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它包括清洗剂罐,清洗剂罐设有出液管、高压进气管、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出液管插入罐体内,高压进气管插入罐体内,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通过相应的阀连通至罐体内;在出液管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阀,回液管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阀,另一端连接回收容器,待清洗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夹持阀和第二夹持阀之间构成清洗管路;高压进气管连通于高压气主管中,高压气主管末端设有第三夹持阀,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四夹持阀,另一端连接至回液管中,待吹干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三夹持阀和第四夹持阀之间构成吹干管路。该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长毛细管的内壁清洗和吹干,并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毛细管内壁清洗、吹干的装置,以保证毛细管内壁清洁度。
技术介绍
毛细管适用于家用空调、冰箱、冰柜或者高精密仪表以及高精密医疗仪器等产品中。在毛细管产品中,以铜毛细管应用最为广泛,该类管材具有外径细,内孔小,拉伸必须用润滑油的特点,因用于精密设备,对内壁清洁度要求严格水分不超过O.1g/m2,油分不超过O.1g/m2,内壁残渣不超过0.2g/m2,这样就对生产厂家提出难题。传统的清洗方式是先用简易工装手工把净洗剂注入管材内腔,然后用高压气体吹出,需要反复几次,生产效率低,清洗周期长,浪费清洗剂,也很难达到内壁清洁度使用要求,往往给生产后的精密仪器带来隐患,严重的造成整机报废,浪费人力物力。中国专利ZL201120350942公开了一种毛细管材内壁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槽,多个待清洗的毛细管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清洗槽内,所述清洗槽的一侧设置有滑轮一和滑轮二,所述滑轮一或滑轮二连接有能带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滑轮一通过封闭式绳索与滑轮二连接,所述封闭式绳索呈“S”形布设在多个毛细管材的内部,所述封闭式绳索上固定有多个用于清洗毛细管材内壁的清洗球,所述清洗槽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位于相邻两个毛细管材之间的封闭式绳索的滑轮三。该毛细管材内壁的清洗装置虽然能够快速、方便的完成对毛细管材内壁的清洗,但是,它存在如下主要缺陷一是对外径细且内孔小的毛细管很难适应;二是对毛细管的长度有限制,无法适应较长的毛细管清洗;三是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和构建清洗槽,使整个清洗装置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该装置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长毛细管的内壁清洗和吹干,并且结构简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清洗剂罐设有出液管、高压进气管、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所述的出液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下,出液管中设有出液管阀;所述的高压进气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上,高压进气管中设有进气管阀;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通过相应的阀连通至罐体内;在出液管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阀,回液管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阀,另一端连接回收容器,待清洗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夹持阀和第二夹持阀之间构成清洗管路;所述的高压进气管连通于高压气主管中,所述的高压气主管末端设有第三夹持阀,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四夹持阀,另一端连接至回液管中,待吹干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三夹持阀和第四夹持阀之间构成吹干管路。所述的清洗剂罐底部设有带阀的排污管,在清洗剂罐的上还设有液位计。所述出液管的管路中设有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包括位于出液管底端的第一过滤器和位于出液管中部的第二过滤器。出液管的第一过滤器距罐体内底部5至15cm。所述的回液管中设有可视窗。所述的高压气主管的管路中设有主管阀和带压力表阀的压力表。所述的清洗管路和吹干管路可并联多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连通器及压强原理,在一个能承受足够压力的密闭容器内通入高压气体,清洗剂在高压作用下经出液管进入毛细管对毛细管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剂经回液管进入回收容器内。干燥时,关闭进气管阀,待吹干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三夹持阀和第四夹持阀之间构成吹干管路,高压气进入毛细管对毛细管内壁进行吹干,液体经连接管进入回收容器内。经试验,使用该装置清洗的管材,内壁清洁度高,为后续产品质量奠定基础,避免对后续产品造成质量隐患,生产效率高,缩短生产周期,并对清洗用清洗剂能回收利用,减少成本。本技术所涉及的毛细管长度不限,提高了对毛细管的适应性。本技术操作方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实心箭头表示清洗剂的流动方向,空心箭头表示高压气的流动方向。