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顶驱电缆。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顶驱电缆,其包括主芯线(1)、地芯线(2)、外套管(4),主芯线(1)和地芯线(2)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主芯线(1)和地芯线(2)均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侧;所述缆芯(6)通过由弹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3)与所述外套管(4)粘接成一体,所述顶驱电缆的至少一个端头设有法兰(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防护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电カ电缆,特别涉及ー种顶驱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在2000V及以下顶驱电机电カ输出及控制通信。
技术介绍
石油、天然气开采采用顶驱钻井技术,其驱动电机布置在井架上,工作时要随钻具上、下往复运动,相应地,顶驱电缆也会随之上、下运行。这就要求顶驱电缆具备优良的柔软性、耐扭转。石油、天然气开采平台可能设在各种地方,如沙漠、冰原、海上。这就要求顶驱电缆有耐候性。石油、天然气有一定的腐蚀性,会腐蚀电缆材料。这就要求顶驱电缆具有耐油性、耐腐蚀性。顶驱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一定的张力,这就要求顶驱电缆具有抗拉性。目前的顶驱电缆多为橡皮类电缆,其主要满足柔软性,其主要不足 1、扭转时易损坏; 2、多根电缆相互缠绕易发生断芯。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87758A公开ー种油田专用顶驱电缆,是将同一根电缆中相同截面的并使用相同电压等级的导体排布在同一圆周上,将不同截面的并使用不同电压等级的导体排布在不同的圆周上,使电缆横断面呈同心圆状结构,在不同截面的导体以及使用不同的电压等级导体之间采用垫层隔离开,同时将节距和外径之比控制在12 13倍。其中其导体上挤包こ丙橡胶绝缘,通过成缆机绞合成缆。其主要不足单根导体的防护性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性能好、质量优良、使用寿命长的顶驱电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顶驱电缆,其包括主芯线、地芯线、外套管,主芯线和地芯线绞合成缆芯,缆芯位于外套管内,其中 ——所述主芯线由导体、隔离层、绝缘层和护套构成;隔离层绕包导体,绝缘层挤包在隔离层的外側,护套挤包在绝缘层的外侧; ——所述地芯线由导体、隔离层、绝缘层和护套构成;隔离层绕包导体,绝缘层挤包在隔离层的外側,护套挤包在绝缘层的外侧; ——还设有固化层,所述缆芯通过由弾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与所述外套管粘接成一体; ——所述顶驱电缆的至少ー个端头设有法兰。进ー步,所述导体是五类铜导体。更进一歩,所述铜导体是ー根或多根绞合而成的铜导体。进ー步,所述隔离层是无纺布构成的隔离层。进ー步,所述绝缘层是こ丙橡胶构成的绝缘层。进ー步,所述外套管是由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者こ丙橡胶中的任意ー种材料制作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主芯线和地芯线均采用隔离层、绝缘层和护套结构,有效提高顶驱电缆的防护性能。隔离层增加导体和绝缘层之间的相对滑移,使顶驱电缆的耐扭转能力更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耐扭转性能好,质量优良。(2)由弾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使缆芯和外套管粘接成一体,提高顶驱电缆的抗拉性和抗干扰性能。(3)主芯线和地芯线能依据需要传递电力能量和/或控制通信信号,提高顶驱电缆的功能。(4)主芯线和地芯线绞合,并固化层与外套管粘接,有效防止多根电缆相互缠绕,不易断芯,使用寿命长。(5)护套和外套管均提供防护,提高顶驱电缆耐候性、耐油性、耐腐蚀性,提高防护性。 (6)采用ー根五类铜导体或多根绞合而成的五类铜导体,在保证顶驱电缆的通电/通信性能的同时使顶驱电缆柔软。(7)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提高隔离效果。(8)绝缘层优选こ丙橡胶,保证顶驱电缆的绝缘性的同时使其強度高,弯曲时不易开裂,使用寿命长。因此,本专利技术性能好,质量优良,优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部件I的放大 图3为图1中部件2的放大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芯线,2、地芯线,3、固化层,4、外套管,5、法兰、6、缆芯,7、导体,8、隔离层,9、绝缘层,10、护套,11、法兰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 如图1 3所示,ー种顶驱电缆,其包括三根主芯线1、三根地芯线2、外套管4,三根主芯线I和三根地芯线2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外套管4由低烟无卤阻燃橡皮构成。