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754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隔块,包括间隔块、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与第二轴以端面相对且端面间留有间隙的形式设置,间隔块为一端面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圆柱形体,由一个间隔块或由两个间隔块以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端面贴靠的形式形成间隔结构,第一轴和第二轴相对端面上设有连接结构,间隔结构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对端面间的间隙过盈匹配形式,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内,间隔块选用的材料为非金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非金属材料,塑性较大避免刚性碰撞,减少了噪音、轴端磨损及窜动量,轴端可留较小间隙;当轴向窜动量过大或过小可改变间隔块环形凸出部厚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类安装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间隔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程机械中,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相邻的轴,运转工作时存在一些问题,轴端的相对旋转,使得轴端磨损,使得两个轴端的间隙变大,从而使得轴在轴向的滑动量变大,情况严重时须更换轴,成本较高;互相接触的轴端,由于为了消除轴在工作中受热膨胀,一般会留有较大间隙,故轴在轴向滑移影响了传动的稳定性;轴端的互相接触也容易产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轴端连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更有效更经济的间隔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间隔块,包括间隔块、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以端面相对且端面间留有间隙的形式设置,所述间隔块为一端面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圆柱形体,由一个所述间隔块或由两个所述间隔块以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端面相互贴靠的形式形成间隔结构,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间隔结构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间隔结构以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的中心连线且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过盈匹配的形式,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相对的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内,所述间隔块选用的材料为非金属。优选的,当所述间隔结构由一块所述间隔块形成时,所述连接结构主要由所述第一轴相对所述第二轴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所述间隔块的圆柱形体嵌入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中,所述间隔块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边缘,所述间隔块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与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第一轴的平整端面相互贴合。优选的,当所述间隔结构由两块所述间隔块,分别为第一间隔块和第二间隔块形成时,所述连接结构主要由所述第一轴相对所述第二轴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以及主要由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第一轴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所述第一间隔块的圆柱形体嵌入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中,所述第一间隔块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边缘,所述第二间隔块的圆柱形体嵌入所述第二轴的所述中心孔中,所述第二间隔块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所述第二轴的所述中心孔边缘,所述第一间隔块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与所述第二间隔块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间隔结构的所述间隔块圆柱形体与所述第一轴相对所述第二轴的端面的连接方式为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间隔结构的所述第一间隔块圆柱形体与所述第一轴相对所述第二轴 的端面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间隔结构的所述第二间隔块圆柱形体与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 第一轴的端面的连接方式均为过盈配合。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非金属间隔块,可以避免轴端的刚性碰撞,减少了噪音,减少了轴端的磨 损;2.采用非金属间隔块,塑性较大,轴端在设计时可以留有较小的间隙,进一步减少 了轴在轴端的窜动量;如果轴端间隙较大,可以通过更换间隔块而不用换轴了。3.当轴端磨损或其他原因导致轴的轴向窜动量过大或者过小时,可以通过改变间 隔块底座厚度来避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间隔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间隔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 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间隔块的实施例,包括间隔块2、第一轴I和第 二轴3,第一轴I与第二轴3以端面相对且端面间留有间隙的形式设置,间隔块2为一端面 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圆柱形体,由一个间隔块2或由两个间隔块2以带有环形径向凸出 部的端面相互贴靠的形式形成间隔结构,第一轴I和第二轴3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间隔结 构比配的连接结构,间隔结构以中轴线重合第一轴I与第二轴3相对的端面的中心连线且 与第一轴I与第二轴3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过盈匹配的形式,通过第一轴I和第二轴3的 相对的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轴I与第二轴3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内,间隔块2选 用的材料为非金属。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使用一块间隔块2或两块间隔块2对两轴进行连接,间隔 块2均采用非金属的材料制造,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较小的热膨胀系数,这样轴 端可留有较小间隙,避免了轴端的刚性碰撞、减少了噪音以及减少轴在轴端的窜动量,间隔 块2的径向环形凸出部的厚度为可改变的来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窜动量过大或过小。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当间隔结构由一块间隔块2形成时,连接结构 主要由第一轴I相对第二轴3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间隔块2的圆柱形体嵌入第一 轴I的中心孔中,间隔块2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第一轴I的中心孔边缘,间隔块2带有 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与第二轴3相对第一轴I的平整端面相互贴合。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当间隔结构由两块间隔块2,分别为第一间隔 块4和第二间隔5块形成时,连接结构主要由第一轴I相对第二轴3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 孔形成以及主要由第二轴3相对第一轴I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第一间隔块4的圆 柱形体嵌入第一轴I的中心孔中,第一间隔块4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第一轴I的中心 孔边缘,第二间隔块5的圆柱形体嵌入第二轴3的中心孔中,第二间隔块5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抵住第二轴3的中心孔边缘,第一间隔块4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与第二间 隔块5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相贴合。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间隔块2、第一间隔块4和第二间隔块5与轴的 连接方式均为过盈配合,更好的跟轴进行固定,一定程度减少轴在轴端的窜动量。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间隔块2、第一间隔块4和第二间隔块5均为相 同形状和结构的回转体,加工更加方便,适合大批量制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 围,所以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隔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块、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以端面相对且端面间留有间隙的形式设置,所述间隔块为一端面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圆柱形体,由一个所述间隔块或由两个所述间隔块以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端面相互贴靠的形式形成间隔结构,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间隔结构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间隔结构以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的中心连线且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过盈匹配的形式,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相对的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内,所述间隔块选用的材料为非金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块、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以端面相对且端面间留有间隙的形式设置,所述间隔块为一端面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圆柱形体,由一个所述间隔块或由两个所述间隔块以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端面相互贴靠的形式形成间隔结构,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间隔结构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间隔结构以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的中心连线且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过盈匹配的形式,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的相对的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对的端面间的间隙内,所述间隔块选用的材料为非金属。2.如权利要求1所述间隔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间隔结构由一块所述间隔块形成时,所述连接结构主要由所述第一轴相对所述第二轴的端面中心开设中心孔形成,所述间隔块的圆柱形体嵌入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中,所述间隔块的带环形径向凸出部的端面抵住所述第一轴的所述中心孔边缘,所述间隔块带有环形径向凸出部的平整端面与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第一轴的平整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马凯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