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和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856566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包括:根据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S110),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至少包括: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S122、S124),备份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S126);以及将所收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S13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的移动终端(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和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主要是由丢失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的用户主动触发的。在开启移动终端防盗服务之后,当用户找不到移动终端时,可以登录服务器,通过一系列预先设置的防盗指令,查找移动终端的位置,找回个人的重要数据(通讯录、通话记录、SMS消息、丽S消息、照片、视频、SD卡数据、帐户信息等),还可以进一步删除这些数据,以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上述防盗方法的缺点在于用户需要在移动终端丢失后,找到另外的设备登录服务器进行操作;有时,有些操作是复杂繁琐的,用户可能容易忘记/难以掌握具体的操作;由于登录、操作的延迟性,上述防盗方法的实时性较差;而且,由于需要登录、操作,用户本身的情绪又比较焦躁,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和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的移动终端。利用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判断移动终端的被盗状态,从而自动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及时收集线索(位置信息、环境信息等),获取并备份个人重要数据(隐私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删除隐私数据、提示归还信息等。用户不必学习复杂的防盗设置和操作,并且可以在移动终端丢失后的第一时间触发防盗操作,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具体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包括根据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至少包括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备份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以及将所收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对移动终端解锁失败预定次数;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强制关机;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更换SIM卡;请求恢复出厂设置,但未输入正确口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可以包括将防盗操作启动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可以包括在将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之后,删除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可以包括当检测到SIM卡被更换时,收集更换后的SIM卡的信息;以及将更换后的SM卡的信息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 防盗操作还包括显示和/或语音播报移动终端所有者的联系信息,以提示归还所述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工作地址、住宅地址。此时,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可以包括将已提示回执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被盗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信息收集单元,用于根据被盗状态判断单元的指令,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备份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以及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信息收集单元所收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将防盗操作启动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被盗状态判断单元可以在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对移动终端解锁失败预定次数;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强制关机;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更换SIM卡;请求恢复出厂设置,但未输入正确口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将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之后,所述信息收集单元删除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息收集单元还用于检测SIM卡是否被更换,当检测到SIM卡被更换时,收集更换后的SIM卡的信息,以及所述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更换后的SIM卡的信息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信息呈现单元,用于显示和/或语音播报移动终端所有 者的联系信息,以提示归还所述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工作地址、住宅地址。此时,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可以将已提示回执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知指定位置和/或所述结果指定位置可以包括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电子邮件地址、网页空间地址、第三方帐户、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隐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讯录、通话记录、SMS消息、丽S消息、照片、视频、SD卡数据、帐户信息。利用本专利技术,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判断移动终端的被盗状态,从而自动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用户不必学习复杂的防盗设置和操作,并且可以在移动终端丢失后的第一时间触发防盗操作,具有较好的便利性和实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盗操作,能够及时收集线索(位置信息、环境信息等),获取并备份个人重要数据(隐私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删除隐私数据),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提示归还信息等,有助于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1000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的方框图。在本专利技术的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均以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标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专利技术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造成混淆。以下,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场景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固定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或者应用于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固定通信系统、有线通信系统等的任意混合结构。就移动通信系统而言,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涉及的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具体通信协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2G、3G、4G、5G网络,WCDMA、CDMA2000、TD-SCDMA系统等,不同的移动终端可以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移动终端的具体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OS、Windows Mobile、Symbian、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 OS等,不同的移动终端可以米用相同的操作系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1000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移动终端200和服务器300。移动终端200可以通过通信网络400与服务器300相连。通信网络400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200包括安装在其中的智能防盗客户端(未示出)。智能防盗客户端可以由用户A以软件的形式自行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或者可以由移动终端生产厂商以硬件或固件的形式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用户A是移动终端200的所有者或使用者。用户A在移动终端200上设置防盗服务,具体地,设置防盗操作的触发条件,并启动防盗服务。对于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包括:根据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S110),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至少包括: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S122、S124),备份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S126);以及将所收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S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包括 根据对移动终端的操作,触发移动终端防盗操作(Slio), 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至少包括 收集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S122、S124),备 份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S126);以及 将所收集到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S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当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触发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 对移动终端解锁失败预定次数; 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强制关机; 在移动终端锁定状态下,更换SIM卡; 请求恢复出厂设置,但未输入正确口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包括 将防盗操作启动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S121)。4.根据权利要求1 3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包括 在将所备份的隐私数据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之后,删除移动终端中的隐私数据(S140)。5.根据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包括 当检测到SIM卡被更换时,收集更换后的SIM卡的信息(S128);以及 将更换后的SIM卡的信息发送至结果指定位置(S130)。6.根据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包括 显示和/或语音播报移动终端所有者的联系信息,以提示归还所述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工作地址、住宅地址(S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操作还包括 将已提示回执通知发送至通知指定位置(S151)。8.根据权利要求1 7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通知指定位置和/或所述结果指定位置包括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服务器、电子邮件地址、网页空间地址、第三方帐户、紧急联系人的移动终端。9.根据权利要求1 8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智能防盗方法(100),其中所述隐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通讯录、通话记录、SMS消息、丽S消息、照片、视频、SD卡数据、帐户信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骁傅达盖兆鑫宫琳琳刘光艳邹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