图中1清洗剂罐,2出液管,21第一过滤器,22第二过滤器,3出液管阀,4清洗剂注入漏斗,5漏斗阀,6第一夹持阀,7排气管,71排气阀,8高压进气管,81进气管阀,9高压气主管,91主管阀,10压力表,11压力表阀,12液位计,13排污管,131排污管阀,14毛细管,14’毛细管,15第二夹持阀,16第三夹持阀,17第四夹持阀,18可视窗,19回收容器,191排液阀,20回液管,23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罐1、高压气主管9、出液管2、清洗管路和吹干管路等部分。清洗剂罐I设有出液管2、高压进气管8、清洗剂注入漏斗4、排气管7和排污管13。出液管2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下,出液管2中设有控制清洗剂流出的出液管阀3。所述出液管2的管路中设有过滤器以防止清洗剂中可能存在的颗粒堵塞毛细管14,所述的过滤器包括位于出液管2底端的第一过滤器21和位于出液管中部的第二过滤器22,过滤器的数量两个为宜,位于液面之下的第一过滤器21距罐体内底部5至15cm,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沉积于清洗剂罐I底部的颗粒被吸入。高压进气管8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上,高压进气管8中设有进气管阀81。当高压气进入至清洗剂罐I内时,在其它阀门关闭,而出液管阀3打开的情况下,清洗剂将自出液管2排出。清洗剂注入漏斗4通过漏斗阀5连通至清洗剂罐I的罐体内;排气管7通过排气阀71连通至清洗剂罐I的罐体内;在加注清洗剂时,需将漏斗阀5和排气阀71打开,其它阀门关闭。而在加注清洗剂后,需将漏斗阀5和排气阀71关闭。所述的清洗剂罐I底部设有带排污管阀131的排污管13,该排污管阀131只有在排污时才打开。在清洗剂罐I的上还设有液位计12,用于观察清洗剂液面高度。在出液管2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阀6,回液管20 —端设有第二夹持阀15,另一端连接回收容器19,待清洗的毛细管14连接在第一夹持阀6和第二夹持阀15之间构成清洗管路。回液管20中设有可视窗18,可以观察清洗剂的流动状态和清洗剂的清洁度。回收容器19上设有排液阀191,可根据需要将废清洗剂移至其它容器中。在高压进气管8连通于高压气主管9中,所述的高压气主管9末端设有第三夹持阀16,一连接管23的一端设有第四夹持阀17,另一端连接至回液管20中,待吹干的毛细管14’连接在第三夹持阀16和第四夹持阀17之间构成吹干管路。所述的高压气主管9的管路中设有主管阀91和带压力表阀11的压力表10。实际中,先利用清洗管路对毛细管14进行清洗,然后松开第一夹持阀6和第二夹持阀15,将毛细管移至吹干管路中利用第三夹持阀16和第四夹持阀17夹紧,实现吹干。其中,第一夹持阀6、第二夹持阀15、第三夹持阀16和第四夹持阀17的结构相同,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一是将毛细管夹持住,二是将毛细管与相应的管路连通,三是可控制该端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不同之处是所述的清洗管路和吹干管路可并联多套,各套之间可独立工作,此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清洗剂罐设有出液管、高压进气管、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所述的出液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下,出液管中设有出液管阀;所述的高压进气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上,高压进气管中设有进气管阀;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通过相应的阀连通至罐体内;在出液管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阀,回液管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阀,另一端连接回收容器,待清洗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夹持阀和第二夹持阀之间构成清洗管路;所述的高压进气管连通于高压气主管中,所述的高压气主管末端设有第三夹持阀,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四夹持阀,另一端连接至回液管中,待吹干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三夹持阀和第四夹持阀之间构成吹干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剂罐,其特征是,所述的清洗剂罐设有出液管、高压进气管、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所述的出液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下,出液管中设有出液管阀;所述的高压进气管插入罐体内且位于清洗剂液面之上,高压进气管中设有进气管阀;清洗剂注入漏斗和排气管通过相应的阀连通至罐体内;在出液管末端设有第一夹持阀,回液管一端设有第二夹持阀,另一端连接回收容器,待清洗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夹持阀和第二夹持阀之间构成清洗管路;所述的高压进气管连通于高压气主管中,所述的高压气主管末端设有第三夹持阀,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第四夹持阀,另一端连接至回液管中,待吹干的毛细管连接在第三夹持阀和第四夹持阀之间构成吹干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内壁清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为,高存志,许林之,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万合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聊城万邦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