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包括前护垫、两个肩带和可调式座椅固定带。其中,座椅固定带横向环绕固定在座椅椅背上,两端通过安全扣A扣接;两条肩带固定端与座椅固定带固连;两条肩带连接端分别通过一个安全扣B与前护垫扣接;所述前护垫为外部固定包裹慢回弹海绵垫的板状结构;前护垫横向两侧边处各开有一个通口结构,飞机座椅自带的安全带通过出入通口结构将前护垫定位。使用时将两条肩带分跨乘客的双肩,与前护垫上的安全扣B相接;随后将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两端通过通口结构穿入到纵向通口处,扣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能够有效的固定和保护儿童,在受到冲击时,减小对儿童的伤害,同时,方便携带,有效减轻了载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安全
,具体来说,是ー种便携式安全带,特别针对儿童使用的便携式安全帯。
技术介绍
目前,民用飞机上没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帯,儿童乘坐飞机时,一般由家长怀抱或使用成人安全帯。家长怀抱会对家长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存在安全隐患。若使用成人安全带,当飞机发生气流干扰或坠撞等突发情况吋,儿童受到巨大冲击力,腹部容易受伤,且成人安全带采用两点固定,身形娇小多动的儿童可能飞出,撞击在硬物上,造成重大伤害。公告号为CN202180830的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便携式动车用可调安全带,包括两根安全带、将两根安全带分别固定在动车座椅椅背的卡扣。该安全带采用两点固定,无法良好的固定和保护儿童,发生紧急情况时,儿童腹部容易受伤害。公告号为CN202243328的中国专利公告了一种用于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装置,包括护板,护板的两侧及上端设置有用于容纳安全带的通槽。该保护装置无法应用于飞机上的安全带,且发生紧急情况时,该保护装置解锁困难,拖延了逃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不仅适用于不同座椅的要求,而且可以根据乘客的具体身高调节前护垫、肩带和座椅固定带的位置,提高对乘客,特别对儿童保护的安全性,以及使用中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本技术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包括前护垫、肩带和座椅固定带;其中,座椅固定带横向环绕固定在座椅椅背上,两端通过安全扣A扣接;两条肩带固定端与座椅固定带固连;两条肩带连接端分别通过ー个安全扣B与前护垫扣接;所述前护垫为外部固定包裹慢回弹海绵垫的板状结构;前护垫横向两侧边处各开有ー个通ロ结构,飞机座椅自带的安全带通过出入通ロ结构将前护垫定位。通过上述结构,乘客可根据身高、习惯需要调整座椅固定带在座椅椅背的上下位置,并将座椅固定带与座椅椅背固定;通过两条肩带分跨过双肩,同时调节合适的肩带连接带长度,将两条肩带与前护垫间通过安全扣相接;随后将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两端通过横向通ロ穿入到纵向通ロ处,扣紧,由此实现本技术安全带的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本技术安全带,通过自身与飞机座椅自带安全带的合理結合,有效固定保护乘客;(2)本技术安全带在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脱险时,解锁方便,且通过前护垫与肩带有效的对乘客腹部与肩部将进行保护,有效缓解飞机飞行过程中突发情况带来的冲击;(3)本技术安全带,方便携帯,有效减轻了载重,且具有舒适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全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带与座椅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全带中安全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护垫 2-肩带3-座椅固定带4-安全扣A5-安全扣B 6-慢回弹海绵垫 7-肩带连接带8-通ロ结构401-扣接ロ 402-扣接座4011-连接槽4021-插销80ト横向通ロ 802-纵向通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本技术飞机用安全带,包括前护垫1、肩带2和座椅固定带3 ;其中,座椅固定带3长度可调,座椅固定带3横向环绕在座椅椅背上,两端通过安全扣A4扣接,使座椅固定带3与座椅椅背间相对固定。座椅固定带3上安装有两条肩带2,肩带2上固定包裹有慢回弹海绵垫6 ;两条肩带2固定端与座椅固定带3固连;两条肩带2连接端分别通过ー个安全扣B5与前护垫I扣接。上述安全扣A4与安全扣B5结构相同,均为现有车辆与飞机上常用的连接件,包括扣接ロ 401和扣接座402。安全扣A中扣接ロ 401上的连接槽4011与座椅固定带3的一端固连,扣接座402上的插销4021上缠绕座椅固定带3的另一端,使座椅固定带3长度可调。安全扣B5中扣接ロ 401上的连接槽4011与肩带2连接端固连,而扣接座402通过肩带连接带7与前护垫I固连;所述肩带连接带7 —端固定于前护垫I上,另一端绕在扣接座402上的插销4021上,使肩带连接带7长度可调。所述前护垫I为外部固定包裹慢回弹海绵垫的矩形板状结构。前护垫I横向两侧边各开有ー个横向通ロ 801与一个纵向通ロ 802 ;其中,横向通ロ 801贯穿前护垫I侧边且与纵向通ロ 802连通,形成“T”型通ロ结构8,由此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两端可由横向通ロ 801穿入到纵向通ロ 802处,扣紧,通过纵向通ロ 802可实现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与前护垫I间的定位。通过上述结构,乘客可根据身高、习惯需要调整座椅固定带3在座椅椅背的上下位置,并将座椅固定带与座椅椅背固定;通过两条肩带2分跨过双肩,同时调节合适的肩带连接带7长度,将两条肩带2与前护垫I间通过安全扣5相接;随后将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两端通过横向通ロ 801穿入到纵向通ロ 802处,扣紫,由此实现本技术安全带的连接;本技术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折叠餐桌使用,且不限制儿童的爱动爱玩的特性。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脱险时,解开飞机座椅上自带安全带后,并解开两个肩带2与前护垫I连接的安全扣5,即可脱出,而对于儿童来说,只需解开两个肩带2与前护垫I连接的安全扣5,便可以将儿童抱出;且通过前护垫I与肩带2有效的对乘客腹部与肩部将进行保护,可有效缓解飞机飞行过程中突发情况带来的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垫、肩带和座椅固定带;?其中,座椅固定带横向环绕固定在座椅椅背上,两端通过安全扣A扣接;两条肩带固定端与座椅固定带固连;两条肩带连接端分别通过一个安全扣B与前护垫扣接;?所述前护垫为外部固定包裹慢回弹海绵垫的板状结构;前护垫横向两侧边处各开有一个通口结构,飞机座椅自带的安全带通过通口结构与前护垫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垫、肩带和座椅固定带; 其中,座椅固定带横向环绕固定在座椅椅背上,两端通过安全扣A扣接;两条肩带固定端与座椅固定带固连;两条肩带连接端分别通过ー个安全扣B与前护垫扣接; 所述前护垫为外部固定包裹慢回弹海绵垫的板状结构;前护垫横向两侧边处各开有一个通ロ结构,飞机座椅自带的安全带通过通ロ结构与前护垫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ー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肩带上固定包裹有慢回弹海绵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ー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薇,陈亚军,伍春波,何景武,田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