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金属部件及该部件的接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768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各阀座接合在气缸盖主体各进排气口开口周围部分时,不需要严格控制接合条件,就易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稳定且较高接合强度的气缸盖。即,预先通过比两部件熔点都低、且由与气缸盖主体(Al)形成的共晶组成构成的钎焊料(Zn-Al共晶合金)和阀座形成的扩散层铁熔融反应层,在阀座接合面形成钎焊料层,然后,利用两部件间通电产生的热量和加压,使钎焊料高熔点化形成钎焊料和气缸盖主体的扩散层铝熔融反应层,且使熔融的钎焊料从两部件接合面间挤出,同时,通过上述两个熔融反应层将阀座和气缸盖主体液相扩散接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过液相扩散接合使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形成的
以往,作为接合金属部件的方法公知的是热套配合的方法,例如,在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将阀座接合在气缸盖主体的吸气和排气口开口部分周围的情况。此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100701号所示,提出了通过Al-Zn系钎焊料和氟化物系焊剂将阀座和Al系气缸盖主体钎焊接合的方法。又,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58-13481号所示,提出了利用两部件的接合面的接触电阻热进行电阻焊接,将金属部件接合的方法。该电阻焊接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6-58116号所示,通过在烧结材料构成的阀座的空孔内熔浸金属来减少烧结材料内部的发热量,增大接合面的发热量;又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270499号所示,在阀座表面形成皮膜,在与气缸盖主体接合时使该皮膜熔融。此外,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200148号所示,提出了阀座和气缸盖主体在气缸盖主体接合面形成塑性变形层时,在不形成熔融反应层的情况下进行固相扩散接合(压焊接合)的方法。即,该固相扩散接合方法是在接合过程中,使形成于阀座表面的Cu被膜和气缸盖主体材料间生成共晶合金层,伴随着该共晶合金层转变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将第1金属部件和第2金属部件接合为接合金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2个步骤:(1)通过将钎焊料扩散在第1金属部件表面形成钎焊料层,并在其下在所述表面形成扩散层,该钎焊料比上述两金属部件的熔点都高、且能容易地与第2金属部件反应在第 1金属部件的表面产生共晶或近似共晶的组成;(2)将第1和第2金属部件加压和加热,在所述钎焊料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在这两种金属部件间插入钎焊料,在第2金属部件的表面形成扩散层,钎焊料中第2金属部件成分的比例增大,使钎焊料高熔点化,然后将剩余 的熔融钎焊料从两金属部件的接合面挤出,从而通过在两个表面形成的两个扩散层的液相扩散接合得到接合的金属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诚治南场智山本幸男杉本幸弘柴田伸也
申请(专利权)人:玛志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