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113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包括LED光源、用于承载LED光源的LED基板以及用于对LED光源发射的LED光进行二次配光的反射器,LED基板与反射器底端固定连接,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LED光源的上方,包括均为平面的第一反射面、水平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其中LED基板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0°~45°,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5°~120°,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为15°~3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眩效果好、发光效率高和节能降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防眩蓬顶灯
技术介绍
亮度极高的光源经过反射产生的亮度极高的光或者强烈的亮度对比,就会让观众 产生眩光。眩光不但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应感,而且强烈的眩光还会损害视觉甚至引起失 明。蓬顶灯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由荧光灯管作为光源,由单根、二根、三根、四根等次序 排列装置于反射器内。采用上述次序排列的蓬顶灯其占用体积相对较大,成本高,另外荧光 灯管裸露,容易吸附灰尘杂物、不易清理,从而影响照明光效,还容易造成眩光,使人感到不 舒服。此外,常用的LED反射型配光往往以直下式为主,眩光区域在灯具正下方,光源直接 射入人眼,产生眩光现象,甚至造成人眼疲劳或伤害,因此解决蓬顶灯照明的眩光问题非常 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眩效果好、 发光效率高的LED防眩蓬顶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 包括LED光源、用于承载LED光源的LED基板以及用于对LED光源发射的LED光进行二次 配光的反射器,所述LED基板与反射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LED光源 的上方,包括均为平面的第一反射面、水平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其中,所述LED基板与水 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0° 45°,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5° 120°,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为15° 3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与水平反射 面之间的夹角优选15°,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优选102°,所述第三 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优选2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宽幅为150 400mm,长度为 200 800m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底端与所述 反射器水平反射面的垂直距离为20 80m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底端与所述 反射器水平反射面的垂直距离优选37. 7_。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均布设置LED 光源,均布间距为20 150_。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为白光LED, 功率为1W、2W、3W或4W。 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改变以往反射型直下配光方式,避免了眩光区域在灯具正下方,从而避免光源直接射入人眼,可以有效地防止眩光的产生。由于采用的光源为LED光源,其功率仅为1W、2W、3W或4W,可以有效地降低照明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目标。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的光路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的截面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的光强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的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包括LED光源1、用于承载LED光源的LED基板2以及用于对LED光源发射的LED光进行二次配光的反射器3,LED基板2与反射器3 底端固定相连,反射器3的反射面位于LED光源I的上方,包括均为平面的第一反射面31、 水平反射面32和第三反射面33,其中LED基板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 45°, 优选15° ;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β可以是95° 120°,优选102° ;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Y可以是15° 30° ,优选21°。上述反射器2可以由多块板材(如铝材)分别相互拼接组成,也可以由一块板材直接折弯成型或压制而成,反射器整体宽幅为150 400mm,长度为200 800mm,为了获得最佳的配光效果,LED基板2的底端与反射器水平反射面32的垂直距离为20 80mm,最好是37. 7mm。如图3所示,LED防眩蓬顶灯在LED基板上均匀布置有LED光源,均布间距可以是 20 150mm。LED防眩蓬顶灯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适当型号和功率的LED光源,其中优选 CREE白光LED,功率可以是1W、2W、3W或4W。图4是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的光强分布图。如图4所示的反射器配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出光角度不同,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出光角度与反射器的角度取值相关,多用于狭长区域照明。采用本专利技术LED防眩蓬顶灯所述结构的反射器,不但可以防眩光,还可以取得较好的配光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光源、用于承载LED光源的LED基板以及用于对LED光源发射的LED光进行二次配光的反射器,所述LED基板与反射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LED光源的上方,包括均为平面的第一反射面、水平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其中,所述LED基板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0°~45°,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5°~120°,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为15°~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光源、用于承载LED光源的LED基板以及用于对LED光源发射的LED光进行二次配光的反射器,所述LED基板与反射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LED光源的上方,包括均为平面的第一反射面、水平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其中,所述LED基板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0° 45°,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95° 120° ,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互补角为15。 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防眩蓬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基板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的夹角为102°,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水平反射面之间夹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黄俊晖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