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672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为建筑施工中钢筋堆放场地用,属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上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侧框架,侧框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之间的顶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遮雨棚移动至一侧即可对钢筋等材料进行吊运,由此设置移动方便、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实用快捷方便,施工人员容易掌握,解决了搬运人工所存在的费时费力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雨棚除了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外还可以作为雨雪天加工场地,一处多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钢筋堆放场地用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属于桥梁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常常需要在场地中进行堆放,然而对于钢筋等材料来说由于材料的特性因此需要做好防雨措施,因此现有的钢筋堆放场地中设置有用于防雨的遮雨棚,但是现有的遮雨棚由于固定设置,因此在钢筋等材料需要吊运时,遮雨棚就需要进行拆除,这样的遮雨棚会对钢筋等材料的吊运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随时进行收放方便钢筋材料吊运,降低施工成本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上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侧框架,侧框架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之间的顶棚。所述导轨设置为两对以上并同时平行排布在左右两侧的条形基础上,每一个条形基础上的相邻两对导轨之间设置有间距,侧框架安装在每对导轨上后使位于内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位于内侧的侧框架可移动到外侧的侧框架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的可沿导轨纵向移动的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遮雨棚移动至一侧即可对钢筋等材料进行吊运,由此设置移动方便、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实用快捷方便,施工人员容易掌握,解决了搬运人工所存在的费时费力问题,同时,本技术的遮雨棚除了作为材料堆放场地外还可以作为雨雪天加工场地,一处多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遮雨棚需做成活动的,当材料需要吊运时,可以随时收起,方便吊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I上的导轨2,导轨2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2纵向移动的侧框架3,侧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3之间的顶棚4,由此构成了整个活动遮雨棚。当需要吊运钢筋等材料时,将原来遮盖在钢筋等材料上面的活动遮雨棚推动至一 侧,由此便可直接进行吊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导轨2还可以设置为两对以上,两对以上的导轨同时平行 排布在左右两侧的条形基础I上,每一个条形基础上的相邻两对导轨之间设置有间距,侧 框架3安装在每对导轨上后使位于内侧的侧框架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侧框架的高度,由 此分别将每组侧框架3的上方连接位于该组侧框架3之间的顶棚4,由此构成了各个不同的 活动遮雨棚,此时使位于内侧的活动遮雨棚可移动到外侧的活动遮雨棚之内。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设置的多个不同的活动遮雨棚可以更大范围的满足对于更 多需要堆放的材料的需要,当需要吊运时,将位于内侧的活动遮雨棚推动至外侧的活动遮 雨棚内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1)上的导轨(2),导轨(2)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2)纵向移动的侧框架(3),侧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3)之间的顶棚(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位于条形基础(I)上的导轨(2), 导轨(2)上设置有一组可沿导轨(2)纵向移动的侧框架(3),侧框架(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在这组侧框架(3 )之间的顶棚(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场地活动遮雨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亚明吴定山王家红梁强姚成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