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097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种一种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在电线或电缆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铜网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引线端子通过绑带将其绑扎固定。所述绑带的两个端部具有两个折弯部即分别为A部和B部,在两个端部A部和B部之间且靠近B部的一处设有弯部C部,其中A部和B部的弯向相同。在绑带的B部端头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D部,D部的弯向与B部相反。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电缆接地保护结构,用于抗电磁干扰。
技术介绍
电子电器设备通过各种电线电缆将许多不同功能的器件和元件连接起来,实现各种复杂功能。而由于电子电器设备在工作时会对电线电缆产生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因此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可能会进入电子设备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设备。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开始采用通过在电线电缆中增加屏蔽保护层结构来防止电线电缆产生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但是效果不明显,不能去除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有时还要借助其他设备来去除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结构简单,抗电磁干扰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在电线或电缆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铜网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引线端子通过绑带将其绑扎固定。所述绑带的两个端部具有两个折弯部即分别为A部和B部,在两个端部A部和B 部之间且靠近B部的一处设有弯部C部,其中A部和B部的弯向相同。在绑带的B部端头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D部,D部的弯向与B部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在电线或电缆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铜网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引线端子通过绑带将其绑扎固定的结构, 最终有效的将干扰信号和干扰电流引出电线或电缆外,因此其电磁抗干扰性能非常好;由于绑带采用在其两个端部设有两个折弯部即分别为A部和B部,在两个端部A部和B部之间且靠近B部的一处设有弯部C部,其中A部和B部的弯向相同,实现引线端子的完美固定, 不仅操作简单,同时节约了空间;由于在绑带的B部端头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D部,D部的弯向与B部相反,使得绑带的B部在被A部包裹在内时卡紧卡住,不易松动。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绑带的结构示意图。3为引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5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6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在电线或电缆4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2,铜网2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3,引线端子3通过绑带I将其绑扎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绑带I的两个端部具有两个折弯部即分别为A部和B部,在两个端部A部和B部之间且靠近B部的一处设有弯部C部,其中A部和B部的弯向相同。在绑带I的B部端头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D部,D部的弯向与B部相反。如图4至图6所示,使用时,先将铜网2铺设于电线或电缆4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将引线端子3贴放在铜网2上;然后将绑带I放于电线或电缆4上,使绑带I的 C部与电线或电缆4对应;紧接着用钳子折弯绑带I的A部,使绑带I的B部被A部包裹在内,夹紧固定,最后在E部折弯使绑带折弯部分呈夹扁状态贴在铜网2上。由于在绑带I的 B部端头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D部,D部的弯向与B部相反,使得绑带I的B部在被A 部包裹在内时卡紧卡住,不易松动。当电线或电缆4中存在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时,先通过铜网 2导出传给引线端子3,引线端子3将干扰信号或干扰电流引出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或电缆(4)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2),铜网(2)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3),引线端子(3)通过绑带(1)将其绑扎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或电缆(4)的绝缘屏蔽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铺设有铜网(2),铜网(2)的外侧贴放有引线端子(3),引线端子(3)通过绑带(I) 将其绑扎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亚军柳泽胜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三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