更满足各种烹饪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开关,特别是一种火焰形式切換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家用燃气灶只产生面积较大的分散型火焰。而ー种新型节能灶除能产生传统形式的火焰外,还能产生聚集于锅中心后再扩散的聚集型火焰和中心无火外围有火的纯分散火焰。这种灶除燃烧器构造不同外,燃气开关也和传统开关不一样,要有进行火焰形式切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进行火焰形式切換的开关,以和燃烧器配合产生三种形式的火焰。本技术为提供一种能进行火焰形式切换的开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火焰形式切換开关,由燃气灶开关构成,其特征是燃气灶开关外管壁有ー进气圆孔,内管壁有一横置条形进气孔,两进气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内管壁另有ー出气圆孔,外管壁上有相距约2mm的并列ニ出气圆孔,三出气圆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产生聚集和分散,纯分散三种火焰,节能且更满足各种實、饪需求。附图说明 图1为正对外管进气孔的视图。图2为正对内管进气孔的视图。图3为正对外管出气孔的视图。图4为正对内管出气孔的视图。图5为开关内外管展开图,表明了开关各孔的相对位置。图中虚线为内孔末端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与传统燃气灶开关ー样,本燃气灶开关亦由套在一起的内、外金属管1、2构成。两管壁间隙使内管I可由旋钮3转动而不漏气。外管壁有ー进气圆孔4,内管壁有一横置条形进气孔5。两进气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内管壁另有ー出气圆孔6,外管壁上有相距约2mm的并列ニ出气圆孔7和8,三出气圆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开关的工作过程开关在关闭位置时,孔4与条形孔5无相交,均被管壁封闭,气体不能通过此ニ孔进入开关内管。压下旋钮并反时针转动旋钮打火吋,孔4与孔5相交,且直至末端位置,均保持相交或重合,气体可进入开关内管。同时孔6与孔7也开始相交,气体得以从开关进入内燃烧器燃烧。此时为聚集型小火。继续反时针转动内管,孔4与孔5,孔6与孔7相交的面积逐渐加大,内燃烧器进气量相应增加,火増大。至孔6与孔7重合,两孔相交面积最大,内燃烧器的聚集火焰最大。继续反时针旋转,孔6与孔7、孔8均相交,内外燃烧器均得气燃烧。转至孔6脱离孔7,只与孔8相交吋,则只有外燃烧器得气,为纯分散火焰小火。至孔6、孔8重合,纯分散火焰最大。继续反时针转动旋钮,则火又随孔6、孔8相交面积的减小而逐渐变小。至末端位置,6、8两孔相交面积又最小,纯分散火焰又最小。将开关顺时针旋回到底,开关又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火焰形式切换开关,由燃气灶开关构成,其特征是:燃气灶开关外管壁有一进气圆孔,内管壁有一横置条形进气孔,两进气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内管壁另有一出气圆孔,外管壁上有相距约2mm的并列二出气圆孔,三出气圆孔距开关一端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火焰形式切換开关,由燃气灶开关构成,其特征是燃气灶开关外管壁有一进气圆孔,内管壁有一横置条形进气孔,两进气孔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泰
申请(专利权)人:杨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