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该拆臂装置可以提升拆臂的施力便捷性、拆臂稳定性等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包括:节臂,以其固定端铰接在基座上;拔臂卷扬,与所述节臂的活动端枢接,所述拔臂卷扬的拉绳与所述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变幅缸,与所述节臂相连,以便通过变幅控制所述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进而调整所述拔臂卷扬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幅缸可以调整节臂的高度,使得拔臂卷扬的牵引点与吊臂的拔臂点处于同一直线上,节省了拔臂所需的力;由于牵引力完全作用在拔臂方向上,也就不会造成伸缩臂的轴向应力集中,减小了拔臂对起重机臂的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伸缩臂起重机特别是大吨位伸缩臂起重机的需求日益增大。近年来,随着起重机吨位的不断增大,对伸缩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起重机往往由于伸缩臂的问题需要进行返修,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加工吊臂时没有工装保证,臂销很容易出问题;其次,大吨位起重机的吊臂相对比较薄,而且一般采用搭接焊,吊臂的结构比较大,因而很容易发生变形;最后,用户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起重机出现故障无法拔臂,必须回到厂里进行拔臂处理。因此,起重机臂的装配、返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也会随着起重机吨位的增加而增大。尤其是大吨位以及超大吨位起重机的吊臂,在返修时的拆臂难度很大。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可以采用行车完成上述拆臂工作。采用牵引车进行拆臂就是在吊臂与牵引车之间连接一根钢丝绳,通过行车或牵引车对吊臂进行拖曳,逐渐使得相互嵌套的两节臂脱离,利用牵引车的拉力将吊臂拔出,进而完成拆臂工作。上述采用牵引车进行拆臂的缺点是牵引车与吊臂之间仅仅依靠钢丝绳进行连接,牵引车的牵引点与吊臂的牵引点很难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所需的牵引力比较大,牵引过程中吊臂的稳定性也比较差。而且,钢丝绳索具与吊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高,钢丝绳就很容易脱落下来,拆臂的安全隐患很大。因此,按照现有的主流思路,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难度、安全性等均难有较大突破;要想减小拆臂的牵引力、提高拆臂的安全性必须另辟蹊径。如何有效提高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安全性、减小拆臂的牵引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该拆臂装置能够使得动力源与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进而提升拆臂的施力便捷性、拆臂稳定性等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包括节臂,以其固定端铰接在基座上;拔臂卷扬,与所述节臂的活动端枢接,所述拔臂卷扬的拉绳与所述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变幅缸,与所述节臂相连,以便通过变幅控制所述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进而调整所述拔臂卷扬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变幅缸为变幅油缸。优选地,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拔臂卷扬正反转的第一操纵杆。优选地,还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变幅缸升降的第二操纵杆。优选地,所述节臂包括相互嵌套的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所述第一节臂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节臂的活动端与所述拔臂卷扬枢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的连接处设有铰接座,所述变幅缸的变幅杆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上。由于变幅缸与节臂相连,上述拆臂装置就能够通过变幅缸的变幅控制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节臂的倾斜角度),再加上拔臂卷扬是枢装在节臂的活动端的,节臂的摆动就会改变拔臂卷扬的高度,最终使得拔臂卷扬与起重机伸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然后反向转动卷扬,卷扬上的拉绳得到收紧,拉绳不断牵引吊臂伸出,直至吊臂被拔出。本技术通过拔臂卷扬对伸缩臂起重机进行拔臂,避免了采用行车进行拔臂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加之变幅缸的调整能够使得拔臂卷扬与吊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拔臂的动力源与施力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有的动力均用于拔臂做功,不会产生额外的无用分力,同等情况下拔臂所需的牵引力也就降低了,更加省时省力;其次,变幅缸能够根据不同的起重机伸缩臂的长度进行变幅设置,从而适应不同类型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再次,吊臂受到的牵引力基本上不会产生垂直于其轴线方向上的分力,也就不会造成伸缩臂的轴向应力集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节臂包括相互嵌套的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第二节臂相对于第一节臂的伸缩可以改变节臂的长度,进而与变幅缸相配合,完成拔臂卷扬高度的调整,操作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拆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拆臂装置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拆臂装置采用液压进行驱动时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该拆臂装置可以提升起重机拆臂的施力便捷性、拆臂稳定性等性能。