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加湿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加热装置如电暖器,一般采用辐射加热方式加热,其不足之处是靠空气自然流动方式加热,加热效果不佳,即靠近电暖气的地方和远离电暖器的地方温度反差较大,并升温时间慢,时间长、不均匀,而采用风吹电热丝直吹方式加热的装置,其加热效果解决了辐射加热方式的不足,但加热丝加热工作始终处于大电流状态下,消耗电能较大,以上两种加热方式的不足还表现为被加热的室内空气干燥,如增加室内湿度还需安装加湿装置,以上两种产品均没有净化空气的功能,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专利申请号为201210039423. 5的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多功能电暖器,其特点是1、采用远红外发热管发热,遮光换热管套、散热片吸热散热方式、升温快,远红外发热管的电能转换成热能热交换速度快,热能效率高,能达到快速供暖效果,2、电动风扇将加热升温后的空气吹在下端的空气净化加湿水槽里的水面上带走水分子,加湿效果明显,使人舒适,3、电动风扇将室内空气往复的升温后吹到空气净化加湿水槽里,使空气和里面的水接触而将空气中浮尘物体滞留在水中,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前板(1)、外壳左侧板(2)、外壳右侧板(3)、外壳上盖(4)、外壳后上板(5)、外壳后中板(6)、外壳底座(7)、导风片(8)、电源开关(9)、下隔热箱体前板(10)、下隔热箱体后板(11)、下隔热箱体顶板(12)、下隔热箱体侧板(13)、水位开关器(14)、加湿水箱(15)、上隔热箱体前板(16)、上隔热箱体后板(17)、上隔热箱体顶板(18)、上隔热箱体左侧板(19)、上隔热箱体右侧板(20)、换热管套(21)、散热片(22)、串联杆(23)、陶瓷固定件(24)、吸尘网板(25)、壳体夹板(26)、锥形网套(27)、固定套(2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前板(I)、外壳左侧板(2)、外壳右侧板(3)、外壳上盖(4)、外壳后上板(5)、外壳后中板(6)、外壳底座(7)、导风片(8)、电源开关(9)、下隔热箱体前板(10)、下隔热箱体后板(11)、下隔热箱体顶板(12)、下隔热箱体侧板 (13)、水位开关器(14)、加湿水箱(15)、上隔热箱体前板(16)、上隔热箱体后板(17)、上隔热箱体顶板(18)、上隔热箱体左侧板(19)、上隔热箱体右侧板(20)、换热管套(21)、散热片 (22)、串联杆(23)、陶瓷固定件(24)、吸尘网板(25)、壳体夹板(26)、锥形网套(27)、固定套 (28)、放电针(29)、遮热遮光板(30)、温控探头(31)、温控开关器(32)、贯流式风扇(33)、远红外发热管(34)、高压包(35)、主电路板(36)、温控U型架(37)、进风感温探头(38)、出风感温探头(39)、接触开关(40);所述外壳前板(I)、外壳左侧板(2)、外壳右侧板(3)、外壳上盖(4)、外壳后上板(5)、 外壳后中板(6)、外壳底座(7)组装在一起构成箱体,所述外壳上盖(4)上嵌有控制面板 (4-1),所述外壳左侧板(2)和外壳右侧板(3)上分别设有提手(2-3-1),所述外壳前板(I) 上设有出风口网罩(1-1),在出风口网罩(1-1)内的外壳前板(I)上固定有数片导风片(8) 和出风感温探头(39),所述外壳后上板(5)上分别设有二个进风口网罩(5-1),所述外壳后中板(6)上设有电源开关(9),外壳后中板(6)的下方为加湿水箱进口(6-1);所述下隔热箱体前板(10)、下隔热箱体后板(11)、下隔热箱体顶板(12)及二块下隔热箱体侧板(13)组装在一起构成下隔热箱体,下隔热箱体固定在箱体内的外壳底座(7)上, 下隔热箱体前板(10)的上方为出风口(10-1),出风口(10-1 )对应于外壳前板(I)上的数片导风片(8),所述下隔热箱体后板(11)的下方为加湿水箱口(11-1),加湿水箱口(11-1) 对应于外壳后中板(6)下方的加湿水箱进口(6-1),安装有水位开关器(14)的加湿水箱 (15)依次通过加湿水箱进口(6-1 )、加湿水箱口( 11-1 ),设置在下隔热箱体内的外壳底座(7)上;所述上隔热箱体前板(16)、上隔热箱体后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