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103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外壳。其中一信号端子呈L形,该端子沿平板部一端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可与对应插接头电性接触,另一端垂直向下形成焊接部可焊接于电路板;于该端子平板部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卡掣部,同时于平板部至少设有一止退部,由此该端子便可卡掣固定于绝缘本体顶面所设的开放槽道内,实现便捷的装配。如此以来,简化连接器结构及生产装配工艺,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频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到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其它通信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发展,功能也趋于丰富、多样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能产生声音效果的语音插座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相关现有音频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孔及用于收容对应信号端子的收容槽。绝缘本体 均为封闭型结构,所述的若干信号端子均干涉固定保持于绝缘本体内部所设的槽道内,因此槽道与槽道之间壁厚较厚,从而使现有音频连接器具有较大体积,阻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同时在装配组装时工艺也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制程不良。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音频插座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装配结构,通过所述的结构可使信号端子便捷的装配固定于绝缘本体表面,以简化连接器结构及生产装配工艺,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可节省该连接器空间占有率。本技术上述目的及解决问题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外壳。一信号端子呈L形,该端子由平板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由平板部另一端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焊接部;该端子平板部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卡掣部,并于平板部至少设有一止退部,该信号端子卡掣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顶面所设的开放槽道内。所述绝缘本体的开放槽道两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后端开放,前端封闭形成止挡部,且槽道两侧分别设有缺口。所述绝缘本体槽道一端设有信道,该信道与绝缘本体插接孔融汇贯通。所述信号端子接触部沿通道伸入插接孔。该信号端子由平板部撕裂形成止退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信号端子可便捷的装设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顶面,同时还可减少该连接器空间占有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音频插座连接器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音频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3、图4、图5为本技术音频插座连接器端子、绝缘本体、金属外壳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音频插座连接器立体图。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符号说明1-绝缘本体11-插接孔12-沉孔13-缺口14-通道15-槽道16-凹槽161-止挡部17、18-插槽2_金属外壳21-空缺部22-弹片3-信号端子31-平板部32-止退部33-卡掣部34-接触部35-焊接部4-信号端子5-信号端子组6-音频插座连接器61-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加说明如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6,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绝缘本体I的复数信号端子3、4、5,及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外壳2。绝缘本体I前端面设有供配对的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入且贯通的插接孔11,后端面设有复数插槽17,可供信号端子组5插设固定于其中,信号端子组5结构在此不加以限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结构变更,不影响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在此不再作进一步描述。所述的金属外壳2套设与绝缘本体I表面,于前端面设有一空缺部21,以确保信号端子接触部34不至于与金属外壳接触,同时沿前端面延伸设有弹片22,以实现该连接器与机壳导通接地。于绝缘本体I顶面设有供信号端子3卡掣固定的开放槽道15,该槽道靠近插接孔11端设有一信道14,该信道14 一侧设有一插槽18,以供信号端子4插置固定,且该信号端子4接触部41通过所设的通道14伸入插接孔11。并于槽道15两侧分别设有凹槽16,该凹槽的后端开放,前端封闭形成止挡部161,且于槽道两侧分别设有缺口 13,同时于槽道底面设有方形沉孔12。所述信号端子3呈L形,该端子由平板部31 —端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34,该接触部可通过绝缘本体I所设的通道14延伸至插接孔11内;该端子由平板部31另一端垂直向下形成焊接部35 ;于端子平板部两侧对应绝缘本体槽道15所设的缺口 13分别设有卡掣部33,同时于平板部31对应槽道15底面沉孔12的位置处撕裂形成一止退部32。同时参照图3及图4所示,所述的信号端子3装设于绝缘本体所设的槽道15内,其卡掣部33置于槽道边缘的缺口 13内,接触部34置于通道14内并与信号端子4保持一定的间距。再如图中箭头方向所示施于作用力,迫使信号端子3沿此反向产生滑行动作,从而使端子卡掣部13卡掣于槽道两侧所设的凹槽16内,同时由凹槽16两侧顶端所设的止挡部161以控制信号端子沿箭头方向滑动的行程,确保端子所设的止退部32准确卡合于槽道底面所设的沉孔12 (同时参照图7所示)内,以防止端子3受外力作用退出槽道15。如图5、6、7所示,金属外壳2套设于绝缘本体I外表面,从而完成该连接器装配。该信号端子3固定于绝缘本体I顶部,其平板部31与金属外壳2保持一定的间隙61,其所设的止退步32卡设于绝缘本体顶部的沉孔12内,所设接触部34沿通道14伸入插接孔11。当所配对的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入插接孔11时,端子接触部34受其作用力,此时所设的止退部32便可确保端子有效定位。在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易于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将本技术狭义地限制于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精 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一信号端子呈L形,该端子由平板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由平板部另一端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焊接部,且该端子平板部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卡掣部,并于平板部至少设有一止退部,该信号端子卡掣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顶面所设的开放槽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复数信号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一信号端子呈L形,该端子由平板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由平板部另一端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焊接部,且该端子平板部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卡掣部,并于平板部至少设有一止退部,该信号端子卡掣固定于绝缘本体上顶面所设的开放槽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锋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