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57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27
一种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包括支墩本体,该支墩本体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墩本体内具有纵向设置的过流通道,该过流通道两端分别与前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一螺杆设于该过流通道内并能旋转,该螺杆的底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水流的螺旋桨,该螺杆的顶端与一设于支墩本体外侧的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桨,从而将上部水体驱动到底部,可促进水体交换,增加底部水体溶氧,改善水底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墩,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水系的支墩。
技术介绍
城市水系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很多城市水系由于缺乏水源补充,形成封闭水系,加之地势平坦,水系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水系缺乏流动,水体垂直分层交换量少,水体溶氧不足,水生生物窒息死亡,底部产生厌氧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水系生态恶化,达不到城市景观水系的标准。当前,城市水系在加强控制污水排放的同时,多采用人工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法,以期去除水中富余的营养盐。然而由于水生植被的生理生态特征,其维护管理也非常繁琐,而且此类方法并不能促进水体垂直交换而增加溶氧、改善生态,因此效果也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促进水系流动从而改善水质生态环境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包括支墩本体,该支墩本体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墩本体内具有纵向设置的过流通道,该过流通道两端分别与前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一螺杆设于该过流通道内并能旋转,该螺杆的底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水流的螺旋桨,该螺杆的顶端与一设于支墩本体外侧的电机连接。进一步,所述支 墩本体的上端开口并设有一能拆卸的盖板,该盖板中部具有供螺杆贯穿通过的直通道,而所述的电机则设于该盖板外端面。为降低振动,所述的电机通过一电机架设于盖板外端面。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一消音防护罩。消音防护罩可遮挡风雨,保护电机,同时又助于降低噪音,避免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进一步,所述的进水口形成于支墩本体的上端部,而所述的出水口则形成于支墩本体的下端部。所述的支墩本体底部内凹成形有防滑槽。在支墩沉入水下时,防止出现滑移。为进一步降低振动,所述螺杆的下端部能转动地设于一螺杆架上,该螺杆架则固定于过流通道的内壁。所述的进水口设有防止杂物流入支墩本体内的拦污栅。拦污栅防止杂物流入,损坏螺旋桨,堵塞过流通道。所述的支墩本体内位于过流通道两侧分别形成有中心腔体,每个中心腔体顶部具有注水孔,该注水孔与过流通道相通。安装前,中心腔体主要用于为支墩提供浮力,便于安装时在水中拖运定位。当支墩定位后,再向中心腔体内注水,增加支墩重量,提高稳性。所述的过流通道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扩口段、中间段及下扩口段而呈中间窄两端宽,而所述的螺旋桨则位于过流通道的中间段。这样的设计利于最大效率的给予水流驱动,动能利用率被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驱动螺旋桨,从而将上部水体驱动到底部,可促进水体交换,增加底部水体溶氧,改善水底环境。另外,支墩可以模块化生产, 方便运输组装。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为图1的后视图。为图1的俯视图。为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 为图3中沿B-B方向剖视图。 为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广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包括支墩本体1、电机3、螺杆4及螺旋桨42,支墩本体I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进水口 11设有拦污栅 2,拦污栅2防止杂物流入,损坏螺旋桨,堵塞过流通道。支墩本体I内具有纵向设置的过流通道5,过流通道5两端分别与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连通,具体地,过流通道5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扩口段51、中间段52及下扩口段53而呈中间窄两端宽,螺旋桨42位于过流通道的中间段52。支墩本体I的上端开口并设有一能拆卸的盖板10,盖板10中部具有供螺杆4贯穿通过的直通道,盖板10还留有拦污栅孔,用于起放拦污栅2。电机3通过电机架32设于盖板10外端面,电机3的外侧设有一消音防护罩31,消音防护罩31内设有消音棉(图中无显示),消音防护罩31可遮挡风雨,保护电机,同时又助于降低噪音,避免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螺杆4设于过流通道5内并能旋转,螺杆4的底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水流的螺旋桨42,螺杆4的顶端与的电机3连接。螺杆4的下端部能转动地设于一螺杆架41上,螺杆架41固定于过流通道5的内壁,螺杆架41螺杆的振动。进一步, 进水口 11形成于支墩本体I的上端部,出水口 12则形成于支墩本体I的下端部。支墩本体I底部内凹成形有防滑槽13,在支墩沉入水下时,防止出现滑移。支墩本体I内位于过流通道5两侧分别形成有中心腔体14,每个中心腔体14顶部具有注水孔15, 该注水孔15与过流通道5相通。安装前,中心腔体14主要用于为支墩提供浮力,便于安装时在水中拖运定位。当支墩定位后,再向中心腔体14内注水,增加支墩重量,提高稳性。通过电机3驱动螺旋桨42,从而将上部水体驱动到底部,可促进水体交换,增加底部水体溶氧,改善水底环境。具体应用时可以错峰利用城市电力资源,以降低电力成本。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发挥群体效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包括支墩本体,该支墩本体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墩本体内具有纵向设置的过流通道,该过流通道两端分别与前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一螺杆设于该过流通道内并能旋转,该螺杆的底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水流的螺旋桨,该螺杆的顶端与一设于支墩本体外侧的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包括支墩本体,该支墩本体两侧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墩本体内具有纵向设置的过流通道,该过流通道两端分别与前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一螺杆设于该过流通道内并能旋转,该螺杆的底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水流的螺旋桨,该螺杆的顶端与一设于支墩本体外侧的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本体的上端开口并设有一能拆卸的盖板,该盖板中部具有供螺杆贯穿通过的直通道,而所述的电机则设于该盖板外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一电机架设于盖板外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一消音防护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水系模块化支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福坤闻正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