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42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起重吊装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该门式起重机包括左右两套走行大车、设置在走行大车上的支腿结构、主梁以及设置在主梁上的起重小车,所述的支腿结构具体由沿纵向坡道分设前、后的固定支腿和可伸缩支腿构成,其中在可伸缩支腿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缸,具体用以调节支腿结构在坡道上的高度以保持水平;同时支腿结构底部通过设置十字轴用以确保处于铅直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门式起重机通过液压油缸和十字轴的调节可始终在坡道上处于水平状态和铅直状态;可免去修建调坡基础或大大减小调坡基础的高度和重量,简化施工、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吊装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 机。
技术介绍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 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腿,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 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 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被较多的使用在施工作业现场用于架梁、吊装重型设备等, 但是现有的门式起重机均设计在平面上使用,而施工现场普遍坑洼不平或者具有斜坡,门 式起重机无法在水平状态下施工作业。针对门式起重机无法在斜坡上正常作业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解决办法 是通过修建调坡基础(多为条形基础)找平并在其上放置轨道,以使门式起重机的支腿走行 于轨道之上进行水平状态下的作业。此种解决办法的缺点在于修建调坡基础增加了工程造 价,调坡基础无法重复利用,门式起重机新到一个工程,必须重新修建调坡基础。因此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急需一种可以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 的门式起重机,该门式起重机通过在其可伸缩支腿的底部设置液压油缸以改变可伸缩支腿 在纵坡上的高度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同时通过在可伸缩支腿和固定支腿底部设置十字轴以 实现所述可伸缩支腿和固定支腿在上、下方向上起伏始终保持铅直状态。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两套走行大车、设置 在所述走行大车上的支腿结构、主梁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腿结构具体由呈纵向布设的可伸缩支腿和固定支腿构成,所述可伸缩支腿与所述走行大 车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走行大车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 腿结构的底部。所述液压油缸外套设有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顶部与所述液压油缸顶部固 定并可随所述液压油缸伸缩而上下移动,所述内套筒底部与所述液压油缸底部固定,所述 外套筒设置于所述内套筒的上端且两者滑动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大螺母用以对所述液 压油缸机械锁止。所述固定支腿设置于所述坡道的高位处,所述可伸缩支腿设置于所述坡道的低位 处。所述可伸缩支腿与所述走行大车之间设置有十字轴,同时所述固定支腿与所述走行大车之间也设置有十字轴。所述走行大车底部设置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走行大车 底部车轮上的刹车装置以及位于所述车轮下方的铁鞋。所述起重小车具体由横向走行轮、纵向走行车以及纵向桁架和起重装置组成,其 中所述横向走行轮支撑固定所述纵向桁架,所述纵向桁架支撑所述纵向走行车,所述起重 装置固定于所述纵向走行车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门式起重机可通过±3. 5% (即±2° )以内的纵坡,可免去修建 调坡基础或大大减小调坡基础的高度和重量,简化施工、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其支腿 结构可在允许的坡率调节范围内进行高低差调节,并可无极调整尺寸,精确至mm级,确保 门式起重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十字轴可自由摆动,对横坡不平顺有较好适应性,确保门 式起重机始终处于铅直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门式起重机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门式起重机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起重小车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可伸缩支腿和走行大车的局部放大图1 ;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固定支腿和走行大车的局部放大图1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 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5,图中标记1-4分别为主梁1、起重小车2、起重装置21、纵向走行车22、横向 走行轮23、纵向桁架24、支腿结构3、固定支腿31、可伸缩支腿32、液压油缸33、外套筒34、 内套筒35、十字轴承36、十字轴37、十字轴承38、十字轴39、走行大车4、车轮41、铁鞋42。