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彪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抬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8082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2 02:15
一种充气抬网,包括有底网,底网四周设有壁网,壁网上沿口设有外网绳外气带,外网绳外气带通过撑竿与内网绳内气带相连,壁网上沿口还设有网盖;内网绳内气带的一角通过三通接口与外网绳外气带对应位置的四通接口相连通,四通接口通过通气管与气泵相连,先使外网绳外气带的A角、内网绳内气带的E角在漂浮物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将外网绳外气带的C角、内网绳内气带的G角压至水下,然后释放外网绳外气带及内网绳内气带内的气体,将将外网绳外气带的D、内网绳内气带的H角及外网绳外气带的B、内网绳内气带的F角下压,最后解除外网绳外气带的A角、内网绳内气带的E角处所系的漂浮物,使渔网全部沉至水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灵活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渔具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抬网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渔网包括有固定在水中的支撑桩,网壁和底网,其缺点在于,要在水中打固定桩,费时费力,操作不便,需要在固定桩上设置渔网,因固定桩固定设置在河床中,因此,捕鱼的渔网为固定不可移动,这样不利于灵活操作,捕鱼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充气抬网,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灵活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抬网,包括有底网,底网四周设有壁网,壁网上沿口设有外网绳外气带,外网绳外气带通过撑竿与内网绳内气带相连,壁网上沿口还设有网盖;内网绳内气带的一角通过三通接口与外网绳外气带对应位置的四通接口相连通,四通接口通过通气管与气泵相连。所述的内 网绳内气带的E角与外网绳外气带的A角相连通。所述的内网绳内气带及外网绳外气带四角均通过绳子与铁锚或固定装置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在壁网上设有外网绳外气带,外网绳外气带通过撑竿连有内网绳内气带,且外网绳外气带与内网绳内气带均与气泵相连,因此具有可移动性和升降沉浮的特点;由于外网绳外气带与内网绳内气带之间采用三通接口和四通接口,因此具有连接方便和便于操作的特点。由于本技术可移动操作、灵活性高,能根据渔区,方便改变捕鱼点,能提高捕鱼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充气抬网,包括有底网1,底网I四周设有壁网6,壁网6上沿口设有外网绳外气带4,外网绳外气带4通过撑竿5与内网绳内气带3相连,壁网6上沿口还设有网盖2 ;内网绳内气带3的一角通过三通接口 7与外网绳外气带4对应位置的四通接口 8相连通,四通接口 8通过通气管9与气泵10相连。所述的内网绳内气带3的E角与外网绳外气带4的A角相连通。所述的内网绳内气带3及外网绳外气带4四角均通过绳子与铁锚或固定装置相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沉网前,先使外网绳外气带4的A角、内网绳内气带3的E角在漂浮物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将外网绳外气带4的C角、内网绳内气带3的G角压至水下,然后释放外网绳外气带4及内网绳内气带3内的气体,将将外网绳外气带4的D、内网绳内气带3的H角及外网绳外气带4的B、内网绳内气带3的F角下压,最后解除外网绳外气带4的A角、内网绳内气带3的E角处所系的漂浮物,使渔网全部沉至水下。移动时,在外网 绳外气带4与内网绳内气带3充满气体,使渔网漂浮于水面上,通过绳子拖动渔网移至指定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抬网,包括有底网(1),底网(1)四周设有壁网(6),其特征在于,壁网(6)上沿口设有外网绳外气带(4),外网绳外气带(4)通过撑竿(5)与内网绳内气带(3)相连,壁网(6)上沿口还设有网盖(2);内网绳内气带(3)的一角通过三通接口(7)与外网绳外气带(4)对应位置的四通接口(8)相连通,四通接口(8)通过通气管(9)与气泵(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抬网,包括有底网(1),底网(I)四周设有壁网(6),其特征在于,壁网(6) 上沿口设有外网绳外气带(4),外网绳外气带(4)通过撑竿(5)与内网绳内气带(3)相连, 壁网(6)上沿口还设有网盖(2);内网绳内气带(3)的一角通过三通接口(7)与外网绳外气带(4)对应位置的四通接口(8)相连通,四通接口(8)通过通气管(9)与气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李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