其中——主芯线I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側。——地芯线2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側。——还设有固化层3,缆芯6通过固化层3与所述外套管4粘接成一体,固化层3是由弾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顶驱电缆的至少ー个端头设有法兰5,法兰5上有法兰孔11。当顶驱电缆两端需要法兰时,顶驱电缆两端均设法兰;当顶驱电缆仅需要一端需要法兰时,顶驱电缆相应端设法兰。方便安装以及维护使用,安装时法兰能够直接与外接设备连接,电缆本体可免受接力。因为主芯线I和地芯线2均采用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结构,有效提高顶驱电缆的防护性能。隔离层增加导体和绝缘层之间的相对滑移,使顶驱电缆的耐扭转能力更強。其次,由弾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填充在缆芯6和外套管4之间的空间,该固化层3使缆芯6和外套管4粘接成一体,使外套管也能承受部分缆芯受力,提高顶驱电缆的抗拉性和抗干扰性能。再次,主芯线I和地芯线2能依据需要传递电力能量和/或控制信号通信,提高顶驱电缆的功能。再次,主芯线I和地芯线2绞合,通过固化层3与外套管4粘接,有效防止多根电缆相互缠绕。 最后,护套10和外套管4均提供防护,提高顶驱电缆耐候性、耐油性、耐腐蚀性,提高防护性。实际使用过程中,导体I优选五类铜导体,在保证顶驱电缆的通电/通信性能的同时使顶驱电缆柔软。为进一歩提高顶驱电缆的柔软性,导体7可以采用一根五类铜导体或多根绞合而成的五类铜导体。隔离层8优选无纺布,提高隔离效果。绝缘层9优选こ丙橡胶,保证顶驱电缆的绝缘性的同时使其強度高,弯曲时不易开裂。同时,其最高长期工作温度达到90°C,提高耐温能力。外套管4优选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者こ丙橡胶中的任意ー种材料制作而成,夕卜套管4优选的这几种材料具有強度高耐候性的特性。试验证明,上述结构的顶驱电缆可经受的拉カ大于2000kg,柔软、耐扭转,耐候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高,不易缠绕、断芯,使用寿命达20年。实施例ニ 如图4所示,ー种顶驱电缆,实施例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顶驱电缆包括三根主芯线1、ニ根地芯线2、外套管4,三根主芯线I和ニ根地芯线2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实施例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ー种顶驱电缆,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顶驱电缆包括三根主芯线1、一根地芯线2、外套管4,三根主芯线I和一根地芯线2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实施例三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 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驱电缆,其包括主芯线(1)、地芯线(2)、外套管(4),主芯线(1)和地芯线(2)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芯线(1)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侧;——所述地芯线(2)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侧;——还设有固化层(3),所述缆芯(6)通过由弹性体粘接剂构成的固化层(3)与所述外套管(4)粘接成一体;——所述顶驱电缆的至少一个端头设有法兰(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驱电缆,其包括主芯线(I)、地芯线(2)、外套管(4),主芯线(I)和地芯线(2) 绞合成缆芯(6),缆芯(6)位于外套管(4)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芯线(I)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 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侧; ——所述地芯线(2)由导体(7)、隔离层(8)、绝缘层(9)和护套(10)构成;隔离层(8) 绕包导体(7),绝缘层(9)挤包在隔离层(8)的外侧,护套(10)挤包在绝缘层(9)的外侧; ——还设有固化层(3),所述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伟,李斌,陈俊,宋鹏,袁杰,卞志革,杨景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