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校正装置,用于根据光发射器的光发射位置与基准光发射位置的变化执行校正,其中测量装置测量从通过光发射器在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时到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到达检测位置时的时间间隔,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执行校正,以及其中在旋转部件旋转整数圈时,通过光发射器在基准光发射位置处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激光束被发射到旋转的感光鼓上,从而使感 光鼓的表面曝光以便形成静电潜像。已知的是,在对于高速打印而显影调色剂时,由于相对 于旋转方向的扫描间隔的曝光位置变化或者由于感光鼓的旋转变化,在扫描之间出现位置偏差。由于在图像形成中提供给图像处理部件的充电偏置定时的不一致 (nonconformity)或者由于旋转开始定时的不一致,位置偏差使图像质量劣化或者减少寿 命O在日本专利公开No. S63-055708中,在感光鼓上描绘的静电潜像和通过静电潜像 改变的感光鼓的表面电位被检测,并且基于检测到的电位信号控制激光束的强度。这可以 防止由在激光束和感光鼓之间周期性地产生的垂直扫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偏差所引起的 图像质量的劣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6-274077中,在感光鼓从曝光位置旋转到转印位置的 同时,使感光鼓旋转的齿轮旋转整数圈,以便防止由于感光鼓的旋转不均勻(unevenness) 引起的旋转方向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膨胀和收缩。提出了在曝光位置和转印位置之间的感光 鼓的旋转不均勻的均等化(equalization)。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日本专利公开No. S63-055708中,由于例如设备的主体中的温度升高,出 现在曝光位置和处理装置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偏差。在那种情况下,难以检测在温度增大前 后的从曝光位置到可以检测静电潜像电位的处理装置(显影辊、转印辊和充电辊)的相对位置偏差。此外,驱动源(诸如马达)、惰轮齿轮(idler gear)和感光部件齿轮的旋转变化被 结合在感光鼓的旋转和驱动中。结果,感光鼓的在形成静电潜像时的旋转速度和在到达处 理装置处时的旋转速度不匹配,并且旋转不均匀被反映在检测时间上。存在通过检测器的 检测的检测时间偏离并且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H06-274077中,在曝光位置与转印位置之间的感光鼓的 旋转不均匀可以被均等化,以便防止由感光鼓的旋转不均匀引起的旋转方向上的调色剂图 像的膨胀和收缩。然而,感光鼓的旋转速度的检测的检测精度未被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感光部件;旋转以便驱 动感光部件的旋转部件;光发射器,用于将光发射到感光部件以形成潜像;检测器,用于检 测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测量装置,测量时间;以及校正装置,用于根据 光发射器的光发射位置与基准光发射位置的变化执行校正,其中测量装置测量通过光发射器在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时与通过检测器检测到到达检测位置时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校 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执行校正,以及其中在旋转部件旋转整数圈时,通 过光发射器在基准光发射位置处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从以下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更多的特征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截面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高压电源设备的配置的框图。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 的检测位置的图。图3B是从马达到布置在感光鼓上的感光部件齿轮的驱动配置图。图4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不出由齿隙(backlash)所引起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 的马达齿轮的速度变化(振幅)的图。图4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由齿隙所引起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产生的惰轮 级齿轮(idler stage gear)的速度变化(振幅)的图。图5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横轴上不出基于齿隙的感光鼓的一个周期中的表面 上的位置并且在纵轴上示出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5A是包括示出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的点 经过曝光位置时的速度变化的点划线、示出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的点经过检测位置时的速度 变化的长短交替虚线、以及示出在曝光位置处的速度变化与检测位置处的速度变化之间的 差的实线的图。图5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马达齿轮的在曝光位置处的周期与检测位置处的 周期之间的差是O的图。图6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惰轮级齿轮的在曝光位置处的周期与检测位置处 的周期之间的差是O的图。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马达齿轮和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和的在曝光 位置处的周期与检测位置处的周期之间的差是O的图。图7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 像的检测位置处于277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马达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图7B是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位置处于 277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个周期中的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图7C是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位置处于 277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马达齿轮和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和的速度 变化的图。图8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 像的检测位置处于295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马达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图SB是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位置处于 295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图SC是示出在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位置处于 295度的位置处时的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马达齿轮和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和的速度变化的图。图9是示出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控制系统的配置的框图。图10是示出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的高压电源设备上的一次转印高压电源电路的配置的图。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重合失调(misregistration)校正控制中的基准时间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的重合失调检测图案的示例的平面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在感光鼓上形成用于重合失调检测的静电潜像的状态的透视的说明图。图14A是示出通过还用作检测器的充电装置的对在感光鼓上形成的用于重合失调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的图。 图14B是示出在t时间之后检测在感光鼓上形成的用于重合失调检测的静电潜像的状态的图。图15A、图15B和图15C是示出一次转印部件移动接近于中间转印带之上的图像载体以及移动离开该图像载体的接触和分离状态的图。图16是示出检测一次转印部件移动接近于中间转印带之上的图像载体以及移动离开该图像载体的接触和分离状态的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示例的图。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重合失调校正控制中的另一个基准时间值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图3B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马达齿轮、惰轮级齿轮和感光部件齿轮的旋转的数量和齿轮齿的数量的具体示例的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配置的截面的说明图。图20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过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和用于检测的静电潜像的检测位置的图。图20B是从马达到布置在感光鼓上的感光部件齿轮的驱动配置图。图21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出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马达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21B是示出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惰轮齿轮的速度变化的图。图22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示出感光鼓的一圈旋转中的惰轮级齿轮的速度变化图。的图。图22B是在横轴上示出感光鼓的表面上的位置并且在纵轴上示出速度变化的曲线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部件;旋转部件,旋转以便驱动感光部件;光发射器,将光发射到感光部件并且形成潜像;检测器,检测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测量装置,测量时间;以及校正装置,根据光发射器的光发射位置相对于基准光发射位置的变化执行校正,其中测量装置测量从通过光发射器在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时到通过检测器检测到潜像到达检测位置时的时间间隔,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执行校正,以及其中在旋转部件旋转整数圈时,通过光发射器在基准光发射位置处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5 JP 2011-220915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部件; 旋转部件,旋转以便驱动感光部件; 光发射器,将光发射到感光部件并且形成潜像; 检测器,检测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 测量装置,测量时间;以及 校正装置,根据光发射器的光发射位置相对于基准光发射位置的变化执行校正,其中测量装置测量从通过光发射器在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时到通过检测器检测到潜像到达检测位置时的时间间隔, 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执行校正,以及其中在旋转部件旋转整数圈时,通过光发射器在基准光发射位置处在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到达检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与基准时间间隔之间的差来执行校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检测器包括用于对感光部件充电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检测器,并且检测位置是用于由充电装置对感光部件的表面充电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来校正通过光发射器的光到感光部件的发射以便形成图像的定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校正装置基于由测量装置测量的时间间隔来校正感光部件的旋转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旋转部件是将驱动力传递到感光部件的齿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感光部件齿轮,与感光部件同轴地布置并且与感光部件接合, 其中旋转部件是将驱动力传递到感光部件齿轮的齿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另一个齿轮,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齿轮,其中 在另一个齿轮旋转整数圈时所述齿轮旋转一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存在多个感光部件,并且通过光发射器在多个感光部件上形成的潜像通过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可视化,以便形成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尚辉,中岛里志,渡边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