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常燕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661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5-25份、黄连5-15份、牡丹皮10-30份、当归5-25份、生地10-40份、升麻5-15份、炙甘草5-20份、紫草5-25份、大黄5-20份、白芍10-40份、炒栀子5-20份、黄柏5-25份、淡竹叶5-25份、藿香10-40份、玄参10-40份、麦冬10-30份、金银花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补血活血、补脾和胃、养血柔肝的功效,其治疗乏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乏力是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慢性虚弱症候,是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中医将此证归于虚劳范畴,也见于亚健康状态。疲倦乏力原因较多,但多见于气虚。常伴有面色白、头眩耳鸣、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中医治疗乏力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5-25份、黄连5-15份、牡丹皮10-30份、当归5-25份、生地10-40份、升麻5-15份、炙甘草5_20份、紫草5_25份、大黄5_20份、白芍10-40份、炒桅子5-20份、黄柏5-25份、淡竹叶5_25份、藿香10-40份、玄参10-40份、麦冬10-30份、金银花5-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15份、黄连6份、牡丹皮20份、当归15份、生地30份、升麻6份、炙甘草10份、紫草15份、大黄10份、白芍30份、炒桅子10份、黄柏15份、淡竹叶15份、藿香30份、玄参30份、麦冬20份、金银花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姜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的功效;大黄具有泻火消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炒桅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柏具有的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功效;淡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 作用,共奏清热解毒、滋阴生津、补血活血、补脾和胃、养血柔肝的功效,对乏力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6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15g、黄连6g、牡丹皮20g、当归15g、生地30g、升麻6g、炙甘草10g、紫草15g、大黄10g、白芍30g、炒桅子10g、黄柏15g、淡竹叶15g、藿香30g (后下)、玄参30g、麦冬20g、金银花IOgo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20g、黄连10g、牡丹皮15g、当归5g、生地40g、升麻10g、炙甘草5g、紫草25g、大黄12g、白芍15g、炒桅子20g、黄柏12g、淡竹叶25g、藿香20g (后下)、玄参10g、麦冬15g、金银花12g。实施例3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5g、黄连12g、牡丹皮25g、当归20g、生地10g、升麻15g、炙甘草20g、紫草10g、大黄5g、白芍40g、炒桅子15g、黄柏5g、淡竹叶20g、藿香IOg (后下)、玄参20g、麦冬10g、金银花2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log、黄连15g、牡丹皮30g、当归12g、生地20g、升麻12g、炙甘草12g、紫草5g、大黄20g、白芍10g、炒桅子5g、黄柏25g、淡竹叶10g、藿香25g (后下)、玄参40g、麦冬30g、金银花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25g、黄连5g、牡丹皮10g、当归25g、生地15g、升麻5g、炙甘草15g、紫草12g、大黄15g、白芍20g、炒桅子12g、黄柏10g、淡竹叶5g、藿香40g (后下)、玄参35g、麦冬25g、金银花1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年龄30 65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三、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 (2)显效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 (3)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偶感稍有不适; (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52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李某,男,49岁。就诊时自诉头部昏沉不适半年多,乏力,近日加重。多眠,夜梦多,舌质淡,苔薄腻,脉象沉弦细。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诸症大减,继续服用2个疗程,治愈。随后回访无复发。病例2: 陈某,女,40岁。患者自诉近期乏力,耳鸣、眩晕、肢体困重,气短懒语,睡眠不好,伴有胃痛,不思饮食,眩晕,睡眠不好。脉细,舌裂纹,苔白腻。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乏力、耳鸣、眩晕消失`,睡眠转好,精力充沛,治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5?25份、黄连5?15份、牡丹皮10?30份、当归5?25份、生地10?40份、升麻5?15份、炙甘草5?20份、紫草5?25份、大黄5?20份、白芍10?40份、炒栀子5?20份、黄柏5?25份、淡竹叶5?25份、藿香10?40份、玄参10?40份、麦冬10?30份、金银花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乏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姜半夏5-25份、黄连5-15份、牡丹皮10-30份、当归5_25份、生地10-40份、升麻5_15份、炙甘草5-20份、紫草5-25份、大黄5-20份、白芍10-40份、炒桅子5_20份、黄柏5_25份、淡竹叶5-25份、藿香10-40份、玄参10-40份、麦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常燕
申请(专利权)人:丁常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