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58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和多个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每个端子包括竖直延伸的插接脚,所述插接脚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用于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其中,所述插接脚的基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肩部;并且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和支撑所述插接脚的肩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接形成在绝缘本体的底壁上的凹槽来保持和支撑各个端子的插接脚,从而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专用于保持和支撑各个端子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因此,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图I显示一种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和图2显示图I中的用于保持端子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的局部放大视·图。如图I所示,图示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0、保持在绝缘本体10中的多个端子20、和安装在绝缘本体10的底部的端子保持器30。在图I中,绝缘本体10的一部分被去除,用于显示出保持在绝缘本体10中的端子20。如图I和图2所示,端子20的一端为插接到电路板(未图示)中的插接脚,另一端为与电子卡弹性接触的接触部。端子20的连接插接脚和接触部的中间部分保持在绝缘本体10中。如图I和图2所示,端子20的插接脚竖直地延伸,并且插接脚的增大的基部20a保持和支撑在端子保持器30的保持孔30a中,用于在将电连接器压配到电路板上时防止端子20发生弯曲或扭曲。在图I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必须提供一个专用于保持和支撑端子20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30,这会导致产品零件过多,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而且也会导致产品的组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和多个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每个端子包括竖直延伸的插接脚,所述插接脚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用于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其中,所述插接脚的基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肩部;并且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和支撑所述插接脚的肩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的插接脚的肩部紧密地配合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凹槽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的插接脚的肩部抵靠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凹槽的底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的插接脚呈扁平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的插接脚具有鱼眼部,所述鱼眼部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所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本体以包覆成型的方式模制在所述多个端子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的插接脚大致垂直于所述电路板,并以压配的方式插接到所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不包括专用于保持和支撑所述端子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为压配型内存条连接器。与图I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直接形成在绝缘本体的底壁上的凹槽来保持和支撑各个端子的插接脚,从而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专用于保持和支撑各个端子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因此,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I显示一种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I中的用于保持端子的插接脚的端子保持器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从图3的电连接器的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4中的绝缘壳体的凹槽和配合在该凹槽中的端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和图6显示当端子从绝缘本体中去除之后的绝缘本体的底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图3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通过压力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一个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中,电连接器主要包括一个绝缘本体100和保持在绝缘本体100中的多个端子200。在图3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仅包括一个绝缘本体100和保持在绝缘本体100中的多个端子200。因此,电连接器的结构非常简单,便于制造,例如,绝缘本体100可以以包覆成型的方式直接模制在多个端子200上。绝缘本体100可以由适于模制的热塑性材料制成,而各个端子200可以由导电金属制成,例如钢、铜等。图4显示从图3的电连接器的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端子200包括竖直延伸的插接脚201,并且该插接脚201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00,用于插接到电路板(未图示)上的插孔中。图5显示图4中的绝缘壳体的凹槽和配合在该凹槽中的端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显示当端子从绝缘本体中去除之后的绝缘本体的底部视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插接脚201的基部两侧分别具有沿横向朝外凸出的肩部200a,用于增加插接脚201的抗弯强度。尽管未图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插接脚201的抗弯强度,也可以适当增加插接脚201的厚度。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绝缘本体100的底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00a,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容纳在绝缘本体100的凹槽IOOa中,这样,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就被保持和支撑在绝缘本体100的底壁上的凹槽IOOa中,从而能够在将插接脚201压配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时有效地防止插接脚201发生弯曲或扭曲。根据图3-图6,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本技术中,电连接器不包括专用于保持和支撑端子200的插接脚201的端子保持器,端子200的插接脚201直接保持和支撑在绝缘本体100的底壁上的凹槽IOOa中,因此,本技术省略现有技术中的端子保持器,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为了可靠地保持和支撑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端子200的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紧密地配合在绝缘本体100的凹槽IOOa中,使得该凹槽IOOa可以防止插接脚在横向或纵向方向的位置偏移,以达到更好的保持定位端子。但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端子200的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也可以与绝缘本体100的凹槽IOOa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以便各个端子能够在预定范围内具有适当的调节量,从而克服制造误差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更便于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在图3-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端子200的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抵靠在绝缘本体100的凹槽IOOa的底表面上,这样,在将电连接器插接到电路板上时,作用在绝缘本体100上的力可以通过绝缘本体100的凹槽IOOa的底表面直接传递到插接脚201的增强的肩部200a上,这也能够防止插接脚201发生受力弯曲或扭曲。在图3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端子200的插接脚201呈扁平状,并且端子200的插接脚201具有鱼眼部,该鱼眼部用于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以便与电路板上的插孔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在本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端子200的插接脚201大致垂直于电路板,并以压配的方式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在图3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为压配型内存条连接器。端子200的一端的插接脚201插接到电路板上,另一端的接触部与内存条弹性电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100);和多个端子(200),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中,每个端子(200)包括竖直延伸的插接脚(201),所述插接脚(201)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100),用于插接到电路板上的插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脚(201)的基部两侧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肩部(200a);并且在所述绝缘本体(100)的底壁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00a),所述凹槽(100a)用于容纳和支撑所述插接脚(201)的肩部(200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峰吴生玉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