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培培专利>正文

多细胞共培养皿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960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及其使用方法,培养皿包括壳体、卡槽、隔板,壳体被隔板、卡槽分成特定细胞腔室和3个以上的周围腔室,周围腔室环绕在特定细胞腔室周围,特定细胞腔室周围的隔板为可拆卸式隔板,周围腔室之间的隔板为固定隔板。隔板旁设有隔膜,所述隔膜材质为聚碳酸酯膜;所述隔板材质为塑料或者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造型独特,可用于研究其他多个细胞对某一特定靶细胞的单独作用及协同作用。运用于多个细胞之间,研究多种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中药复方中药物的单独作用及君臣佐使的配伍作用。用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用于监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轻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细胞培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背景当前,创建与体内相似的生长环境,促使细胞增殖、分化及呈现出类似体内组织结构和功能性状是体外细胞培养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体外单细胞培养技术,虽然其具有培养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可大量应用的优点,但由于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微环境,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并不是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下发生的,而是通过体内的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不能真实模拟体内环境,而使细胞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单层细胞培养技术的局限,并进而提出了共培养技术。目前有两种细胞共培养体系,一为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同时或分别接种于同一孔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之间直接接触;二为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的载体上,然后将这两种载体置于同一培养环境之中,使不同种类的细胞共用同一种培养体系而不直接接触。但是此类培养技术也存在较多的局限性,例如与体内环境还是具有很大差别,并不能完全反映体内的变化;若观察两-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利用Transw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包括壳体(1)、卡槽(4)、隔板(3a,3b),其特征在于:壳体(1)被隔板(3a,3b)分成特定细胞腔室(6)和3个以上的周围腔室(5),所述周围腔室(5)环绕在特定细胞腔室(6)周围,所述特定细胞腔室(6)周围的隔板(3a)为可拆卸式隔板,周围腔室(5)之间的隔板(3b)为固定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包括壳体(I)、卡槽(4)、隔板(3a, 3b),其特征在于壳体(I)被隔板(3a,3b)分成特定细胞腔室(6)和3个以上的周围腔室(5),所述周围腔室(5)环绕在特定细胞腔室(6)周围,所述特定细胞腔室(6)周围的隔板(3a)为可拆卸式隔板,周围腔室(5)之间的隔板(3b)为固定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设有壳盖(8),壳盖(8)上设有密封装置(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细胞腔室(6)周围的隔板(3a)旁设有隔膜(2),所述隔膜(2)材质为聚碳酸酯膜;所述隔板(3a,3b)材质为塑料或者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与隔板(3a, 3b)连接处,隔板(3a,3b)与卡槽(4)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防止腔室之间的液体互通;所述壳体(I)与隔膜(2)连接处,隔膜(2)与卡槽(4)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防止隔板(3a)拆离后,腔室之间的液体未经隔膜(2)互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培培相萍萍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唐培培相萍萍张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