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81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位于所述扶手本体两端的支座,至少其一所述支座内设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发光控制装置,且所述该支座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控制基板、位于所述支座内表面的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扶手的支座在需要照明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近时会自动发光,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的同时也能够节约用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发光扶手,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发光的扶手。
技术介绍
扶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为了支撑通行者的身体,在一些楼梯、走廊等处均会设置一些扶手。普通的扶手一般没有照明的作用,如果走廊的灯具不亮的话,使用者很难找到扶手所在的位置,有时候也很难找到开灯的开关。于是,人们也研究开发了一些具有发光功能的扶手,这种扶手通常是由人工控制,到了夜间,位于楼梯或者走廊等地方的扶手会统一发光,给人们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在没有人经过时,尤其是深夜,人比较稀少的时候,这种扶手持续发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声控或者人体感应的可发光扶手,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这种扶手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也会受到感应而发光,而这样是人们所不需要的,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发光扶手,既能在光线弱的时候自动控制发光,又能在光线强的时候自动停止发光,以达到既能为人们提供便利,又能起到省电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位于所述扶手本体两端的支座,至少其一所述支座内设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发光控制装置,且所述该支座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控制基板、位于所述支座内表面的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支座为可以拆分的个体,安装时可以组装在一起,在搬运过程中可以拆开,方便包装。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支座内设有发光体和发光控制装置,且所述该支座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优选地,所述两个支座的底端均开设有安装孔,可以用来安装螺丝,将可发光扶手固定于墙面等位置。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为直线型,所述两个支座均呈J型,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0011 ] 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撑材料,所述中间支撑材料内安装有所述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发光控制装置电连接,当扶手本体比较长时,中间支撑材料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可以发光的支座,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支撑的位置,而且还具有照明的功能;人体感应器可以接收外界的信号,控制发光体的发光;光强感应器可以检测外界的光强,当光强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会控制人体感应器停止接收外界人体的信号,所以该扶手仅在需要照明的时候发光,还可以起到省电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一种可发光扶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一种可发光扶手的支座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公开的一种可发光扶手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可发光扶手的支座和中间支撑材料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发光扶手,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扶手安装在走廊或者楼梯等处,既能给人提供手扶的地方,也能在光线弱的时候提供照明。实施例一所示的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I和位于扶手本体I两端的支座2,其中至少有一个支座2内设有发光体3以及与发光体3电连接的发光控制装置4,且该支座2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5,可以用于内部元件的维护和更换,发光控制装置4包括电源41、与电源41相连的控制基板42、位于支座2顶端的人体感应器43和位于支座2基端的光强感应器44,人体感应器43和光强感应器44均与控制基板42电连接。本实施例一中的电源41可以为普通的干电池或充电电池,可以更换,也可以用交流电源;发光体3为目前比较常用的LED灯;人体感应器43的感应面一 43a位于支座2的表面,可以感知与之靠近的人体,并发出信号传送至控制基板42,再由控制基板42发出指令,控制LED灯的发光;光强感应器44的感应面二 44a也位于支座2的表面,可以感知外界的光线强弱,当光强超过设定的数值时,光强感应器44会发出信号,使人体感应器43停止工作,不再接收由人体传来的信号,这样LED灯便会停止工作,可以起到省电的目的。本实施例一中的扶手本体I和支座2为可以拆分的个体,安装时可以组装在一起,在搬运过程中可以拆开,方便包装;当然也可以为一个整体,选用同样的材料,如合成树脂,不锈钢,铝合金等,本实施例一中的扶手本体I为木质材料,支座2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扶手本体I的形状不限于图2中的圆柱形,也可以为菱柱形,菱筒形等形状,而且扶手本体I也不限于为直线状,弯曲的也可以;两个支座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且形状也不限于J型,可以为L型或者是T型,本实施例一是从美观的角度出发进行的选择。本实施例一中只有一个支座2内设有发光体3和发光控制装置4,且该支座2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5,也可以两个支座2内均设有发光体3和发光控制装置4,照明效果更好。从图2中可以看出支座2的内部结构,电源41和控制基板42安装于支座2的内部,安装于顶盖5也可以;在顶盖5的J型弯曲部位外侧形成窗口 6,窗口 6内安装有透光体7,透光体7的下方设有支撑板8,在支撑板8上分布着数个发光体3。透光体7和支撑板8的形状都是根据支座2的形状进行的弯曲,透光体7可以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窗口 6不限于在顶盖5的J型弯曲部位的外侧,也可以在支座2的侧面或者内侧弯曲部位。在本实施例一中,有多个发光体3LED灯安装于支撑板8上,但不限于此种结构,也可以采用由丙烯树脂、聚酯等透明材料形成的棒状透光体7和一个LED灯的组合,此透光体7沿着上述窗口 6安装,在透光体7的一端安装LED灯,在此状态下,LED灯发出的光线可以沿着透光体7传播,进而从窗口 6中向外照射。两个支座2的底端均开设有安装孔9,可以用来安装螺丝,将可发光扶手固定于墙面10等位置。控制基板42可以设定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后发光体3会自动停止发光,节省用电。需要说明的是扶手本体I和支座2的连接处,以及人体感应器43和光强感应器44在支座2表面的安装处都要密封,要达到不漏液体的状态,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并能避免在使用时有雨水或者其它的液体进入到扶手内,造成扶手的损坏。可发光扶手在使用安装时上下安装也可以,在楼梯等处倾斜安装也可以,可以发光的支座2可位于上方,也可位于下方,位于支座2顶部的人体感应器43总是朝向墙面10的外侧,会及时接收到来自人体的信号,发出指令,光线可以朝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射,均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在扶手本体I的中部设有中间支撑材料21,把扶手本体I分为两部分,该中间支撑材料21包括安装部22和与之相连的支撑部23,支撑部23的前端形成容器部24,容器部24与扶手本体I相连,容器部24内安装有发光体3,如图4中所示,该发光体3与发光控制装置4相连,容器部24的顶端设有可以开闭的盖子25,图4中省略了容器部24顶端的盖子25,容器部24的两端设有通孔26,可供电线28穿过,安装部22的底端设有定位孔27,用于将安装部22固定于墙面10等位置。扶手本体I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位于所述扶手本体两端的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一所述支座内设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发光控制装置,且所述该支座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控制基板、位于所述支座内表面的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光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位于所述扶手本体两端的支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一所述支座内设有发光体以及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的发光控制装置,且所述该支座的表面设有可以开启的顶盖,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包括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的控制基板、位于所述支座内表面的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和光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支座为可以拆分的个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发光扶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岛浩二大岛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玛依斯特松六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