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 重机,本门式起重机主要由底部的左右两套走行大车4、设置在走行大车4上的支腿结构3、 横向连接两侧支腿结构3的主梁I以及设置在主梁I上的起重小车2 ;其中各侧的支腿结 构3由位于坡道高位处的固定支腿31以及位于坡道低位处的可伸缩支腿32组成,固定支 腿31和可伸缩支腿32可在高低差允许的坡率范围内进行调节,并可无极调整尺寸,精确至 mm级,确保门式起重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如图4、5所示,门式起重机底部的走行大车4采用双轨形式,具体由车架、车轮41、 刹车装置、车轮41下方的防滑铁鞋42、减速机、制动电机等组合而成;在走行大车4和可伸 缩支腿32之间设置有十字轴承座,十字轴承座具体包括十字轴承36和十字轴37 ;在走行 大车4和固定支腿31之间同样设置有十字轴承座,十字轴承座具体包括十字轴承38和十 字轴39 ;上述结构采用运梁台车设计原理,所有车轮41受力均匀,支腿结构3在左、右、前、 后方向上可以通过十字轴37、39上下起伏,始终保持铅直状态,以适应±3%以内横坡不平 顺。如图1、2、4、5所示,在支腿结构3的底部设置有呈纵向布设的固定支腿31和可伸缩支腿32,可伸缩支腿3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调节由液压油缸33驱动,采用内外套大螺母机械锁止。液压油缸33行程lm,满足±3. 5%纵坡调整,通过调整液压油缸33,可以改变可伸缩支腿32的高度,调整幅度由L (L为可伸缩支腿32与固定支腿31之间的水平距离) 和纵坡坡度α决定,具体来说,上坡时液压油缸向上顶升Ltana,下坡时液压油缸向下回缩Ltan α,从而始终保证横梁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内套筒35和外套筒34是固定液压油缸 33位置的第二道保险措施,外套筒34随液压油缸33伸缩而上下移动,内套筒35外壁刻有螺纹并配有大螺母一枚。当液压油缸33达到预定行程后,向上旋紧大螺母抵住外套筒34, 从而进一步确保支腿高度不发生变化。当固定支腿31和可伸缩支腿32之间的高差调平之后,电机驱动走行大车4向前走行,其最大爬坡能力由轮轨之间的摩擦特性决定。如图1、2、3所示,主梁I采用三角型主梁,节段拼装销孔联接,主梁I长度由横向跨度W及搭接长度决定;在主梁I上设置有起重小车2,起重小车2具体由横向走行轮23、 纵向走行车22以及纵向桁架24和起重装置21组成,其中横向走行轮23支撑固定纵向桁架24,纵向桁架24支撑纵向走行车22,起重装置21固定于纵向走行车22上,其额定起重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横向、纵向移动,纵移范围±50cm以满足架梁精确对位要求,并设置有限位装置。当走行大车4被锁止之后,起重小车2通过纵向走行车22沿纵向桁架24 在纵向移动,以完成精确吊运物体。以下结合具体工程对本门式起重机的工作方法做具体介绍本工程主线高架与地面桥在横断面上呈“品”字结构,施工顺序为先施工地面桥,后施工高架桥,由于受地面桥架设完成后,主线桥面高度约33m,且0#南侧无架桥机拼装平台,仍采用架桥机架梁组拼吊装困难,受空间位置的影响,平台位置也无法采用大型起重吊机MMO其中1# 11#墩位置,地面桥纵坡为+3. 12% -2. 37%,满足门式起重机适用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两套走行大车、设置在所述走行大车上的支腿结构、主梁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具体由呈纵向布设的可伸缩支腿和固定支腿构成,所述可伸缩支腿与所述走行大车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走行大车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腿结构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两套走行大车、设置在所述走行大车上的支腿结构、主梁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起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具体由呈纵向布设的可伸缩支腿和固定支腿构成,所述可伸缩支腿与所述走行大车之间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固定于所述走行大车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腿结构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外套设有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顶部与所述液压油缸顶部固定并可随所述液压油缸伸缩而上下移动,所述内套筒底部与所述液压油缸底部固定,所述外套筒设置于所述内套筒的上端且两者滑动配合,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大螺母用以对所述液压油缸机械锁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坡道上走行和作业的门式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迎选向科屠科技王志刚杨钱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