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料管中使用的多层管。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的燃料管中大多使用树脂管。树脂管与金属管不同,具有不会生锈、加工容易、设计上的自由度大、重量轻等各种优点。另一方面,将树脂管用于燃料管时出现的问题是汽油透过树脂管释放到外部。最近,由于环境问题,欧美国家日益加强了对燃料管中应用的树脂管的燃料透过限制。通过使用SHED实验机进行的CARB DBL法测定燃料管用的树脂管的透过量时,如果结果显示烃的透过量为50mg/m ·天以下,则被视为是低透过性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向燃料管中使用的树脂管附加燃料难以透过的性质(以下称为低透过性)。为了提高低透过性,有一种树脂管是将与汽油接触的最内层由低透过性的树脂形成,其外侧是粘合层,最外层使用聚酰胺树脂等。作为低透过性的树脂,已知氟树脂(ETFE)是低透过性非常优异的树脂。人们正在开发由该氟树脂构成阻挡层的树脂管。
技术实现思路
以该种氟树脂作为阻挡层的树脂管的问题是虽然其作为阻挡层的低透过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氟树脂是昂贵的树脂。因此,人们考虑使用低透过性较好且较为廉价的树脂来构成多层树脂管。实际上,例如尝试了将廉价的聚乙 ...
【技术保护点】
多层管,该多层管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树脂管,所述多层结构由以热塑性树脂为材料的多个树脂层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树脂层中,中间层由通过导入官能团而改性的酸改性树脂层构成,且相邻的至少一层是以芳族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阻挡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2.01 JP 2007-0235201.多层管,该多层管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树脂管,所述多层结构由以热塑性树脂为材料的多个树脂层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树脂层中,中间层由通过导入官能团而改性的酸改性树脂层构成,且相邻的至少一层是以芳族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阻挡层。2.多层管,该多层管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树脂管,所述多层结构由以热塑性树脂为材料的3层以上的树脂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以芳族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阻挡层,该阻挡层的外侧层、内侧层均由通过导入官能团而改性的酸改性树脂层构成。3.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阻挡层由PA9T构成。4 .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层和内侧层由乙烯/GMA的共聚物构成,所述GMA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5.多层管,该多层管是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树脂管,所述多层结构由以热塑性树脂为材料的3层以上的树脂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导入官能团而改性的酸改性树脂层,该酸改性树脂层的内侧层是以芳族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阻挡层。6.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酸改性树脂层由酸改性芳族PA9T构成,上述阻挡层由PA9T构成。7.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酸改性树脂层由乙烯/GMA的共聚物构成,上述阻挡层由PA9T或酸改性PA9T构成,所述GMA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8.权利要求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其特征在于酸改性树脂层的外侧层由PA6、PA66、PA11、PA12的任一种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