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210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驱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固定架、超声波发生机构、电源和超声波扬声机构,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该装置的超声波发生机构可直接发出16kHz-30kHz的超声波,直接向横担方向不间断传播;发出的超声波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远离超声波覆盖的范围,由于该系统采用不断变化的超声波频率,和不同的工作机制,所以鸟类无法适应,保证了驱鸟效果的持久性,且夜间无光照和电池电压低于11V的情况下装置自动停运,白天光照情况下自动开机工作,可大大降低运行人员拆除鸟窝的劳动强度,确保了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驱鸟器
,具体的讲涉及智能超声波驱鸟器
技术介绍
每年春季,配电线路耐张杆塔等地方鸟类搭窝现象非常普遍,鸟害直接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占故障总数的60%以上。为达到驱除鸟类,保护配电线路的目的,主要采用在配电线路上使用驱鸟器,目前使用的驱鸟器主要是机械转轮驱鸟器,该类的驱鸟器易损、易停转、鸟类容易适应,造成驱鸟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驱鸟效果好、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的智能超声波驱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架、超声波发生机构、电源和超声波扬声机构,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遥控接收机构,遥控接收机构通过遥控开关与控制机构连通;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的发声方向竖直向上。本技术提供的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固定架、超声波发生机构、电源和超声波扬声机构,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该装置的超声波发生机构可直接发出16kHz-30kHz的超声波,直接向横担方向不间断传播;发出的超声波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远离超声波覆盖的范围,由于该系统采用不断变化的超声波频率,和不同的工作机制,所以鸟类无法适应,保证了驱鸟效果的持久性,且夜间无光照和电池电压低于Ilv的情况下装置自动停运,白天光照情况下自动开机工作,可大大降低运行人员拆除鸟窝的劳动强度,确保了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其二,由于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由太原能板供电,无光照可工作时间10天以上,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其三,由于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遥控接收机构,遥控接收机构通过遥控开关与控制机构连通,鸟害季节过后,可直接由地面运行人员用遥控器关闭电源,装置停转工作,待来年重新开启;其四,由于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的发声方向竖直向上,大大提高了超声波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驱鸟的效果O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的俯视图;图2为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的侧视图;图3为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电子线路的方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出的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的结构包括有固定架1、超声波发生机构2、电源5和超声波扬声机构3,超声波发生机构2通过控制机构4控制,该装置的超声波发生机构3可直接发出16kHz-30kHz的超声波,直接向横担方向不间断传播;发出的超声波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远离超声波覆盖的范围,由于该系统采用不断变化的超声波频率和不同的工作机制,所以鸟类无法适应,保证了驱鸟效果的持久性,且夜间无光照和电池电压低于Ilv的情况下装置自动停运,白天光照情况下自动开机工作,可大大降低运行人员拆除鸟窝的劳动强度,确保了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固定架I上设置有与电源5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6,电池由太原能板供电,无光照可工作时间10天以上,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在固定架I上设置有遥控接收机构7,遥控接收机构7通过遥控开关8与控制机构4连通,鸟害季节过后,可直接由地面运行人员用遥控器关闭电源,装置停转工作,待来年重新开启。超声波发生机构3的发声方向竖直向上,大大提高了超声波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驱鸟的效果。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技术智能超声波驱鸟器结构相同,就落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其特征为:包括固定架、超声波发生机构、电源和超声波扬声机构,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其特征为包括固定架、超声波发生机构、电源和超声波扬声机构,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超声波驱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驰吕健杨杰卢玉洋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