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拆臂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拆臂装置的轴测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拆臂装置包括节臂、拔臂卷扬3、基座8和变幅缸4,节臂设置在基座8上,节臂可以为一节、两节或相互嵌套的多节,节臂具有固定端11和活动端21,节臂以其固定端11铰接在基座8上,拔臂卷扬3枢接在节臂的活动端21,拔臂卷扬3的拉绳32与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变幅缸4与节臂相连,变幅缸4的变幅能够改变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节臂的倾斜程度),节臂倾斜角度的改变相应的引起活动端21高度的变化,由于节臂的活动端21连接有拔臂卷扬3,拔臂卷扬3的高度也随之变化。通过上述变幅运动,最终调整拔臂卷扬3与吊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在进行拔臂时,首先将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与拔臂卷扬3的拉绳32相连,然后根据吊臂的高度起降变幅缸4,进而调整拔臂卷扬3的高度,使得拔臂卷扬3与吊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直线上;接着反向转动拔臂卷扬3,拉绳32不断收紧,拉绳32拉动吊臂运动,最终吊臂被拔出。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拔臂卷扬的反转将吊臂逐渐拔出,动力源与施力点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了采用行车拔臂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由于动力源与施力点处于同一直线,基本上不存在垂直于吊臂方向的分力,也就避免了吊臂的轴向应力集中问题;拔臂卷扬3提供的动力几乎完全用于拔臂做功,更加省时省力。具体地,拔臂卷扬3可以包括卷筒31,拉绳32缠绕在卷筒31上,拉绳32可以是钢丝绳,也可以是其他强度比较大的索具,卷筒31可以枢装在第二节臂2的头端(如图2中所示),拉绳32的一端与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拔臂卷扬3的正反转实现拉绳32的拉紧或放松,进而将吊臂拔出。可以对上文所述的拆臂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的拆臂装置还可以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拔臂卷扬3正反转的第一操纵杆5。第一操纵杆5可以设置上中下三个档位,当第一操纵杆5处于中位时,拔臂卷扬3处于静止状态,拔臂卷扬3不转动;当第一操纵杆5处于上位时,拔臂卷扬3正转,将卷筒31上的拉绳32放松;当第一操纵杆5处于下位时,拔臂卷扬3反转,从而将卷筒31上的拉绳32收紧。此外,还可以配合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变幅缸4升降的第二操纵杆6。第二操纵杆6可以设置上下两个档位,当第二操纵杆6处于下位时,变幅缸4在外部动力的推动下起升,带动节臂向上运动,进而将拔臂卷扬3推动到规定的高度,拔臂卷扬3与吊臂的牵引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当第二操纵杆6处于上位时,变幅缸4在外部动力的带动下下降,带动节臂(此时第二节臂2已经被拔出)随之下降,节臂回落到原来的位置。当不进行拔臂动作时,可以在变幅缸4的作用下,将节臂完全放下,节臂贴合在基座8上,整个拔臂装置完全收起,携带和储存都比较方便。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节臂包括相互嵌套设置的第一节臂I和第二节臂2,第二节臂2套装在第一节臂I内部,第一节臂I和第二节臂2分别具有固定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臂,以其固定端铰接在基座上;拔臂卷扬,与所述节臂的活动端枢接,所述拔臂卷扬的拉绳与所述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变幅缸,与所述节臂相连,以便通过变幅控制所述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进而调整所述拔臂卷扬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臂起重机的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臂,以其固定端铰接在基座上; 拔臂卷扬,与所述节臂的活动端枢接,所述拔臂卷扬的拉绳与所述伸缩臂起重机的吊臂相连; 变幅缸,与所述节臂相连,以便通过变幅控制所述节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进而调整所述拔臂卷扬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缸为变幅油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拔臂卷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增海,刘邦才,杨猛,高学鹏,胡二龙,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